1月30日晚间,比亚迪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预计去年营业收入突破420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60亿元至170亿元,同比增长425.42%至458.2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1亿元至163亿元,同比增长1103.55%至1199.20%;实现基本每股收益5.50元至5.84元。
同比增幅超四倍,2022年无疑为比亚迪业绩爆发的一年。从盈利上看,2022年4月宣布停产燃油车后,比亚迪每季度净利润增幅明显,前三季度分别为8.08亿元、27.87亿元、57.16亿元,前三季度公司的归母净利润规模已达93.11亿元。按照预告数值下限计算,比亚迪2022年第四季度净利润至少达到了66.99亿元。由此,比亚迪2022年盈利总和已经超过了比亚迪2017年-2021年五年的盈利之和。
对于比亚迪业绩增长,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比亚迪2022年扣非后归母利润实现超10倍的增长,一方面得益于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的爆发,另一方面产销量的快速提升,在推高公司营收规模的同时降低了单位固定成本,从而提升了盈利能力。”
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看,去年该市场发展迅速,根据乘联会数据,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567.4万辆,同比增长90.0%,整体渗透率达27.6%,而2021年渗透率仅有15%。并且,在新能源汽车中,自主品牌的销量为479.87万辆,同比增长101.3%,占有率达到了84.6%。
而比亚迪此前公布的产销数据显示,公司2022年售出约186.35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208.64%,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85.74万辆,同比增长212.82%,占据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超三成。
新能源汽车市场良好发展势头下,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判断,未来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会快速提升,还有巨大提升空间。乘联会专家团队则预测,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850万辆,透率将达36%。
比亚迪作为全球新能源车行业龙头,新能源汽车业务在去年表现不俗。不过并不是所有车企都传来预喜,如北汽蓝谷预计2022年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52亿元-58亿元。江淮汽车也预计,受芯片短缺等影响,2022年将亏损14.37亿元左右。海马汽车预计2022年同比由盈转亏,预计归母净亏损12亿元-1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汽车,比亚迪业务布局还涵盖电子、汽车、新能源和轨道交通等领域。不过不同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良好表现,比亚迪称,去年比亚迪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消费电子行业需求持续低迷,导致产能利用率偏低,该业务板块盈利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