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一路烟霞莺飞草长,柳絮纷飞里看见了故乡,不知心上的你是否还在庐阳

许嵩一首《庐州月》道尽了思念的衷肠。

世人只知合肥是古庐州旧地,诞生了周瑜、包拯、李鸿章等一批历史名人。 可谁又知道庐州府重地,旧时城墙不复存在,饱经千年风霜,造就了合肥另一部创业史。

今天,我们的故事就从合肥的北门大街——拱辰街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历史中走来的老街

合肥刚起势的时候,遇到了贵人,靠着大哥一句“为皖之中”奠定了其霸主地位,凭着“金字招牌”一跃成为家族中的领头羊。

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合肥的崛起,也离不开祖上庇佑。合肥自古就有七座城门,阻挡住外敌的进攻。

其中北门又叫“拱辰门”,取四方归向之意。从拱辰门进城后有一条街巷直通城内,这就是拱辰街,方便记忆,我们称这一片为北门大街。

1. 古时合肥城有个洋气的名字,叫做“汉城”,后来历经战乱,差点成为“废墟之城”。
2. 建安五年,重建“合肥空城”。
3. 唐代,大将尉迟敬德在旧城东南高地重筑新城,称金斗城。
4. 南宋,金斗城北面扩建到今天的环城北路一线,史称斗梁城。

很久以前,合肥城的北面也仅限于今天的宿州路鼓楼一带,当时的拱辰街周围一穷二白,是名副其实的合肥郊区。

《舆地纪胜》记载:斗梁城“横截旧城之半”,将旧城南半部划出,北半部开拓,比金斗城扩大数倍。

也就是说,从那时起,今天的拱辰街一带才初具规模,直到现代城墙拆毁,上面修建了环城马路。

从现今流传下来的“合肥县古城郭图”上,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拱辰门以及护城河上的拱辰桥横亘于合肥城北,而那条从拱辰门进城后直通城内的街巷,就是拱辰街。

02 四湾菜市场

“拱辰门内北门大街,迤南为四湾街,又迤南为十字街”。
——清嘉庆年间的《合肥县志》

说到拱辰街,不得不提这里美食的诱惑。

合肥人的底气从哪里来,绝对是这里的三餐四季。因为巷子有四道湾,故老合肥人更喜欢叫它四湾菜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合肥刚起势的时候,四湾巷又窄又长。因为脾气好,所以别人你一尺,我一尺在两边的巷道陆续盖起了房子,实际上已经不通了。

四湾巷硬撑,拍了拍自己的胸脯说:我可以。于是“四弯”变成了一弯,即从阜南路向南,再拐向东出宿州路。后来剩下的一弯也不弯了,不存在了,拐向东的那一小段路也划到操兵巷去了。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辛苦,只有煎熬。四湾菜市熬过了卖香火的店铺,熬过了盛极一时的当铺,就在他要熬到头的时候,时代成了它的新老大。

新老大拍一拍合肥的肩膀说“你要为老百姓想一想”,于是这里成为很多人的临时居住地。

四湾巷原来是合肥有名的竹器一条街。现在你到这里,也能看到零星几家竹器店墙上的老式筛子、斗笠挥着手对你说“hello”。

对于朴素的合肥人而言,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必须有烟火气。

“二姐蛋饺”、“四湾缘缘包子店”、“老酵头纯手工大馍”、“四湾菜市大肠”、“雷家绿豆圆子30年老店”、“黄大妈水饺(始于1988年)”,这些都是活在老北门人记忆力的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湾菜市场有一个著名景象:早点开会。狮子头、糍糕、春卷、油香、米饺、锅贴、煎包、绿豆圆、炸馓子、辣糊汤应有尽有,在这里还能买到最正宗的土货,土味,打一壶散装的高粱酒、菜籽油。

不得不说,合肥人的口味成为四湾菜市场存在的底气。

03董家大院

“合肥四湾”还是历史上合肥贵族扎堆之处藏龙卧虎之地。拱辰街79号,便是董家大院的所在地。

别看他现在四周环绕着老楼,在以前,这里绝对是仅次于“李府”的豪宅。董家大院曾是一代名将武探花(进士第三甲)董金凤后人的府邸,也是一处附着了晚清、民国市井元素。

刚建时,为九进大宅,共29间,有500多平方米。建筑坐西朝东,从北门街一直延伸至陈小巷。

上世纪60年代,这处老宅曾出租给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做干部培训学校,后面很大,还有一栋大礼堂。

后来世事沧桑,房屋产权不明,屋主的后人也在国外发展。29间房,一大半都拆除建了红砖楼房,大门的门枕石,已经看不出原先的模样,那口古井也被封存起来不用了。

如今,早就人去屋空,成了卖肉的、修鞋的铺面了。

可惜,是可惜了,但是谁让合肥拜了时代当大哥,大哥说你得让,你就得让啊!

大哥为了安抚小弟,赐了一个牛逼的名字: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自皖北行署至安徽建省以后的金融发展史的深宅大院。

04 拱宸桥纪念碑

合肥拼历史拼不过南京十三朝古都,搞科技离北上广还差点,那我这就因地制宜,搞自身建设。但是合肥没有拜大哥之前,老北门也经历过一段蹉跎岁月。

拱辰街往北,是沿河路上的著名景点——拱宸桥纪念碑。

1938年,日军侵略者在12架飞机的轰炸掩护下,从城南攻入并占领了合肥,当时城内无数合肥子民纷纷向西门和北门逃走。

由于北面只有“拱辰门”这一座城门,狭窄的拱辰桥上,聚集了大量难民,变得拥挤不堪。

一颗一颗重磅炸弹从空中袭来,伴随着日军无情的扫射,桥上桥下“尸体枕藉,血流飞溅”,上千名合肥人再也没有爬起来,在合肥历史上被称为“拱辰桥惨案”。

合肥城自此沦陷,拱辰桥成为合肥人心目中永远的痛。

合肥败了,但是合肥不甘心永远败下去,他要站起来,拍着胸脯发誓:只要站起来的次数比倒下去的次数多,那就是成功。

为了让世人铭记此景,合肥在老拱辰桥遗址、环城北路的公园内,矗立了一座“拱辰桥死难者纪念碑”。

以史为鉴,见证合肥要彻底站起来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