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是中部地区的教育大市,高校数量名列前茅,在城区里生活,几乎很容易看到高校园区,并成为它们的邻居。像在远城区江夏庙山附近,就有一座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它的校园面积不是最大,但得益于周边湖光水色的布局,校园里规划也突出了水文特点。进出校园,除了常规教学楼等建筑,还有数量众多的湖泊景观带,它们的名字意境丰富,四季风貌卓然,成为一大标志景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多数城区里的高校一样,阳光校区的位置首先就很僻静。前往打卡,需要穿过城区到郊区,自驾路线相对高效,可参考的导航线路是走城市的三环线,在庙山出口下,之后顺着江夏大道向南,无缝接驳到阳光大道,过金龙大街后就是目的地。也可以乘坐公共交通,有902路、J1路、V3路,在阳光大道纺织大学站,下车就是校大门口,相对于市区里的公交路网,江夏区里的公交,路况和乘车状况都会宽松不少。

在校大门处下车,阳光校区前有一个宽阔的广场。最近几年,进出学校管理稍微严格些,到了园区里,所有的布局和风景可谓毫无违和感。作为被自然湖景环绕的地区,加上周边工业园密集,阳光校区附近的氛围并不像城区里的大学城那般安静,但进到校园里,密集的行道树映入眼帘,宣传栏和教学楼分布,学生三三两两背着包走过,那种静谧的文化气息还是有的。从规划布局看,校园里教学区和生活区分开,廊桥、过道、树荫、休息区、运动区应有尽有,与多数公共休闲景点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穿过实训北楼,径直走向学校的中心位置,那里有成排的教学楼和图书馆。图书馆规模较大,大门前的广场很开阔,远远看去,楼栋在后,广场前的过道很长,最近的距离上,还有一座雕像。以雕像为前景,后面的广场和道路显得非常遥远,尤其是图书馆大楼,正好居于稍高一些的地势上。女工纺织雕塑,深色装饰,古典妆扮,吻合于学校的主打科系专业,也从侧面见证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离开图书馆,继续在林荫小道上行走,前面就是阳光校区里的湖景带了。说是湖景带,实际上并不完整,毕竟湖区的面积庞大,在校区里的湖区更像是一个个池塘,有的独立在一个地方,有的是几个小池塘接壤在一起。学校经过统一规划和改造,将这些池塘统一命名成湖区名字,建筑了形象铭牌,湖岸上也增设了部分观景点,无论是纯粹的景色还是公共休闲区,都有显著的特色。映衬在校园一角,这些湖景点更能成为学生休闲的好地方。

像最近的一座湖景,名叫东锦湖,建在一排水渠和池塘边。整个区域面积不大,由绿道、水渠、廊桥和池塘四部分组成,绿道蔓延呈南北地势,宽度有限,路面经过硬化,铺设了地砖,边缘处还有行道树。绿道上可以步行,也可以走单车;而绿道边的水渠非常顺畅,与池塘融为一体,当中的行道树垂在水面,营造出的意境与东锦湖的东锦其实并无严格关联。也就是说,这类湖泊景观的名字其象征意义大于本质,更像是寓意,满是温婉的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继续向北走去,陆续还能看到中锦湖、西锦湖等,它们的风格一样很精致,面积小,植被丰茂,更加纯粹。想到很多年前,小编所在的校园也是这样布局,多是水岸风景,稍微远离教学区,靠近生活区。因为有这些绿化区的存在,更多学生会在适合的时间到此“学习”,学霸们捧着书本,走在树下,灵感不期而遇;现在,这些湖景岸边,正是最好的第二课堂。

走过武汉纺织大学阳光校区,觉得它与一般高校的主校区区别有点大。除了主观的规模面积,阳光校区里的建筑密度其实稍微低一些,带来的观感是自然植被区尤其茂盛,鸟瞰状态下,绿化带的点缀非常突出。在武汉城区,这类高校很多,工科、文科校园都有,建筑区别有限,人文底蕴差异明显。从静谧的湖景带走过,阳光校区的范围一眼瞅出,它是明媚且柔和的,像是景区更胜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