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老李飞刀

农历正月初九星期一,虽然初七已经开工,还是有部分人今天才正式返岗。疫情全面放开,大家都憋着“卯”足干劲,“兔”飞猛进,以便2023年大展宏“兔”。

老李也在这里给老铁们拜个年,祝诸位兔年大吉,阖家安康,万事如意,兔碧南波湾。

年前写了5篇管理类的文章,在知乎上开始回答一些职场的问题。过节期间,专门读了张羽版本《底层逻辑》,6万多字的一本书,想看看能否有些启发。
狗尾续貂有了如下7400多字的兔年第一篇凸笔小作,敬请受累看完,千万别吐血。

张羽从总经理和老板的角度,有可能真也有可能虚构,写了一些下属的工作态度、方法等等案列,把工作的底层逻辑分成了定位、结果、学习、态度、团队、责任、管理、沟通、上司,能力共十个方面。
较真的话,我们在分析某一个问题或者某一个命题时,拆分成子命题,各个子命题之间应该是独立,罗列的子命题综合起来应该是能把整体内容包含穷尽的。
就像ERP的物料编码规则,最上层是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对于减速机工厂,成品可以是同轴型,平行轴型,垂直轴型等;原材料往下还可以分成电机、箱体、齿轮、垫片、轴承、轴等,最后实在不好归类的可以放到其他。
上述所有的这些物料,必须保证销售、研发、采购、生产的正常运行,最后能从系统中变成实际的客户可以使用的产品。
这样较真,会被人认为是“杠精”。他所写的十个内容,确实是在企业工作中遇到的基本情况。可按照上述的要求来讲,就读起来有些缺项。
如果让老李来讲,工作的底层逻辑,和生活的底层逻辑,应该是接近的或者可以统一的。只有这样的逻辑,才能称之为底层。
很多大V动不动就写出来的“底层逻辑”,读上去都高大上没问题,可仔细想想是否真用得上就是两回事。就像小时候啃一两个猪蹄,吃到嘴里是真香,可吃完了再看,一个大猪蹄没吃到几片肉。
无论工作还是生活,老李斗胆总结一句“底层逻辑”的话,其实就是四个字:
为人处事。
再通俗一些说就是:

为人要真,处事要实。
借用上面十个分类的话:

为人就包括定位、态度、沟通、团队、上司。处事包括能力、结果、学习、责任、管理等方面。

当然也会有人反驳,有些岗位就需要为人能八面玲珑,能见风驶舵,能见人说人话遇鬼说鬼话,有些事情就是要做表面文章,要虚实结合,要适当的夸张,允许善意的谎言。
老李对上述言论,完全赞成,并誓死捍卫对方如此说话的权利。
可是不管上面的为人是怎样的八面玲珑见风驶舵,如果不真,就不可能换来客户、股东、员工、领导、同事、下级的真。花哨的是面子,真才是里子,没有真这个里子,迟早丢掉面子。
不管处事如何表面文章虚实结合,如果不实,也不可能带来客户收入、股东投资、员工奉献、领导提拔、同事信任、下级信服的实。浮夸的是枝干,实才是根,没有实这个根基,总会两脚踩空。
为人要真,展开来说,就是:

定位准确,态度端正,

沟通真诚,团队融洽。

处事要实,展开来说,就是:

结果导向,持续学习,

敢于担当,管理到位。
其实这些内容也有互相渗透不够独立的地方,比如定位准确和态度端正,比如结果导向和敢于担当。只要考虑到为人处事这两大命题,还请各位铁子不要太纠结。

01

定位准确,态度端正,是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千万不要五音不全引吭高歌。

一定要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解自我水平,清楚岗位要求,明确供需关系。理清是敌我矛盾还是人民内部矛盾,是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还是次要方面。

要知高低懂大小,做员工要有员工的样子,做管理者要有管理的风格。
面对客户和投资人,就要能屈能伸,尤其是该认怂就要认怂,有错就改善莫大焉。
客户是上帝,是衣食父母,产品和服务要满足并高出他们的期望,能引领需求最好。

对着客户或者投资人该牛*的时候不掉链子,比如产品就是独一份,就是比同行业的对手更解决现实问题,效率更高,价格更低,服务更7X24。

这种情况,客户抢着买单,公司财务数钱数到手抽筋;投资人想投,还得排排队才能勉强分到一杯羹。
有位做机器人的朋友,就是如此。

公司一年期间完成两轮融资,后面还跟着一串投资人等着ABCD和Pre-IPO前的份额。落魄了没有钱,年难过;投资机构有钱投不出去,给LP带不来收益,年也难过。遇见投资机会,即使甲方也得做出乙方的姿态。
大多情况下,产品和服务都处在完全竞争状态,客户拿脚投票见异思迁;见100个投资人都不见得能有1个最终投资的。

满足客户各类诉求,被投资人打破砂锅问到底,都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牛*的时候才有装*的底子,不牛*的时候还要装*,那就不是装牛*,是真傻*。
作为老板或者高层,面对员工同样也要讲定位,讲态度。既要有威严,有气势,能镇得住场子,也要能平易近人和颜悦色,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跳槽的员工要么公司钱没给到位,钱包委屈;要么工作过程憋屈,心里委屈。

让两个委屈都不委屈的公司,员工高高兴兴来上班,准时保质完成任务,才是高水平。

让两个委屈都委屈的公司,跟着屁股打着骂着员工,还完不成手里的工作,公司上下没有不心累的职位,迟早走上不归途。
前两天原来公司的总经理,请我们老同事们吃饭。他带领团队的时候,对德国一位高管“快乐工作,工作快乐”的理念十分认同,在中国市场开疆辟土过程中一直在贯彻。也由此带来了从700万到2个多亿的增长。

等他被聘请到美国公司担任总经理,还是如此工作理念,同样也带来市场和业绩的不断攀升,最高年销售近4亿。
宽松的工作环境,看似是给了个别懈怠员工偷懒的机会。但是多数具备基本工作素养的员工还是能够知道,在小事上不纠结,是为了大家在大事上的全力以赴,不遗余力。

工作20年,离开此公司16年,老李都不能忘记当时的工作场景和氛围。

他端着饭盆来车间和我们一起打牌,从中午11点半打到下午1点半,其实违反了公司劳动纪律。

但车间装配从来没有因为上班晚了半个小时,耽误任何一个订单的生产。关键时刻,他都穿着大裤衩在车间里帮过忙。

他提前给美国公司在京外地员工打招呼,春节可以尽早抢票回家,带薪休假。可多少个投标的日子,这帮员工都连夜作战,毫无怨言,为了拿订单喝酒喝得打点滴。
老李特别服气这位前辈,也在身体力行把“快乐工作,工作快乐”带给曾领导过的团队和员工。

职场本身就充满竞争,身心需要紧张起来,而通过这种方式形成张弛有度的场景,是大智慧,大格局,高定位,高态度。

02

作为员工,无论是面对领导,同事,下级,也要最好能有上述的这种大智慧,大格局,高定位,高态度。

比较火的一个案例,据说一位毕业于北京TOP2某牛校的华为新员工,刚上班不久,就从个人角度,指出公司经营战略的很多问题,洋洋洒洒写了一份万言书,发给老板任正非看。

任总看了之后,十分恼火,直接对身边的人说,“这个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有,就赶紧给我辞退!”

我们姑且认为该新人不是哗众取宠,想刷存在感,就是一腔热血情商不高为了华为公司好才如此操作。

企业里新人不是不可以提建议,但提的建议一定要符合实际情况。能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列出现存问题123,现象原因分析到位,给出方案ABC,计划能落地执行。

有理有据,有图片有表格,有背景有案例,让人读了信服,看了认可,那任总绝对不是上述这个态度。

而这位高材生刚来公司,估计人还没有认全,部门和岗位职责还没有太清楚,对公司的战略、决策、流程能有多深的认知?

仅凭自己在公司几周的时间,就开始指手画脚,估计也全是虚头巴脑的内容,难怪任总会骂其精神病。

高层定位就要在战略,在方向,在宏观;

中层定位就要在分解,在战术,在传达;

基层定位就要在执行,在操作,在细节。

上面新员工刚来就写万言书应该挨骂,如果一位高层,比如生产总监去干车间组装工人的工作,更应该挨骂,甚至辞退,为什么?

新员工刚到公司,一般都是基层,工资待遇不高,自认为智商很高情商不高写了建议书,不是真的有用的话大概率也不会被公司采纳,对公司业务不会造成实际的影响。

而总监级别以上,已经是公司高层,薪水一年几十万起,要求自然也高。

作为生产总监要关注的是生产体系完善,流程顺畅,人员设备安全,操作文件齐备,物料成本制造费用合理,人员架构合适。

要是看到一位工人操作有问题,自己上去操作,等于是放弃了总监本职工作,越过了生产经理、车间主任、领班等层级,一杆子杵到底,拿高射炮打蚊子。

这种行为,也更证明制度不完善,流程不顺畅,人员架构有问题,生产总监的本职工作本来就没做好,不称职,才无奈之下亲自下场,还不见得做的更好。

所以这总监不但要挨骂,明白事理的更应该立刻马上引咎辞职。

多数新员工还是能知道自己有待磨炼,不会像那位高材生一样随便放炮。可很有一部分中高层,尤其是从基层培养上来的经理、总监,面对问题总是忍不住亲自下场。

既破坏公司层级伦理,又影响下级持续成长,两不全齐不美的事,到底图个啥?

03

能把定位做准确,态度放端正,明高低,知进退,那沟通真诚,团队融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想了想,老李还是要再啰嗦几句,掰开了揉碎了再讲讲。

沟通真诚,是要说实话,好好说话,不拐弯抹角,不会上不说会后叽喳,不阴阳怪气,不拍桌子不上凳子,不吹胡子瞪眼。

要学会沟通的艺术,该批评的时候,可以关上门来批评,给予建议,期望成长;该表扬的时候要善于当众公开,有物质激励,有精神鼓舞。

要学会遣词造句,是请示?是批复?是回复?是上报?哪怕是亲兄弟,该称呼职位的时候,也不能含糊;即使是上下级,叫年长下级一声”老哥“也是正常。

团队融洽,和定位、态度、沟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定位准确,大家分工不分家,干起活来有各自任务也有互相搭把手;态度端正,沟通真诚,有效提升工作效率,能避免很多类似邮件内容需要猜测,对话内容需要分析,说话之前先得揣摩的无效动作。

中国人,需要通过饭局来联络团队感情,需要在饭局上通过微醺来升华人情。

微醺之后,领导过来真心敬的一杯酒,说声:“兄弟,辛苦了!”,可能会让酒后的下属热泪直流;下级当着大家的面,酒后吐吐槽,表表决心,可能会让上司更委于重任,纠正方向。

这种工作中有章法,讲奉献的融洽团队,顺风的时候马到成功,逆势中也能屡败屡战。

老李离开上市公司之后,还会和这些说来是老同事,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兄弟姐妹们一起相聚吃饭。

一桌子上的人,老李来公司最晚,和大家都认识了13年;多数人认识了至少17年,还有相互之间认识了二十几年,三十几年的。

曾经并肩作战中,面对目标不说是砍瓜切菜,至少也是互相站台一气呵成。

经历过上市之前的隐忍,IPO之后的欣喜,业绩大涨的欢快,并购转型的阵痛,无奈退市的黯然,风里来雨里去,留下来的依旧是过往的热血,如今的人情。

04

写着写着,就有点激动,咱们收一收,说说处事要实。

结果导向,敢于担当,是工作中必须要有的,作为个人和团队评价的重要要素。

工作中,没有苦劳,只有功劳。听起来残酷,可字字珠玑。

15年年初,老李从子公司又回到事业部负责生产和采购。当时去山东考察供应商,其中有位工厂的老板,除了自己有两个加工厂之外,和当地大小供应商都有紧密配合。

回到公司,我们就决定把部分订单交给他们生产,并允许他们在当地寻找合适供应商配合完成订单任务。

因为订单紧急,事关重大,为此,公司还专门派了1名资深员工过去跟单。

可这位老板手下负责生产的经理,是个酒腻子,上午还能看到,一到中午饭就得来几两,下午工作基本只剩下呼噜声。

千叮咛万嘱咐,在这样不给力的合作中,一个区域的订单最终没有能按时交货,被客户投诉的稀里哗啦,丢了大几百万的订单。

最后让供应商他们赔偿了没有交货订单的损失,把他们的生产经理也直接开除,却也于事无补。

老李和跟单的老员工颜面尽失不说,丢掉的市场再往回拿,已经完全没有可能。

老李跟踪过程中天天电话,难听话没少跟供应商说,又去了山东好几趟;跟单的老员工白天黑夜跟着工厂一起加班。辛苦是真辛苦,结果是真没结果。

结果导向,代表的是只要写在计划上的,基本可以完成,踮踮脚能够得着;代表的是要有产品和服务提供,电子或书面报告的呈现,调研或结论的撰写,小程序或网页的可用等等。

结果导向,是销售收入、回款、利润的达成,生产准时交货,采购按时入库,财务报表如期提交,人员招聘及时到位。

结果导向,不是口号,是实打实的数据,冷冰冰的数字。

有了结果导向的要求,才有敢于担当的表现。敢于担当,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代表的是业务能力和水平。

当组织上下是结果导向的,敢于担当是有能力把结果做出来的体现,是万一做不出来敢于认错知道迭代调整再战的精神。

如果反过来,就是另外一种景象。

公司之前有家南方的供应商,经过公司开发成为合作伙伴。后来持续壮大,也有了投标资格,成为公司当地的竞争对手之一。

此供方老板为人大气,做事风格直接,在当年整体管理不太严格的形势下,和客户高层打得火热。

而此区域也是公司最初发展的根据地,有多年的中高层人脉关系积累,历任总监也都能处理得游刃有余。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该区域当年的销售目标定在8000万左右。区域市场整体额度在3亿上下,按照往年趋势,拿到三份之一应该不成问题。

新负责的区域总监,也是信心满满接下了责任书。可他既没有前任两位总监的能力水平,又忽略了供应商崛起的现实。

最后不但当年任务没有完成,还被供应商蚕食掉了固有市场份额。总监丢人丢市场,拍胸脯承诺拍大腿骂娘最后只能拍屁股走人。

团队看重结果,有人承压,才事事都实。

05

持续学习,是能够把事做实的基础之一。

对于刚毕业的学生,从校园走上工作岗位,无论是公务员还是车间操作工,面临的第一问题都是:好好学习。还要在前面再加上如何二字。
企业入职培训做得好的,一般都会编制员工入职岗位培训计划,介绍公司概况、产品组成、业务流程等等。
公司概况中会包括公司发展历史、愿景使命价值观、管理体系、人力管理相关制度;产品组成包括产品分类、参数、生产或服务过程;业务流程包括部门设置、输入输出界面、汇报沟通对象等。

离开象牙塔初入社会的学生,面对的是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尤其是要开始按照约定的目标完成相关的任务,不能说一脸懵逼,也是满头雾水。
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干啥?

摆在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快速掌握培训计划中要求的内容,适应新的岗位要求;要么试用期不通过卷铺盖卷走人,退回学校,重新择业。后者杀人诛心啊。

怎么办?凉拌!
赶鸭子上架,撵母猪上树,只能硬着头皮开始学。

质量管理体系不懂?

公司有体系文件,随时可以查阅。


车间生产工艺不会?

每个岗位上可以操作1天到1月,包教包会,顺便还会教几句北京话。


EXCEL文档用得不好?
办公室电脑24小时有电还有网,住在宿舍随时可以过来提升。


专业英语听说读写都不行?
行业内有专门的中英文对照标准表,词汇量比四六级少多了。

随着经验积累,需要承担的任务更多更重,需要面对解决的问题更多。

学校学的毕竟还是理论,工作面对的问题才是实际。理论联系实际,使用理论解决问题,才是真的学有所用。要是学过还好说,最怕应该学没学过,更怕真的就没学过。

刚工作的头3到5年,没有好好学习,持续学习的劲头儿,不是早废了就是废早了。

工作时间长了,也许还会在公司内部更换部门或者岗位升迁。虽然公司基本情况已经了然于胸,新岗位同样不能太放松,也需要保持上面的学习势头,不然为啥你能被选中?

如今能在一个企业从一而终的员工,案例肯定有,但是真的很少。20年来面试过至少200人以上,简历中单一公司工作经验超过5年以上的,都寥寥无几。

不是在跳槽,就是在跳槽的路上。

而跳槽后,面临的还是学习。

假如你是核心技术或者管理人员,一般情况都会有竞业禁止条款,主要防止同行业竞争,尤其是泄露公司机密。这样一来,你得换一个赛道。

比如乔布斯曾忽悠百事可乐的总裁斯卡利:“你是想卖一辈子的汽水,还是和我一起改变世界?”

一旦换赛道,进入新的行业,做的第一件事还是要:好好学习。

如果是程序员,本来是社交的程序,现在是电商的程序,还相对好一些。
如果是采购经理,本来买的都是电脑、服务器,现在买的是化妆品、母婴产品,就真的需要学习能力和学习过程。

只有持续学习,才让你具备把事情做扎实的基本能力。

06

管理到位,往大了说上面的内容都可以涵盖。有了好的管理机制、流程、体系和制度,才能带来定位、态度、沟通、团队、结果、学习、责任的有序。

管理到位就是协调大家共同完成既定目标。其中管理者需要完成制定工作计划,组织计划实施,领导团队方向,协调各方资源,控制进度费用等各类细致分解动作。

这些分解动作,听起来好像都不难,但做起来没有工作沉淀和学习能力,肯定抓瞎。

就像小李飞刀现在跟着师傅练武术一样,没有平时压腿的眼泪,跑楼梯的汗水,就没有“站如松坐如钟”和套路打出来的精气神。

再拿老李比较熟悉的供应链管理来讲。

从管理手段和管理对象来说,都要通过供应链整个部门运作,借助供应链及其他辅助管理制度包括供应商开发、采购执行、财务管理等,充分发挥部门员工的能力,确保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准确通畅,保质保量准时完成需交付的订单任务。

不仅供应链如此,推演至所有的专业岗位和部门皆是一样。

其实无论创业公司,还是大型成熟组织,都需要沉淀积累,对工作内容和逻辑具备足够的认知,带过兵打过胜仗才能逐步达到管理到位。

管理到位体现在流程梳理清晰,程序制度完善,部门设置齐全,人员和岗位要求匹配。越是发展成熟的公司,呈现的上述内容越是大致相似。

管理到位,不会有“新闻”。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过:“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老先生把“管理到位”定义的高度拔高一大截。如果说之前的管理到位定义还只是停留在“把事情做对”的基础上,那德鲁克的定义已经在说如何“做对的事情”。

管理到位既要有企业家的眼光、胸怀,也要能有让周边人等热血沸腾并肩作战的风范和方法。

这和时下所讲的“工作要有老板思维”不谋而合。

无论部门人数多少或管辖半径大小,都要能从“老板”的角度去考虑:带领的部门或者团队,究竟要达成怎样的使命和目标?

对使命有了清晰地界定,然后再去考虑如何“搭班子、定战略、练队伍”。

界定使命是最难的,清晰的定义能让团队既能低头拉车,还会抬头看路。而反之就是南辕北辙,不撞南墙不回头。

激励和组织团队,既是技术也是艺术。

无论是X理论、Y理论,还是360度评估、OKR等等,都需要让团队员工有钱赚、干得爽、有成长,哪怕能满足其中一条也可以。

有了这些,才算管理到位。

结 语

这就是老李所理解的工作底层逻辑:

为人要真,处事要实。

为人要真,只有真心,真诚,才能换来真心,真诚。

处事要实,只有务实,实干,才能带来务实,实干。

工作的底层逻辑是为人处事,生活又何尝不也是如此呢?

全文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