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成为了2023年第一位访问中国的外国国家元首,这是他第二次时隔近五十年来第二次来华,上一次还是1974年陪同其母伊梅尔达访问北京。

当年因为菲律宾仍然非常特殊的主权状况,那次访问行程被外界视为是中美建交之后,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不过几十年后的情况就大为不同了。

因为这次小马科斯访华前后,围绕菲律宾发生了很多事情,一方面是中国主导的“南海行为准则”进展迅速,菲律宾成为了目前可能是唯一一个还没有表态支持签署“南海行为准则”的国家,另一方面呢,美国希望与菲律宾加深军事合作关系,特别是美国方面提出了想要在菲律宾境内增设美军基地的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菲律宾特殊的历史渊源,该国曾经是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重要的殖民地,并且在上世纪相当长时间里,美国一直维持着在菲律宾国内随意调拨部队的权力。

因此如今菲律宾与中国日益加深的关系,本身被视为是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政治影响力衰退的具象化体现,因此该国在中美关系问题上的倾向性,被一些学者称为是“中美南海外交战的最后一战”。

菲律宾为什么如此重要呢?因为该国战略位置非常特殊,中国东南沿海向外辐射的话,东边是日本,而南边就是菲律宾。

如果说美国希望要继续维持第一、第二岛链在军事上的价值,那么就必须维持在菲律宾的驻军权力,并且菲律宾北部距离台湾岛非常近,最近距离仅有约400公里,因此驻菲美军一直被视为是干涉台海形势的重要力量。

2016年南海仲裁案草草收场之后当时就有一些美国智库警告白宫:如果丢掉菲律宾,就等于丢掉台海,美军将彻底丧失干涉解放军攻台战役的能力。

这样的警告当然还是有些危言耸听了,毕竟没了菲律宾确实可以说是瘸了一条腿,但驻日美军仍然是具备战斗力的,只不过可能就仅仅是有能力干涉,但没有能力左右大局了。

菲律宾如此特殊的历史渊源,以及现在仍然对美国有极其重要价值的现状,美国当然不会轻易放弃这个前殖民地,作为在西太平洋地区靠近中国的前沿壁垒,美国一旦失去对菲律宾的控制,还会同步地失去干涉南海事务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反过来讲,菲律宾并不是一个亲华国家,菲律宾配合美国国家战略,将使得后者在未来一段时间有机会在南海再挑起新的争端,亦或者是增强美军在台海的军事投送能力,而这一切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马科斯政府的所作所为。

那么小马科斯是个什么立场呢?

首先小马科斯其人出身名门望族,在菲律宾有比较深的根基。但这个根基和杜特尔特还是没法比的,毕竟当年小马科斯他爹妈都跑出去避风头了。

这次小马科斯能够成功胜选总统,本身其实是菲律宾国内各派妥协,民意混杂的一个结果,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杜特尔特的支持。

菲律宾法律规定总统不得连任,所以杜特尔特下台之前曾经表露过要让自己女儿竞选,自己当副总统的方式继续执政一届,不过最终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转而支持小马科斯。

那反过来讲,小马科斯执政想要稳固,也就必然要考虑杜特尔特及其支持者们的立场,否则的话,以杜特尔特的权势完全可以让小马科斯在整个任期内都毫无作为。

而且考虑到小马科斯上台之后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他首先是在上任后很快就安排了访美行程,又在不久后安排了访华行程,其“平衡政策”的底色已经是比较明显了。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小马科斯也绝对不是杜特尔特的傀儡,他本人出身显赫,其父母在菲律宾和美国有深厚的名望与人脉,是美国当年在菲律宾经济殖民的重要白手套,小马科斯其人本身就有比较深厚的“美国利益代言人”的底色。

不过这也并不是说小马科斯就一定是台上一套、台下一套老老实实当美国人的奴才,毕竟此一时、彼一时,当年小马科斯其家族失势之后确实得靠美国人支撑才能维持地位了。

但现在毕竟是重新回到了菲律宾执掌大权,利益的基本盘发生了变化,当年唯美国是从的现实基础也不复存在了,现在菲律宾国内普遍来说,政坛上其实已经有那么一点“亲华”的意思,只不过这种趋势还缺乏法律基础与普遍的社会承认。

因此在我看来,小马科斯执政任内,就算他不会大踏步地继续杜特尔特亲中反美的政策,但至少也应该是一个“平衡战略”,但这仍然不能代表完全的“零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前不久在2022年下半年发生过一件事情,中国发射的一枚运载火箭的残骸落入到南海靠近菲律宾海域,然后菲律宾军方就出动打捞船想要捞走残骸,只不过遭到中国海警阻拦没能得逞。

当时这件事情还引发了一些外交争端,不过整个事件发生之后较长一段时间,直到菲律宾军方对外公布事态,菲律宾政府对此都一无所知。

也就是说:菲律宾军方在涉及到其他国家的事件中,并没有通知菲律宾政府而进行了单方面的行动,这在其他国家很明确说就是军队不服从指挥、不尊重文官政府权力,但在菲律宾,这件事情就草草收场没有任何处置。

我们从中不难看出,菲律宾军方和政府的关系,其实并不是像我们一般认为那样“文官政府拥有对军队完全意义上的指挥权”,而是类似于一种平级的合作关系,当然表面菲律宾军方还是要服从政府统辖的,只不过他们的自主权确实大了一些。

实际上在过去的较长一段时间里面,菲律宾军方亲美、反中的底色,都是两国关系正常发展的一个障碍,菲律宾军方多次在没有通知文官政府的情况下擅作主张,擅自行动,挑起争端破坏两国关系,比如在南海主权争议问题上,菲律宾军方其实就远比政府更加激进。

在杜特尔特执政的时代,我们知道杜特尔特的权力是非常稳固的,以至于他可以在国内打一场“禁毒战争”,可以公然在这样一个前美国殖民地身份的国家和美国对着干,但即使如此杜特尔特很多时候其实也指挥不动菲律宾军队。

这就引出了最重要的一个风险:菲律宾军队整体上高度亲美,受美国控制与影响很深,其实是美国控制菲律宾的一个重要途径,这是当年菲律宾“重获独立”时候美国留下的一个雷。

因此我认为,未来在小马科斯政府任内,中国与菲律宾的政府间外交关系应该仍然是趋于稳定的,无论是小马科斯的平衡战略,还是菲律宾国内其实总体希望与中国加深合作的一个社会土壤,都会迫使这届政府理性的选择外交战略。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菲关系完全没有任何风险,因为菲律宾军队很可能会在美国的操控下成为打破平衡的威胁。

那么接下来另一个变数就是美国了,其实美国对菲律宾是非常非常重视的,很多人可能会以为有2016年南海仲裁案先例的情况下美国对菲律宾就不重视,这是完全错误的。

小马科斯上任不久,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就访问了菲律宾,当时这次访问行程的细节其实很值得揣摩,哈里斯在访问菲律宾之前首先是到泰国参加了东盟的外事活动,但停留非常短暂,然后就直接访问了菲律宾巴拉望岛这个距离中菲领土争议区域很近的地方。

然后哈里斯又提出了美国希望与菲律宾签署双边共同防御条约,将两国关系恢复到1991年之前的那种在国家安全上紧密合作的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这个条约签订意味着美国增派、调度驻菲美军将不需要得到菲律宾政府的同意,除此之外就是在菲律宾北部靠近台海区域增设多个军事基地以供未来美军干涉台海之用。

那么美国是否能够得逞呢?我认为可能性不大。

美菲军事合作,它并不仅仅是军事合作,我们要知道历史上菲律宾曾经是美国殖民地,两国军事合作本质上是与这种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高度绑定的。

也就是说,站在菲律宾的角度讲,签署共同防御条约,放宽对美军驻军权力的限制,它并不仅仅是驻军的问题,而是涉及到菲律宾国家主权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放宽美国驻军权力等同于削弱菲律宾国家主权,这个情况与其他国家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韩国,韩国他们其实并不在乎这个问题,因为不管我们怎么调侃但不可否认一点,就是韩国的国家主权仍然是相对较为独立的。

至少比日本好多了,他们的主权确实也不完全是完整的,对于这一点韩国官方层面上其实都不避讳,但因为韩国没有被美国殖民的历史以及相对美国的紧密盟国们而言总体趋于独立的主权,他们不避讳驻军问题。

但在菲律宾,情况就不一样了,其实放宽美国驻军权这个问题,甚至都不需要中国反对,菲律宾国内就有很深厚的反对美国驻军权的社会基础!

因此,美国希望完全地获得在菲律宾的驻军与军事调度自由,乃至于增设军事基地,这个目标不可能完全实现,最终可能会以增加驻军的方式收场。

但新增军事基地过于敏感,签署新的共防协定在这届政府很难实现,杜特尔特带起来的一股“独立自主”的风潮现在影响力已经扩散了,菲律宾国内本身就存在反对美国的基调只不过过去长期被压制而已。

最后一点,在我看来就美国的东南亚战略,其实目前已经基本瘫痪了,中国对东南亚的影响力抛开军事层面来讲其实远大于美国。

因为现在的东南亚国家,以菲律宾为代表,他们其实都处于一种“发展靠中国、安全被执于美国之手”的现状,这实际上带来了一种整体性的“亲中反美”的倾向。

就拿中国主导的“南海行为准则”来说,主要的相关国家有越南、印尼、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这五个国家中,现在唯一没有明确表态支持签署“南海行为准则”的就只有菲律宾了。

这个倡议其实内容很简单,就是反对域外国家(美国)干涉南海事务;按照“南海行为准则”的精神,美国在南海的任何军事演习与政治干预,都将受到域内国家的一致反对。

我们不难发现,就是现在东南亚地区国家普遍是其实已经是站在中国这一边,只不过因为中国的军事实力仍然有限,没有很明确反美,而这种倾向,是内生性的。

为什么东南亚国家普遍会比较支持中国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他们的经济发展完全都是跟着中国来的,现代东亚地区成为了美国财政的重要支柱,这个过程是与中国崛起同步进行的,现代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与中国崛起同步进行的。

中国的国家利益相当程度上它其实就是东南亚国家的利益,菲律宾也是其中一员,只不过他们作为前殖民地受到美国的控制更深刻罢了。

实际上不要认为2016年的南海仲裁案让菲律宾跳了反,恰恰相反,时至今日,菲律宾仍然是美国在东南亚控制力最强的国家,这就是“最后一战”的含义,只不过着最后一战恐怕仍然不是外交和经济能够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