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瓷器是中国在国际上的代名词,中国自古以来就开始使用瓷器。瓷器是由古代的陶器演变而来。在人们发明了陶器以后,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陶器不方便清洗而且十分不耐用,容易破碎。于是,逐渐的人们在慢慢摸索中创造了瓷器。由于瓷器美观耐用方便清洗等优点,聪明的华夏民族开始将瓷器发扬光大。

发现了一件宝物

1954年的夏天,龙泉兰巨乡中一个名叫上严儿村中的一家中有一名叫做何招弟的女孩子。她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今年刚满17岁。这天招弟儿像以前一样要帮家里干农活,她的任务就是到村下面河边的平地上去割一些野生的菜。这些菜可以和玉米面掺在一起给家里的猪当作饲料。

虽然外面下起了蒙蒙的细雨,但是没有阻挡住她的脚步。她来到河边正准备割草。由于下雨路上很湿滑,一不小心就滑倒了。下意识地丢掉手里的镰刀想用手支撑一下。就在这个时候,手被地上一个硬硬的东西硌了一下。她本来以为是个石头,往地上一看,却发现不是。

而是一个青色的东西正有一半埋在土里,另一半露出地面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她就把这个东西挖了出来。发现原来是一个青色的陶瓷做小船,她不知道这是什么就觉得好看便拿回家了,想着给弟弟玩。

回家以后她把这个东西拿给妈妈看,妈妈觉得这可能是一个比较古老的瓷器说不定很值钱。就让村里的老人家来看,有见识的老人看过以后都说这是个宝贝,留着说不定以后可以给招弟儿做嫁妆。村里一家有什么事情是瞒不住的,一传十十传百。渐渐的村里的人都知道了她们家捡到了一个宝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天村长带着一群人来到招弟儿家,原来是这件事传到了龙泉文物管理部门。所以派来专家实地考察一下。招弟儿一家十分配合,经过专家大致鉴定这还真是一个宝贝,是元朝龙泉窑的一个青瓷舟形砚滴。那么为什么这个东西是舟形状的呢?有什么用呢?

青瓷舟形砚滴

自中国古代以来,瓷器的发展可谓变化莫测。在颜色上看,从最开始的简单的白瓷,到后来的青花瓷、唐三彩等。渐渐的还可以在瓷器上画各种花色。从质地上看,从最开始的完整平滑的胎釉到后来出现的冰裂纹瓷器。越来越多种类的瓷器层出不穷。生活中的各种应用之物都被做成了瓷器。所以砚滴这样文房中使用的高雅之物被做成陶瓷的也并不稀奇。那么什么是砚滴呢?

砚滴也称水滴、水注、书滴、蟾注,是古代使用毛笔的时候才会用到的东西。古人用毛笔都需要沾取墨来写字,而磨墨的时候需要加一定量的水。这个砚滴就是用来盛放那个水的器皿。因为磨墨所用的水量不大,所以不需要制作成很大的东西。再加上这个器物与水相关所以做成舟的形状,取一个相关的寓意。

这类砚滴经常被古人做成各种形状,越窑的青瓷就曾出过一个三足蟾蜍类型的砚滴,这个砚滴背部布满乳钉,间饰卷带纹;腹为素面;背上有一圆形注孔,腹空可盛水,出水流畅。蟾蜍体态丰盈,线条柔和,给人以美感。

而这件瓷器也十分精致,不大的瓷器作品却完整地体现了一个小船造型的全部细节,包括船篷、船护栏、船舱等等。船篷上也是雕刻得极为细致。船舱就是用来盛水的地方,在船篷之后有一小口用来注水,注入的水就存放在船舱之内。而在船头的位置有一个小口,是用水的时候滴水的位置。

不捐就会“犯罪”的文物

这个小船是元朝龙泉窑出土的文物,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的六大名窑之一。主要生产地在浙江龙泉,因而得名龙泉窑。开创于三国两晋的时候结束于清朝,生产瓷器时间长达1600多年。是中国盛产瓷器时间最久的官窑。他生产的瓷器远销国外,以生产青瓷出名。

但是瓷器大都生产一些碟子、盘子、花瓶之类的大物件。砚滴这样的东西十分少见,并且砚滴本身就十分小,不利于保存,经过长时间的流传本就不利于保存。现存于世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这件瓷器的价值可想而知是很珍贵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专家的介绍之下,大家知道了这件文物的价值。一家人听到这个消息一开始十分的开心,招弟心里也十分激动。心想自己捡到了这么值钱的东西说不定可以从此改变自己家里的生活,自己也可以像其他人一样去学校读书了呢!正想的兴奋的时候,专家的话打破了他期待已久的愿望。

专家说这件文物必须上交给国家,如果不上交是会违法的。根据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对在地上、内水、领海及其他场所中发现文物隐匿不报,不上交国家和故意污损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损毁公共场所雕塑,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属于妨害社会秩序,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招弟儿一家人都是世世代代本本分分的农民,他们心灵质朴从来没有做过什么坏事。听到可能违背法律,心里十分害怕。为了响应国家法律的号召他们第二天就把这件珍贵的文物上交给了国家。

在上交了以后,相关部门给他们一家人68元的奖励。虽然捡到宝贝的确应该上交国家,但是国家只给他们一家人68元的奖励也实在太少了。他们家本就是农民,生活十分艰难。就算不能帮助他们富裕起来也至少在生活上给点政策鼓励,帮助人家家庭过得好一点也好。只是法不容情,他们能得到的也就只有那么一点补助了。

这件文物上交国家以后,被浙江博物馆收藏了起来。收藏没几年随着龙泉窑青瓷的市场价升高,这件青瓷舟形砚滴的价格又增加了好几倍。1993年,在海外的一场拍卖会上一件龙泉窑的青瓷瓷器都拍卖到了一千万之多。就在全国人在惊叹这件文物的价值持续走高的同时,再也没有人记得那个捐出这件文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