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江苏东台合营卷烟厂厂长王勋异常忙碌,他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高盈利目标。

经由他手,卷烟厂在半年内就盈利了几万元,这一成绩在当时可不常见,一个商人能这么快地打开销路,背后难道另有隐情?

确实如此,然而,真实原因却让人敬佩。

王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还有一个特殊身份,即:华中野战军供给部部长。抗日战争虽然结束了,但是,他仍需要积累财富,保证部队的粮食、被服、鞋袜等军需供给。

莫要以为王勋的身份只有这两个,实际上,他还有另外一层身份,甚至还因此闹出了一场“事故”。

到底发生了什么?王勋的另一个身份又是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中南海相见,真实身份

1950年夏,王勋因为工作原因前去北京出差,对于这次出差,王勋很是期待,毕竟他不仅是为了工作,更是见为了一个人。

当他踏上列车,辗转抵达北京之后,王勋先将手头的工作忙完,而后来到了中南海大门口,提出要见毛主席。

王勋此时只是一个普通干部,无权见毛主席,可是,当警卫员传话后,他却受到了毛主席接见,并被带到了菊香书屋。

来到菊香书屋后,毛主席连忙迎了上来,笑着说道:“延安之后,你都去干什么了?我找了你很久,始终没有你的消息。”

彼时,王勋也很高兴,回道:“三哥,这些年我一直在后勤部门工作,只不过改了名,现在叫王勋。”

听到这样的答案,毛主席这个“三哥”自然也是欣喜,他拍了拍王勋的肩膀,称赞道:“好啊!王字利索,不像毛,还有一个小尾巴。”

王勋懂得“三哥”之意,两人对视一笑,而后开始话家长里短。相聚的时间总是短暂,在两人还没有聊尽兴时,夜晚便不知不觉地降临。

王勋知道,三哥作为主席,自然有不少公务要忙,如今能抽出时间叙旧已不容易,于是,王勋没有过多叨扰,约定了以后有机会还要见面后,离开了菊香书屋。

之后,王勋风风火火地赶回南京,回复完任务后,一刻也不停地跑到了家属院,拿着北京买来的特产,脸上止不住的乐。

旁人看着他眼神十分奇怪,王勋却不在意,他以最快的速度进入了家门,而后对着妻子徐寄萍高兴地说道:“我回来了,我跟你说,我在中南海见到了毛主席。”

听完这话,徐寄萍大惊道:“毛主席是什么人?你一个普通干部根本不能受到毛主席接见,难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见妻子面上的表情变了又变,王勋也有点不好意思,挠了挠头说道:“毛主席,是我堂哥……”

听到这话,徐寄萍愣在了原地,见妻子眼中满是不相信,王勋接着道:“你忘了,我不是还有个名字叫毛泽全吗?我从小便跟着毛主席身后,只不过后来因为一些事情与他分开了。”

丈夫说得如此认真,徐寄萍自然也知道不是在开玩笑,只不过,她始终不敢相信丈夫是一个普通干部,竟然是毛主席的弟弟。

王勋身上发生过什么故事?毛泽全又因何变成王勋呢?

二、改名换姓,革命之路

毛泽全,出生于1909年。毛泽全出生的时候,毛主席已经16岁了,两人虽然年龄相差得有点大,然而,毛泽全从小就喜欢跟在堂哥毛主席的身后。彼时的毛主席已经有了理想和目标,毛泽全尽管喜欢黏着毛主席,两人之间相处的时间却不多。

当时,毛泽全最期待便是“三哥”回来跟自己讲讲外面的事情,而只要堂哥一回来,他就一定是其身后的小尾巴,怎么甩也甩不掉。

时间悄然流逝,毛泽全也在期间逐渐成长,并受毛主席的影响,心中的革命种子也越种越深。

后来,毛泽全紧紧地跟随着毛主席的步伐,与他一起进行革命事业。然而,革命事业的进展得不是那么顺利。

1927年,国共合作失败,毛泽全的生活也受到了影响,深思熟虑后,他决定前往延安,从事革命工作。

来到延安后,毛泽全也听说过“三哥”的事情,但是,他不想借着“三哥”的光环。于是,他藏起了毛泽全这个名字,变成了“王勋”。

由于身体原因,王勋被分配到了后勤部门。虽然所处的位置不显眼的,但是,王勋坚持以自己的方式为革命事业贡献一份力,其中包括利用自己的优势为部队的供给提供帮助。

在王勋事业有成的同时,他也结识了一生伴侣——徐寄萍。

两人目标一致,思想一致,且还有共同语言,便自然而然地携手进入了婚姻的殿堂。

成婚后,王勋将自己的另一个名字“毛泽全”告诉了妻子,却没有说明自己与毛主席之间的关系,而这也就造成了故事初始,其妻大惊之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联系:亲人相见

话说回来,在徐寄萍想清楚其中因果后,仍然有些不敢相信,当她好不容易消化完毕之后,又因王勋调任北京的缘故,徐寄萍得到了会见毛主席的机会。

尽管他们已是亲人关系,但是,徐寄萍依然十分忐忑,当中秋节如约到来,徐寄萍也见到了毛主席。

对于这次见面,徐寄萍十分忐忑,对此,毛主席又怎会不知?

毛主席向来拥有大智慧,仅靠三言两语便让徐寄萍放松心态,一家人的聚会也由此展开。

聚会时,毛主席看着堂弟一家人如此和睦,对此很是欣慰,大家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这次见面。

之后的日子里,因为王勋在北京工作的缘故,曾因战乱被分别的一家人再一次团聚在一起,相见的时间也慢慢频繁了起来。

1957年,因为工作原因,王勋被调任到内蒙古,再一次与“三哥”毛主席分别。之后的日子里,王勋也曾多次进京,但是,与“三哥”毛主席见面的机会却是少之又少。面对这样的结果,他早已有心理准备,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身上的责任注定了这一切。

毛主席和先辈们的付出是值得的,如今,这盛世正如他们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