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学本有活命的机会,可惜错过了。胡鑫宇事件颠覆了人们的三观,版本实在太多,警方的话要信吗?新闻的话要信吗?昨天还是小树林发现,今天又变成了粮仓。

胡鑫宇妈妈去看了,说在粮仓,粮仓应该是有围栏围的,去学校不过200米,这个距离并不远,基本上是在监控范围内,又是在学校的眼皮底下,怎么会找不到呢?

当时警方可是大面积地毯式的排查,估计连水池水井这样的地方都不会放过,又怎么会放过仓库这么大的地方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同学本有活命的机会,只可惜错过了。

在9月27号的时候,曾经和家人通过43分钟的电话,而且他的家人专程从外地赶往,对他进行安抚,曾经哭诉不想读书。

但是这个说法,听上去有些怪异,正常情况下家人安抚了情绪,暂时应该不会有什么事情。

每个人的成长总要经历一点挫折,很正常。学校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会有这样的想法吗?继续说,这孩子初中的时候是尖子生,就算刚到新的环境适应,但是学生一直在学校里生活,很快就会有伙伴,很快就会有朋友,即便不是朋友也要沟通交流,本身就是群体动物,不可能什么事都一个人独立行动。

很多家长只要孩子有负面情绪,都会及时疏导,不管多么折腾都会想办法接孩子回家。当然每个家长的想法不一样,对这种吞金兽的。理解也不一样,孩子的成长肯定是全方位的。

胡同学有写日记的习惯。

胡同学有写日记的习惯,在他的日记中对他的生活有一些记录,这是他当时的文字记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我近视会加深了,一直盯着桌子上的书,几乎不看黑板,因为我怕,我怕老师看到我一脸茫然的样子,然后又不耐烦的讲。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花夜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引无管弦

字迹很潦草,但他清楚地记录自己的一些日常生活。现在基本上都用电脑手机写字,说句实话都很潦草。不过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出去的?遇到了什么事情?

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不管产生怎样的情绪,问题是在学校。如果是住校的话,学校老师这边要进行疏导。

而且据说是挂在树上,有挖掘机开进去,警方已经封锁。有记者用无人机拍摄,其实卫星地图也可以看。

现在这么多高科技手段,像该用的办法都用了,为什么找不到呢?颖犬的鼻子也很灵。哪里翻出来的,然后吃饭了是吧?我先吃,我吃了饭还要搞什么东西啊?

有网友说不相信这是第一现场,不相信这个地方没有考虑过,因为距离太近了,也不过200米的距离,怎么会不找?

如果不是第一现场第一现场又在哪里?如果是第一现场,为什么之前地毯式的搜寻没有找到?那么大一个人挂到树上,不可能看不到还有那么大的味道,警犬也不可能闻闻不到。说出来大家都没人相信,而这个地方离学校也不过200米的距离。

其实有一些网友并不相信这是第一现场觉得不可能,如果是的话,那当时为什么没找到这么长时间才找到。毕竟耗费了大量的警力人力,那么多人不可能都做无效的工。

总之大家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质疑声,为什么会产生,存在太多的疑问,存在太多的不符合常规。

不知道管理员多长时间去一次这里,网上说是一个废弃的仓库,如果是废弃的仓库肯定在寻找范围,如果说是仓库里面有时可能确实不方便进去,但是仓库外面的话怎么可能找不到?要不就查查当时哪些人搜寻过这一片。基本上他们工作的时候会有影像资料留下,如果当时确实没有,那就更蹊跷了。

一个故事总在不断的反转当中,昨天还是树林,今天就是仓库。不知道明天又会怎样,毕竟100多天上千人的队伍,在这里来来回回交叉式的寻找。

一个15岁男孩有怎样的手段能完美的避开所有的监控设施?不过他要出去应该是一路上到处都是监控。不可能查不到,也不可能找不到。

但是这么多天工作人员不去那里工作吗?这是一个问题,还有腐烂了那么大的味道,可能没有味道。这个时候只能通过DNA进行辨认。当地的警方有点让人着急。

明明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变得如此的复杂,如果没有舆论的压力,事情又会怎样,家人要找个孩子好难。如果是在家里找不到了,先去朋友家找一圈,自己家里找一圈能找的地方找完了,基本上孩子是可以找到的。

但是这里是学校,我们配合吗?这一点很重要,这一家人经历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胡家人肯定很难过,但总要面对这样的现实,结果已经有了,无非是追寻一下之前的各种猜测或者一个过程。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个情况?在学校到底发生了是怎样的事情?为什么开始都那么不配合?那么不顺畅。

舆论发酵是把双刃剑,没办法说是好还是不好,如果不发酵,不会受到关注,不会有那么多的人配合。如果当时还活着,或者说不会受到那么大的压力,这本身就是双刃剑。

总之大家各种各样的猜测,现在都在等待录音笔里的录音,或者还有其他的一些线索。进展到这个程度应该已经很快了,相信也不过就是几天的时间就会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