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的死,在当时震惊了整个南宋,很多正义人士对岳飞的死,十分的不满。正值国家多事之秋,却无辜残害忠良,是为天地不容,国家之耻。

韩世忠,是和岳飞将军齐名的老将军,这位老将军直接找到秦桧,要秦桧拿出岳家父子谋反的证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韩老将军的质问,秦桧居然无耻的说出了“莫须有”这三个字。

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
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
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来源:《宋史·岳飞传》

“莫须有”,或许有,一个国家栋梁,既然以“或许有”的罪名而死,实为大不公。

秦桧这人是杀害岳飞的直接凶手,这是毋庸置疑的,即使是用高浓度的漂白粉,也洗白不了秦桧的罪孽。

但是,在秦桧后面坐着的宋高宗赵构,才是真正的元凶。

赵构这人也是颇为有趣,年轻的时候也是一枚热血青年,乍一看,还真像是小说里的男主角,头顶着主角光环,于乱世之中力挽狂澜。

当年,他以亲王的身份在金人那边当人质,不仅能做到不卑不亢,还多多少少表现出了宋人难得的气节。

可惜,后来被现实打败,被强大的金国吓破了脊梁,心态上也悄然出现了变化。

北宋灭亡后,跑到南边的赵构,从心理上彻底是被打服了。

对于北边强大的金国,他只想着苟活就不容易了,哪还敢往北迈出一步。

而岳飞却不知道赵构一心投降求和的心理,岳将军被提拔为太尉后,多次上书要求北伐,收复中原。

在赵构的心里,除了对金人的害怕之外,还扎着一根刺。那就是,北方被俘虏的“徽钦”二宗,天无二日,国无二主。

岳飞一生的理想是收复失地,迎回两个废物“二宗”,客观的说,岳将军是没有错的,因为“地失主俘”一直是宋人的大耻。

由此,岳飞的理想和赵构产生了完全不可调合的矛盾,可以说,赵构的底线就是踏实、安稳的做皇帝。如果说收复失地,还在他的忍耐范围之内,大不了不启用你也就罢了。

但是,迎回“二宗”就是触碰到了底线,这句口号一旦喊出来,那就是逼得赵构要举起屠刀了。

秦桧这玩意恰好十分了解赵构的心理,岳家军在北方的势如破竹,以及岳飞声望的提升,早就让秦桧忌恨。

再说秦桧这人,你要说他是宋金之间的双面间谍吧,这货还不够格。

准确的说,这厮就是遵循利益至上的人,他才不管你是宋还是金,只要是对自己有利,什么道德规范都可以踩在脚下的人。

说来也是有趣,秦桧这人和赵构是同一路人,北宋末年的秦桧,也是有着些许铮铮铁骨的人。

宋钦宗靖康元年初的时候,秦桧还上奏皇帝,认为不能在金军面前表现出懦弱的一面,而是要积极备战,和金人死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时候的秦桧,其实也是没上过战场,没见过世面的一个“键盘侠”,漂亮话谁都会说,朴老事又不是谁都能办的。

北宋灭亡后,秦桧跟着一道被俘虏到了金国。

疾风知劲草,到了金国后的秦桧,才算是认清了自己,对金人也换成了跪舔的姿态。

秦桧也是有些能耐,获得了金太宗完颜晟的信任,这完颜晟后来把秦桧赐给其弟弟完颜昌,秦桧很快就成了完颜昌的亲信。

建炎四年,秦桧返回南宋,到了南宋,秦桧自称自己心念故国,杀了监视自己的金兵,才得以回来。

不过,这说法完全不靠谱,在《大金国志》里的记载,当时宋金之间正在商讨议和的事,而秦桧是在完颜昌的决定之下,让他回到南宋,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促成议和的事。另外一个目的,当然也就是浑水摸鱼,见机扰乱南宋朝堂。

到了南宋,秦桧很快就成了投降政策的倡导者和推行者,而一心抗金的岳父,也就成了他的眼中钉。

岳飞一生的理想是“收复失地,迎回二帝”,而他的这个理想和赵构产生了矛盾,赵构杀岳父,势在必行。

而秦桧,在这场冤案当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个是举刀之人,一个是一把刀,没有砍向敌人,却对国家栋梁下了手,悲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