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多年来,外资企业在推动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的“三驾马车”:国外资本,先进技术和市场经济规则,缺一不可。

如今,外资企业和外国资本成为中国经济的生力军,而外国产品也因为价格公道、产品质量过硬和良好的美誉度受到国人欢迎,比如汽车行业的特斯拉、宝马、奔驰、大众、丰田等,电子领域的苹果、微软、戴尔等,饮品行业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红牛等,服装行业也有大量的国外品牌等。外国商品和外国资本基本覆盖了中国除军工、航天、交通建设以外的各大产业领域。

但作为中国经济引擎的房地产行业,却鲜有外国资本的进驻。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中国房地产起步晚,在90年代末中国才允许商品房买卖交易,彼时外国房地产已经走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著名的日本泡沫经济就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外城市化较早,城市建设相对比较完善,在千禧年外国房地产基本进入稳定阶段,房地产公司也逐渐从商品房买卖逐步转向物业服务,而国外资本也逐步往金融、互联网、服务行业、尖端科技偏移,房地产在国外已是夕阳产业,而在那时的中国却是刚刚起步的朝阳产业。所以,走向成熟阶段的外国资本错过了中国房地产高速发展的3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中国的经商环境和国外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外国比较看重市场规则和诚信经营,只要你有钱,对方也愿意合作,那么这笔买卖就有很大的概率能成。而在中国除了足够的诚意和必要的资金外,还离不开人情社会中的“关系”纽带,尤其是房地产这样的暴力行业,涉及到土地买卖,就必然会需要和政府打交道。中国的土地买卖表面上是通过竞价拍卖取得的,而实际上玩的却也是“人情”或“关系”,在这点上外国人显然就不如国人通情达理,尤其是需要面临和政府部门搞好关系更是捉襟见肘;政府部门在出让土地的使用权,也会考虑到时局的稳定和受国家主权意识的影响,也必然会优先考虑本国房产公司合作,所以外资在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准入限制要高很多;

三、中国房地产项目的资金量堪称“豪气”,在全国各大城市频频爆出“地王”的价格,可见房地产的资金投入量是巨大的。外资企业由于对中国的实际情况和政府城市规划缺乏深刻的了解,往往不敢将巨额的资金投入到某一块尚未开发的地皮上,尤其是外国房地产在还没悟出“预售房”这一概念之前,收回成本的时间将大大延迟,贸然将数百亿的资金投入到陌生的市场,也有可能会影响母公司的运营,久而久之外资企业对中国的房地产渐渐失去了兴趣,而中国房地产由于与政府间的紧密合作,买下的土地往往都具有长期的升值效益,自然中国的房地产公司就越做越大。

总体来说,外资无法进入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有其特殊的原因。

在一个不完全竞争的行业里,价格的制定往往对消费者不利,而没有了鲇鱼带来的威慑,小鱼小虾彻底露出了其肆无忌惮的本质。

中国房地产行业就如同没有鲇鱼的浴缸,酿成了今日“苦高房价久矣”的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房地产公司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