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为什么婆媳关系总是不好?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婆婆不是妈妈,儿媳妇再好也不如自己的儿媳妇.
纵观我们的生活,似乎大多数婆媳关系确实是这样的。
婆婆再努力,在儿媳妇心里还是不如自己的亲妈;儿媳妇再懂事孝顺,在婆婆眼里还是不如亲生女儿。
总是互相抱怨。说到底,还是所谓的血缘关系在起作用。

有些婆婆在生活中很古怪。不但看不到儿媳的好,反而始终把儿媳当外人,甚至对自己的儿媳提防如贼。哪怕儿媳妇对她一心一意,也绝对打动不了她一分一毫。
同时,他们往往把家里所有的好处都让给自己的女儿。
在他们的观念里,儿媳妇永远是外人,不靠谱。以后自己老了,还得指望女儿在床上孝顺呢。如果对自己的女儿不好,对谁有好处?
林阿姨就是有这个想法,对待儿媳妇和女儿区别对待。
好在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她意识到,真正偏心的应该是儿媳妇,于是婆媳关系才得以修复。

02
林姨是王倩的婆婆,一直宠着嫂子。
嫂子从小就是不靠谱的。高考后,公婆花钱给她找了一所三流大学。读了两年书,她辍学嫁给了现在的丈夫。
不知道是婆家条件不好的缘故,还是她的性格。小姑子别的本事没有,唯独占便宜的本事,倒是数一数二。总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想占王倩夫妇的便宜。
王倩和丈夫都是商人。他们通常工作轻松,收入相对较高。再加上王倩的娘家比老公家强。两人结婚时,他们的父母一下子买下了所有的车子和房子。所以,她和老公的生活基本没有压力,绝对是小康级别的。
在婆婆眼里,她总是我终于觉得儿媳妇是个外人,相信她以后肯定会怂恿儿子不养她,只能靠自己的女儿了。所以在生活中,我总是保护嫂子。
再加上两家的“贫富差距”,婆婆更加心疼小姑子,觉得小姑子来找王倩他们也合情合理妻子为了任何东西,包括钱。身为大哥大嫂,王倩夫妇应该多给妹妹一些支持。

一开始,王倩看到小姑子家里条件不好,主动提出要给小姑子一些经济上的帮助。
可后来她渐渐发现,小姑子的胃口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过分,甚至想过让王倩夫妇给她买房。
王倩自然没有理会。
她觉得,亲戚之间,能够适当地帮助弱小的,是没有错的。但是凡事都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的东西,越放纵,越有祸患。
她开始拒绝小姑子的一切无理要求,小姑子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大。婆婆站队,一味偏袒小姑子,无疑是火上浇油,让本就矛盾重重的家庭关系更加紧张。
丈夫知道,王倩并没有多抱怨,心里却已经在暗自为家人扣分了。
他只能像夹心饼干一样,每天来回说服三个女人。但一切都无济于事。

直到不久前,父亲生病住院,需要一笔钱治疗。丈夫决定好好利用这个机会,改善一下婆媳关系。
他谎称最近生意不太好,钱被积压了。然后当着全家人的面,提议让妹妹把钱拿出来应急,待自己的资金盘活后,再把本金连本带利的还给妹妹。
没想到小妹并没有表态,反而玩起了“失踪”。没有电话,没有短信,仿佛世界都蒸发了,完全不顾病床上老父亲的生死。
最终还是王倩全额支付了医药费,住院期间一直守在病床边伺候着她,不嫌脏也不嫌累。
而通过这件事,婆婆也明白了,我真的该偏心的是儿媳王倩,不是儿媳妇。
后来,老爷子病好了,王倩提出去饭店庆祝岳父出院,小姑一家也来了。
嫂子还是和以前一样,靠着王倩买单,点了很多菜,而且只点了贵的菜。反正她吃不完,可以打包回家,留着明天慢慢吃。
宴会结束,小姑子照例又要了一瓶好酒,自己倒了一小杯,让服务员把酒和没动过筷子的好菜收拾好。全部喝光。准备带回家。
王倩对嫂子的行为再熟悉不过,正要起身去买单,却被婆婆拦住了。只见婆婆对小姑子说:谁点菜谁买单。
小姑子不敢置信地看着婆婆,问她是不是糊涂了,手肘向外一翻。
婆婆冷笑,说她以前就是个老傻瓜,以后只爱王倩。
王倩可不是小腹之人,听到婆婆这么说,她更开心了。婆媳关系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03
生活中,像王倩婆婆一样把儿媳妇当外人的婆婆有很多,什么事都偏袒女儿。
然而,并不是每个丈夫都能及时介入婆媳矛盾,扭转局面。不是每个婆婆都能改正错误,善待儿媳妇。
通过他们的故事,他们也告诉我们以下两个真相。
一:在婆媳、小姑子的矛盾中,丈夫的介入是至关重要的。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没有人的婚姻总是一帆风顺。只是有人愿意理智解决,有人选择敷衍。
作家六六曾写过一句话:
在琐碎的生活中,女人最关心的不是如何化解矛盾本身,而是在化解矛盾的过程中,丈夫是否站在自己的身后
有些男人在处理家庭矛盾时,往往出于孝顺,一味保护自己,或者抱着“护犊子”的心态。母亲和家人。
也有一些男人试图逃避,让曾经存在的矛盾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
以消极的方式处理婆媳矛盾。
这样做的结果,往往只会让妻子更加不满,激化婆媳之间的矛盾,给萧家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一个真正聪明有担当的男人,懂得主动去调节婆媳之间的矛盾,让婆媳关系往好的方向发展。
而不是盲目地偏袒或放手。

第二:父母偏心,经常引起孩子之间的矛盾。
《奇葩说》中有这样一句话:
中国父母一辈子都在等孩子感恩,而中国孩子一辈子都在等父母道歉。
的确,在一些家长眼里,自己小时候,拉着孩子拉屎拉尿,对孩子是有很大的恩情的。孩子们需要一辈子铭记在心,感激不尽。
尤其是那些偏心的父母,他们总是认为:不管我喜欢哪个孩子,那是我的事。其他受我宠爱抚养的孩子,也得服从我。
他们公然偏袒一个。
父母的偏心常会引起孩子之间的矛盾。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新闻:
一对父母对儿子十分偏心,把一百多万元的拆迁款全部给了儿子。将来不需要它们。
后来,母亲病重,需要孩子们的钱和心血。父亲带着儿子去找两个女儿平摊医药费,这无疑遭到了两个女儿的拒绝。
四人吵个不停,甚至还当街跪在地上大骂,场面一度十分不堪。
原本有着至亲血脉的人,此刻却恨不得对方被雷劈。这样的亲情,真是让人唏嘘。
然而,在生活中,因父母的偏见导致手足反目,儿媳关系破裂的例子比比皆是。
而这,往往与父母的偏心是分不开的。
所以,父母要想家庭和睦,要爱弟兄,就应该少插手儿女的事,让儿女自己做主。
当婚姻被“大家”搅得焦头烂额时,丈夫作为婆媳关系中最重要的角色,也应该承担起更多保护妻子和家庭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