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伊朗通讯社报道,伊朗宪法监护委员会发言人哈迪·塔汉·纳齐夫日前表示,伊朗加入上海合作组织的法案已获得委员会批准。颇为巧合的是,就在被袭击的同一天,伊朗多个重要城市在深夜里突然遭到空袭,首都德黑兰更是警报声大作。很多迹象显示,袭击是由身份不明的无人机发起的,造成的具体损失仍在清点中。

这当中,伊斯法罕是最先出结果的。根据伊朗国防部的通报,在该城市挫败了一起针对兵工厂的无人机袭击,一架无人机被防空炮火当场摧毁,另外两架陷入防御陷阱并爆炸。袭击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只是对生产车间的屋顶造成了轻微破坏。伊朗国防部还强调,这次盲目的袭击并未对设施以及生产任务造成显著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人机爆炸引发熊熊烈火】

目前,伊朗官方的口径还比较谨慎,并未第一时间断定袭击的幕后主使,但随着后续调查推进,得出结论是迟早的事情。目前各方普遍认为,能够动用无人机,在特定时间段统一对伊朗全境发起突然袭击的,放眼整个中东,好像也就只有以色列有这能耐了。更何况,因为伊核协议,伊朗与以色列的双边关系一直都是剑拔弩张,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而这一轮袭击,其实也是提醒,伊朗当前面临的国际形势,已经非常险恶。如果伊朗“向东看”的战略再拖延下去,情况只会更加糟糕。

【历时五个月,伊朗终于在各种层面上成为上合成员】

实际上,早在去年11月,伊朗加入上合的法案已经在伊朗议会投票通过,并送交宪法监护委员会,但后者审查后发现,部分内容在表述上有一些问题与歧义,主要跟伊朗宪法的第十五条跟第十七条有关,最后又打了回去。伊朗议会在作出修改后重新提交,最终得到批准。

但流程到这里还不算完,宪法监护委员会接下来会将该法案重新发送给伊朗议会,议长再转交给总统签字,这才算告一段落。要知道,伊朗自己都清楚,对他们而言,加入上合组织在经济、社会乃至于国际事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更有助于伊朗摆脱美西方极限制裁的负面影响。原本片刻耽误不得,但从上合组织去年9月批准伊朗成员国地位,到伊朗正式立法加入上合,前前后后用时五个月,伊朗政府的行政效率实在不敢恭维,这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伊朗对于与西方缓和关系,仍然抱有幻想,所以就能拖尽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爆炸现场发出的巨大火光】

而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次面向伊朗全境的突然袭击,也算是变相给伊朗提了个醒。就伊朗当前的国际形势而言,已经没有太多的选择空间了,回到西方阵营的路,已经被封得很死,如果仍然瞻前顾后,很可能就会在往后的地缘政治博弈中彻底丧失主动权。

要知道,以色列最近对伊朗的敌意,上升得非常明显,双边关系已经出现了升级的征兆。特别是内塔尼亚胡重新掌权以来,针对伊朗的威胁言论开始密集出现,以色列军方已经把“对伊朗发动军事行动”挂在嘴边,而这次针对伊朗的大规模无人机袭击,如果真是以色列方面所为,那很可能只是一个开始。

【伊朗模拟打击以色列军事基地】

毕竟,对以色列而言,所有对伊朗的打击行为,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确保伊朗失去发展核武器的能力。另外,由于伊核协议陷入僵局。美国与以色列反而在相关问题上的立场逐渐趋于一致,但分歧仍然存在,以色列方面希望通过一次雷霆打击,一劳永逸地让伊朗失去发展核技术的能力,无论后者是否生产核武。但美国不同意如此激进的方案,认为除非伊朗真的准备拥核,否则没必要采取军事行动。

那么问题就来了,以色列自身的能力与资源,尚不足以对伊朗核计划造成致命打击。近10年来,以色列特工组织“摩萨德”对伊朗核计划进行了数百次秘密行动,其中包括暗杀核科学家、针对伊朗核设施的网络攻击,以及对伊朗境内的核心军工设施的袭击,但取得的成效并不明显。

【如果没有美国的帮助,以色列无法对伊朗发起决定性打击】

可见,如果得不到美国的军事和政治支持,以色列很难对伊朗的核计划造成决定性的打击,因为付出与收益已经超出了以色列方面的承受能力。早在2010年,内塔尼亚胡就试图通过一项对伊朗核设施发动军事打击的决定,但因为可能在中东地区引发难以预计的连锁反应,而被以色列军方高层阻止。

考虑到这一点,即便内塔尼亚胡卷土重来,但以色列与伊朗爆发全面冲突的可能性其实不算很高。尼塔尼亚胡政府接下来主要会对伊朗采取双管齐下的举措,一方面继续实施旨在破坏伊朗核计划的秘密行动,另一方面加强政治和外交努力,说服美国和欧洲实施更多制裁,通过打击伊朗经济的方式,变相削弱伊朗发展核技术的能力。

而在这种背景下,伊朗如果还指望西方能对它“回心转意”,那也未免过于高估自己对美欧的地缘政治价值了。因此,抓紧时间推动“向东看”战略,才是唯一的出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