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人星光原创内容

作者:华人星光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他是中国外交界隐藏的“狠角色”,

一生纵横捭阖睥睨西方,

他是男人的终极梦想,

权誉一身,青史垂名。

羸弱中国,

他第一次对西方列强说了“不”,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

忘记他,是我们的不幸。

他,就是顾维钧

出身不凡,富贵人家,

父亲是晚清第一任交通银行总裁。

他在上海最好的学院圣约翰读书,

然身为贵公子,总心向穷苦人。

有一次,

他看见一个坐着马车的英国人,

因为被黄包车挡了道,

就拿马鞭狠狠抽打那名中国车夫。

车夫忍着疼痛不敢离去,

周围看客众多却无一声张,

洋人的嚣张跋扈下,

中国人的尊严低到了尘埃里!

16岁的顾维钧挺身而出,

他阻拦了英国人的马鞭,

义愤填膺怒斥那个英国人:

“Are you gentleman?(你算是绅士吗?)”

在那个年代,对英国人来说,

“不是绅士”就是最严厉的斥责了,

堪比“你不是人”。

这件事后,顾维钧深刻地意识到,

只要那些不平等的条约不停止,

外国对中国人的侮辱不会停止!

因此他心里立志:

长大后一定要当一名外交官,

为祖国收回租界,取消不平等条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05年,顾维钧带着

为了对付这些蛮横的文明人,

为了生我养我的祖国”的信念,

考上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他选择了国际法研读,

要用自己的法学知识和洋人翰旋,

证明中国人不是野蛮人!

在哥大,

他是校刊《哥伦比亚人年鉴》经理,

这也是该校第一次由外国学生担此责。

四年后,他就拿下文学学士、

政治学硕士、法学博士三个学位,

哥大学校长评价他是:

“这所大学有史以来最有才华的学生”。

今天,在哥大中国留学生史册中,

最杰出的人物不是胡适、徐志摩、

也不是冯友兰、金岳霖,

而是顾维钧。

毕业后他立即回国,

任总统袁世凯英文秘书,

兼国务总理唐绍仪秘书,

年仅24岁的他,

是总统府机要秘书中,

最年轻的一位。

翩翩公子,年少有为,

而他一出手,

就是震惊世人的大手笔!

1915年,欧洲忙于战乱,

日本则利用这一形势,

趁机向袁世凯政府,

提出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

条约款项直接暴露日本狼子野心,

未免被国际知晓,

日威胁说:

“如秘密(指《二十一条》)泄露出去,

日本当断然采取行动!”

袁世凯政府为此紧急商议,

可条款实在是欺人太甚,

就在日本不断催促的紧急关头,

这秘密条款突然被人泄露给美国,

美国方面立即向全世界披露。

《二十一条》在国际引起轩然大波,

更让中国人感到无比震惊愤怒!

这是日本试图灭亡中国,

把中国变为日本殖民地的阴谋!

你知道这黑暗条约的泄密者是谁吗?

正是顾维钧!

他身为袁世凯的秘书,

当得知《二十一条》的内容后,

便再也无法平静,

他愤怒悲愤,可软弱的中国,

拿什么和日本人争?!

迫不得已下,

顾维钧只能将相关内容透露给美方,

以谋求西方列强对日本施压,

让这场谈判无法继续下去。

他在日方重重监视下,

冒着生命危险做了这样的事,

还在之后长达几个月的谈判过程中,

每天都要去见美国公使和英国公使,

向他们寻求帮助,

拖延中日签订条约的时间。

顾维钧放下自己尊严,

为国家求取尊严!

可那边呢,

袁世凯却无法抵制帝位的诱惑,

冒天下之大不韪,向日方妥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丑陋不堪的条约签订了,

顾维钧急火攻心病倒,

他痛恨自己的无能为力,

但他还想要挽回些什么。

于是他建议,

就中日交涉全过程发表一份声明,

以表明中国立场,

也给后世历史学家留下真实的记录,

以警醒国人不忘国耻!

住院的顾维钧,

夜里亲自起草了这份声明,

这份声明在民众间引起强烈反响,

全国自发起排日活动。

由于他在这场风波中,

竭力维护祖国尊严的出色表现,

年仅27岁的他,

被任命为驻美全权公使,

这是中国近代最年轻的外交官!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中国作为战胜国,派顾维钧等专使,

参加列强主导的巴黎和会,

万万没想到,

到达巴黎后,中国代表团提出,

收回山东主权,

可日本竟提出,

要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

依据是之前和袁世凯政府签订过条约。

面对国力正强盛且咄咄逼人的日本,

列强并不愿意为了羸弱的中国,

和日本起争执,

于是日本的要求,

几乎一字不漏地被写入和约中。

西方的列强们要么袖手旁观,

要么就是催促中国同意。

可这样的无理的、屈辱的要求,

我们岂能答应?!

在这个事关民族尊严的紧要关头,

时任中国代表团团长陆征祥,

意见是可以签字同意,

但是他自己不签,

申请辞职又不被获准,

就以“旧病复发”为由住进医院。

顾维钧,临危受命,

成为代表团的实际主持者。

他想起了曾经的《马关条约》、

《二十一条》,他暗下决心:

不能让这种事情再次发生!

于是,

惊心动魄又精彩绝伦的演讲开始了。

在巴黎和会上,

顾维钧掷地有声说道:

“我自感责任重大,

因为我是代表四亿人口的发言人,

即全世界人类四分之一人口的发言人!”

“胶州租借地、

胶州铁路及其他一切权利,

应直接交还中国。

青岛完全为中国领土,

当不容有丝毫损失。

德国在山东所享胶州租借地及他项权利,

于法律上已经早归中国矣!"

他还从山东历史文化讲起,

将山东比作西方的耶路撒冷;

又援引国际法的相关条例,

论证随着一战结束,

山东早已在法理上归还中国。

最后,他面带怒色,

用拳头敲击着桌子,一字一句地说出:

“你们,凭什么把山东省送给日本人!

我很愤怒,中国人,

永远不会忘记这沉痛的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番演讲,义正词严,威武不屈,

几乎无懈可击。

在场的日本代表懵了:

这是哪儿冒出来的年轻人,

之前怎么从未见过如此对手?

其他各国代表,

也都被顾维钧的强势震慑住了。

软弱的中国,在外交上一直唯唯诺诺,

何曾出现过如此强悍的官员?

在顾维钧的雄辩面前,

形势开始向中国倾斜,

参会的美国国务卿在日记中写道:

“他的观点完全压倒了日本人。”

法国总理克雷孟梭则评论道:

“顾维钧对于日本,有如灵猫戏鼠,

尽显擒纵之巧技,玩弄于股掌之间。”

巴黎和会会场

同时,

顾维钧将巴黎和会的消息捅给媒体,

以博取国内国际的舆论支持。

果然报纸一报道,

学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

可是日本人不会善罢甘休,

他们暗地里拉拢意大利、

英国等各国。

中日实力差距还是过于悬殊,

终于,和约最终版本出炉,

山东问题还是按日本要求处理。

1919年巴黎和会

顾维钧做到了他能做到的所有,

可再怎么争,好像也改变不了局面,

顾维钧只能选择走最险的一步。

1919年6月28日,

合约签约仪式在凡尔赛宫举行,

然而,中国代表团拒绝签字!

消息一出,举世震惊,

要知道,这是中国自晚清以来,

几十年屈辱的外交史中,

第一次强硬地对西方列强说“不”。

拒签,

这确实是一步险棋,因为西方列强说了,

如果中国不签字,

就没有进入国联的资格。

但顾维钧敏锐地发现,

在这件事上英美态度隐约暧昧,

所以他在退无可退的情况下,

只能以拒签一搏,

至于国联一事则日后徐徐图之。

消息传回国内,举国沸腾,

拒绝《凡尔赛合约》

这是近代中国外交史上的第一次胜利,

开创了在世界列强面前,

拒签不平等条约的先例!

而数次力挽狂澜,

维护中国主权的顾维钧,

在世界舞台上留下这最经典的一役。

在中国最贫穷落后受人欺凌的时代里,

他证明了一件事:

弱国无外交,

除非有强悍的外交官!

此后,顾维钧就任驻英公使,

在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

经过漫长而艰难的36次谈判,

1922年,

日本无可奈何地签订了新的合约,

合约规定:日军撤出山东省,

胶州湾和青岛海关主权归还中国。

顾维钧,

将山东从日本的口中硬是夺了回来!

1924年,

顾维钧和苏联签订《中苏协定》:

废除中俄间一切不平等条约;

苏联放弃帝俄在中国的一切租界租地;

苏联放弃庚子赔款的俄国部分;

承认外蒙古是中国领土,

中国在外蒙古有完全的主权......

1931年,顾维钧谈判下,

比利时将天津租界归还给中国,

他真的实现了少年时的凌云壮志,

废除不平等条约,

一点点将中国主权,

从列强手中争了回来!

四年后,

因国民党通缉避居欧洲的顾维钧,

受张学良邀请,

加入国民政府,重返外交界。

“九一八”事变后,

顾维钧尽心竭力维护国家利益,

甚至冒着被日寇杀害的生命危险,

参与调查团赴东三省调查,

奔走呼吁抗日......

1937年到1945年,

顾维钧先后任驻法、驻英大使,

且以中国首席代表资格,

出席国际联盟大会与理事会,

以及布鲁塞尔会议,

多次为维护国家主权,

要求国际制裁日本侵略。

在旧金山会议中国代表团组团问题上,

蒋介石极力反对中共代表加入,

而顾维钧则考虑到,

向世界显示中国人民的团结,

坚持提名中共代表董必武参加代表团。

最终董必武和顾维钧一起,

参与了《联合国宪章》的签署,

中国,

是《联合国宪章》第一个签署国,

顾维钧是第一个签署人。

从此,

他被誉为“中华民国第一外交官”。

顾维钧对外交有个论述:

“每一个中国知识分子,

都记得一句古语: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我一向把这句话,

看作是在个人一生中的宝贵箴言,

身为一个外交家,

绝对不能眼看着他的国家,

趋于毁灭而不顾。”

1967年后,顾维钧定居美国,

但他一直思念着祖国,

97岁高龄,还托人带回,

“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的条幅,

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浓浓怀念。

他写下的《顾维钧回忆录》,

成为现在,

研究我国近代外交的宝贵史料。

1985年11月,

顾维钧安静地离去,享年98岁,

终其一生,都没有加入美国国籍,

他,永远是一个中国人!

毛泽东说:

我敬佩顾维钧先生的外交才华和为人。

弱国无外交,强国掠其疆,

中华民族最脆弱的时候,

那段风雨如晦的岁月里,

背负着中国沉重希望的,

是在外交上艰难跋涉的顾维钧。

这一生,他如一颗璀璨的星辰,

用智慧和勇气,正义与才华,

在虎狼环伺中,

为中国争夺尊严和主权,

点亮我国外交史的新生!

外交风云叱咤,一生赤诚爱国,

今天,2023年1月29日,

顾维钧诞辰135周年,

他这段光芒万丈的传奇人生,

将永远闪耀在中华民族的壮丽史册,

夺目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