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末,在郴州汝城县的一个偏远小山村,有一个人的名头如雷贯耳,那就是曾锦春。家乡人都曾以他为荣,可如今,却又都以他为耻。这其间的情感变化,又有着怎样的因缘际会呢?谈起这些,曾锦春的老母不由得流下两行清泪。

苦楚少年
曾锦春的父亲是一名小学教师,尽管他的收入在那个年代相较于大多数农民已经高出了不少,可面对着八个孩子,收入顿显微薄寒酸起来。曾锦春是家中的长子,自幼就肩负起了照顾弟弟妹妹们和照料家中事务的重担。
面对着穷困的生活,曾锦春梦想着能够走出山村,去往看不见的远方。在不久的将来,他做到了。
从小成绩优异的他去了省城长沙念大学,曾家出了个大学生的消息在小山村里不胫而走,全村人都十分高兴,慨叹这块土地出了“文曲星”。无论如何,此刻,曾锦春就是全家乃至全村人的骄傲!
裂变时刻
见到了省城的繁华,曾锦春内心里产生了一些难以言表的情绪。他遭受着巨大的冲击,从外貌到心灵,原来,远方的世界,如此美丽。他想留住眼前的繁华景象,他不愿让眼睛再变成稻田、菜地……的倒影。可这,需要的又何止是努力?

1968年大学毕业的曾锦春先是去了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后又南下广州军区任职,但兜兜转转几年之后,他还是回到家乡郴州任职。在郴州市临武县,他坐上了县委副书记的职务。
此后曾锦春深耕于郴州官场,极力钻营人际关系,希冀着做上大官。其实,此时的曾锦春早已不是曾经那个挑起家庭重担的苦楚少年了,现在的他,心里只有当官发财梦,根本挑不起带领人民群众发展致富的重担。
他经受了人生成长道路上的裂变时刻,但很不幸,他在裂变中滑向了罪恶的深渊。1995年,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曾锦春终于走上了自己仕途的巅峰——郴州市纪委书记。他几十年为官生涯中,最值得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资的一段经历也由此开始。
“双规”大棒
作为市纪委书记,曾锦春手里的权力可不是一般的大,最可怕的是,他的手里握着一柄“双规”大棒,而可气的是,“双规”原本是党为了惩治违反党纪国法者的惩戒手段,却被曾锦春这样违反党纪国法的家伙拿来对付好同志。

在郴州,凡是不听他话的,不论是党员还是党外人员,都会得到“双规”惩戒。原郴州桂阳县建设局局长胡颂才,就因为多次没有按照曾锦春的指示将建设项目直接承包给向曾锦春行贿的刘某,而被曾锦春施以“双规”惩戒。
好在胡颂才本人行得端坐得正,自身没有多大错误,审查了上百天也没审出个什么结果来。最离奇的是,他还自作主张地创造了“党外双规”这一针对党外人员的惩戒措施。
郴州一民营企业家彭某,因得罪了一些人,就被收受了贿赂的曾锦春给盯上了。曾锦春苦于没什么法子“整治”彭某这样既不是党员也没有任何官职在身的普通商人,于是他索性直接举起了“双规”大棒,向彭某头上砸过去。

当彭某从广州返回郴州时,在收费站出口,他被人用枪抵住了脑袋。对方将他绑去了一家偏远的小宾馆,声称他已经被“双规”了,这可把彭某给搞懵了,从没听说过对自己这样的党外人员“双规”的。
可将他绑来的几人不容他辩解,便一通审问加私刑拷打。曾锦春靠着“双规”大棒收受了不少钱财,许多人知道他在郴州官场的威名,为了“孝敬”他,也纷纷拿出大量钱财行贿。
这其中,最为疯狂的当属首某,他是一家不合标的非法煤矿企业老板,靠着前前后后向曾锦春行贿七百余万元,躲过了数次中央的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保全了自己在郴州的煤矿开采经营权。

党纪不是一块空白纸,可以自由裁剪;国法不是一块橡皮泥,可以随意揉捏。一句话,党纪国法不是摆着看的!更不是被曾锦春这样的恶人用来为非作歹的!他在被抓时甚至还叫嚣:谁敢管我?真是狂妄至极!
当曾锦春所有的犯罪事实(受贿3123.82万元,952.72万元来源不明)浮出水面后,党纪国法将予以他最残酷的处罚!2010年12月30日,曾锦春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