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1、经济发展结果:我国GDP可比价增速比美国高0.9个百分点,现价GDP增速比美国低4个百分点,GDP规模差距扩大了5.7个百分点;

2、货币政策:抗疫中的我国降息降准货币宽松,抗击通胀中的美国加息缩表货币紧缩;

3、宏观杠杆率:2022年我国为保经济增长增加12个百分点,美国为抗击通胀减少了16.2个百分点;

4、经济增长目的实现程度:我们失业率略增,消费略降,美国失业率略降,消费大幅增加;

5、此文姊妹篇1月29日,《第四季度GDP出现强劲增长,美国经济软着陆毫无悬念》。

2022年,为了实现不同的经济目标,中美实施了不同的货币政策和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最后的经济数据也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的经济韧性和不同的经济成果分配机制。而不同的经济成果分配机制,又决定了今后经济发展的韧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经济发展结果:我国GDP可比价增速比美国高0.9个百分点,现价GDP增速比美国低4个百分点,GDP规模差距扩大了5.7个百分点

2022年,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都面临着巨大冲击,最后的经济表现也都出乎意料。忙着抗疫的我国经济内需下滑,忙着抗击通胀的美国经济前弱后强。我国强大的投资和出口出人意料地支撑了经济的增长,美国则继续依靠强劲的内需实现了加息缩表中的软着陆。

1、忙着抗疫的我国可比价GDP增长3%,现价GDP增长5.3%。

在动态清零式疫情防控的第三年,也是最后一年,我们的国民经济经受了俄乌战争中的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欧美加息和西方供应链重构导致出口下半年明显回落、疫情防控中消费受损等多重因素的考验。在坚韧的投资和出口的支撑下,表现好于预期,但居民消费不足的短板表现得愈加明显。

2022年我国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比2021年增加了6.2万亿人民币,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3%,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3.0%。

2、忙着抗通胀的美国可比价GDP增长2.1%,现价GDP增长9.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美国经济在面对俄乌战争导致的高通胀、美元加息、美联储缩表、政府疫情补贴退出四大因素影响,最终避免了经济衰退,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

2022年,美国实现GDP 约254746亿美元,比2021年增加了21588亿美元,现价GDP增长9.3%,可比价GDP增长2.1%。

3、中美GDP规模差距扩大了5.7个百分点,美国人均GDP是我们的6倍

在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飞涨时,由于下游零售价受消费无力、供过于求的影响无法同步上涨,2022年我们的PPI上涨了4.2%,CPI仅上涨2%,上游价格涨幅的48%传导到了下游。而美国PPI上涨了9.3%,CPI上涨了7.9%,上游价格涨幅的85%传导到了下游。

因此,虽然2022年按可比价计算,我们的GDP增速比美国高0.9个百分点。但按现价计算,美国的GDP增长了9.3%,比我们反而高出4个百分点。

所以在2021年,我们按美元计价的GDP为17.81万亿美元,达到美国当年GDP的76.4%。到了2022年,我们按美元计价的GDP规模增加到18万亿美元,仅为美国当年GDP的70.7%。美国的GDP规模与我们的差距扩大了5.7个百分点。

二、货币政策:抗疫中的我国降息降准货币宽松,抗击通胀中的美国加息缩表货币紧缩

中美经济面临的问题不同,在2022年两国的货币政策也是南辕北辙,人行称之为“逆周期的独立货币政策”。

1、美联储7次加息425点,人行3次降息35点。

美联储为压抑通胀连续加息7次,累计加息4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达到了4.25%-4.5%。其中2022年3月、5月、6月、7月、9月、11月、12月分别加息25、50、75、75、75、75、50个基点。这大幅度抬高了美国的债务成本,对企业投资、社会消费施加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2022年人民币一共2次降准,4月、12月各下调25bp;3次降息,即1月降5bp、5月和8月各降15bp,3次共降35bp,最新的5年期LPR已由4.65%降至4.3%。

2、流通中的人民币M2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增加了11.8%,美元M2在美联储缩表后下降了1.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伴随美元加息,为抑制通胀,美联储在加息的同时还通过出售美债和MBS证券完成缩表。

2022年12月底,美联储的美债持有量减少到了5.5万亿美元,MBS减少到2.53万亿美元,分别比一年前减少约2500亿、700亿美元,分别减少了4.3%和2.7%。

不断回收基础货币使得能够用于借贷循环的贷款本金少了,市场上的衍生货币增速随之放缓甚至减少。2022年12月美国市场上流通中的广义货币总量M2减少到21.21万亿美元,净缩减了2800亿美元,1年时间缩减了1.3%,这是美联储从1959年开始跟踪M2变化以来第一次出现M2负增长。

与美元的加息缩表的货币紧缩政策相反,人民币走的是降息降准扩表的货币宽松之路。人民银行2022年“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储备货币”(基础货币)扩张到了2022年12月的36.1万亿元,一年增加了3.15万亿元,扩张了9.6%。

过去一年,流通中的人民币M2增加到266.4万亿,暴增28.13万亿,增加了11.8%。

3、美联储和央行对加息、降息的信息公开程度也南辕北辙。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值得人行学习。每一次加息,美联储都会提前几个月释放明确的政策意图,公开表示将依据通胀、就业指标的变化加息多少,不仅美国所有的市场主体,全世界关注美元政策的市场主体,都可以依据美国的通胀和就业指标,提前预判,并做好相关准备。

将公共经济政策公开化,这一方面有利于凝聚共识,还有利于通过心理预期强化政策效果,也能防范利用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差违法套利交易。

反观我们央行的货币政策,事前保密,降息降准向来都是突然公布,这就让央行货币政策司原司长孙国峰之类的人有了金融腐败的土壤。

三、宏观杠杆率:2022年我国为保经济增长增加12个百分点,美国为抗击通胀减少了16.2个百分点

2022年,我国“动态清零”的核心政策进入第三年,各地对政策的执行更为严格。为确保基本的经济增长,我们实施了十分拿手的降准降息、货币宽松、增加信贷、负债,适度超前投资,大规模基建刺激的经济措施。

2022年末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6%,达到344.21万亿元。一年新增社会融资规模32.01万亿元。因此,我们的宏观杠杆率从2021年的272.5%增加到2022年的284.5%,一年增加了12个百分点。

由于我们的宏观杠杆率在发展中国家已经非常高了,所以人行施行的货币宽松、增加信贷的政策,并未取得居民和民企的响应。这一年住户厌贷情绪非常浓厚,在艰难的经济环境中主动修复资产负债表、降低债务负担。2022年新增住户贷款3.83万亿元,比2021年减少了51.6%。居民部门的杠杆率从2021年的72.2%回落到60.6%。

因此,人行扩张信贷的政策主要依靠地方政府和国企部门落实。2022年,政府部门的杠杆率从一年前的46.6%增加到50.2%,增加了3.6个百分点。企事业单位新增贷款17.09万亿元,同比增长42.2%。企业部门杠杆率从153.7%扩展到173.7%,增加了20个百分点。

为什么我认为民企并未响应增加负债?2022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57.2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仅增长0.9%,国有资本投资增长10.5%。

在我国忙于增加债务保经济增长的同时,美国正忙于压缩债务、修复资产负债表,以期抑制私人投资和消费,控制通胀。2022年,美国的宏观杠杆率从2021年的280.8%回落到264.6%,回落了16.2个百分点。

2022年下半年美国政府开始压缩开支,但债务惯性导致政府杠杆率从一年前的122.2%增加到135.2,增加了13个百分点。

美国企业部门杠杆率从2021年的80.6%回落到64.4%,居民部门的杠杆率从78%回落到65%,分别回落了16.2和13个百分点。

我们以增加负债、扩大宏观杠杆率12个百分点为代价,获得了可比价GDP增长3%的结果。宏观杠杆率增加,不仅压缩了2023年的人民币货币政策腾挪空间,也加重了2023年经济增长的债务负担。

美国以减少负债、收缩宏观杠杆率16.2个百分点为代价,将通胀从6月份的9.1%降低到12月份的6.5%,但同时获得了可比价GDP增长2.1%的结果。

四、经济增长目的实现程度:我们失业率略增,消费略降,美国失业率略降,消费大幅增加

经济增长的目的,一是创造劳动就业岗位,增加就业,降低失业率,二是提高劳动者收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的需要(表现为消费的增长)。而经济增长目的的实现,主要依靠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成果的分配机制。

首先,从创造就业岗位降低失业率来看,我国失业率略增,美国失业率略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12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比2021年12月的5.1%增加了0.4个百分点。

2022年12月,美国非农失业率为3.5%,比2021年12月的3.9%下降了0.4个百分点。

我国可比价GDP增长3%,失业率增加了0.4%,美国可比价GDP增长2.1%,失业率下降0.4%,源于中美经济增长结构性差异。我们主要依靠增加债务,投资、政府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而投资、政府消费对就业的拉动主要依靠政府和国企,对就业的带动效果不太好。美国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企业的发展和居民消费的带动,其对就业的带动效果比较明显。

其次,从消费来看,我国居民消费略降,政府消费大增。美国居民消费大增,政府消费略降。

2022年,美国居民个人消费支出现价同比增长了9.3%,可比价增长了2.8%。居民消费总额在GDP中的占比,从2021年的70.1%,增加到了70.6%,增加了0.5个百分点。政府消费支出可比价同比下降0.2%,在GDP中占比从2021年的17.5%下降到17.1%,下降了0.4个百分点。

同年,我国居民个人消费支出现价同比增长了1.8%,可比价下降了0.2%。居民消费总额在GDP中的占比,从2021年的29.6%,下降到了28.6%,减少了1个百分点。政府消费支出可比价同比增加10.6%,在GDP中占比从2021年的16%增加到17.1%,增加了1.1个百分点。

2022年,我国GDP中的消费率为45.7%,比美国的消费率87.7%低42个百分点。其中居民消费率为28.6%,不到美国居民消费率70.6%的41%。

GDP中用于投资的分配,我国占到42.9%,是美国18.7%的2.3倍。

在我们这种发展模式中,依赖投资,抑制消费,只要收回货币宽松政策,资金增量停滞,信贷停滞,经济就会面临失速的危险,导致难以控制杠杆率的持续增加所带来的风险。与此同时,劳动者的经济发展获得感也比较差。

【作者:徐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