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部由马伯庸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风起陇西》火了。这部剧讲述了街亭之败后魏蜀两国在正面战场以外的一场间谍战,收获了不少好评。当然,剧中的人物多是虚构的,但是在真实的三国史中,各国间互派间谍(或曰斥候)是屡见不鲜的,并且还确实造成过相当程度的破坏,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费祎遇刺一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费祎字文伟,江夏人,与诸葛亮、蒋琬和董允并称为“蜀汉四英”。他和董允一样,都是刘禅的东宫之臣,属于刘备、诸葛亮重点栽培的后备力量,并在刘禅继位后担任侍中。诸葛亮北伐时,费祎担任参军,并在诸葛亮去世后历任益州刺史、尚书令、大将军等职。

费祎之才,不仅在蜀中受到诸葛亮、董和(董允之父,曾与诸葛亮共同掌管刘备左将军府事务)等老一辈政治家的重视,也在出使孙吴时深受孙权的赏识,还在离开吴国时获赠孙权亲配的宝刀。在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后的近二十年,他和蒋琬、董允就是蜀汉最重要的大臣;延熙九年(公元246年),蒋琬、董允相继辞世,费祎便成为了蜀中的最高执政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一个领导,费祎是很合格的:他处理政务能力极强,连董允都自愧不如。作为一个执政者,费祎也是比较称职的,在他和蒋琬执政期间,蜀汉对魏的总体战略都是防御为主,基本没与展开过大规模北伐。但是作为一个统帅,尤其是肩负丞相“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夙愿的统帅,费祎就有些值得商榷了,因为他白白放弃了许多进攻曹魏扩大领土的机会。

费祎任大将军后三年,延熙十二年(公元249年)正月,魏国发生高平陵之变,司马懿夷灭曹爽等八人的三族,曹魏上下人心惶惶,局势颇为紧张,蜀汉却在秋天才由姜维率万余人发动进攻,最终徒劳无功。两年后,曹魏淮南地区发生王凌之叛,司马懿率禁军倾巢而出,蜀汉却按兵不动,未作任何兵力部署调整,可谓坐失良机。

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上天给了蜀汉和费祎两次北伐的机会,他们都没有把握住;那么,就到了他们承受恶果的时候了。

延熙十六年(公元253年)正月初一,汉寿前线正举行岁首大会,从费祎到各级将领都在欢饮筵宴。酒过三巡,一个叫郭循(也作郭修)的人突然拔出利刃刺向费祎,费祎当场气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关此事,史书有不同的记载:

陈寿在《三国志-魏书》中记载了曹魏官方在此次行刺案后八个月对郭循予以了表彰,说郭循曾任魏国中郎将,称其“勇过聂政,功逾介子,可谓杀身成仁,释生取义”,追封他为千户侯,并由其子袭爵。

而另一本被裴松之引用注解《三国志》的史料《魏氏春秋》则说郭循只是西凉土著,被姜维俘虏后拜为蜀汉左将军,曾欲行刺刘禅,几次都下不了手才转而刺杀费祎。而裴松之则认为郭循不过是一介平民,根本不是什么中郎将。

个人认为,《三国志》和《魏氏春秋》的记载并不冲突,郭循可能确实是出身西平郭氏的士族子弟(西平郭氏是魏晋时期凉州的顶级士族,曹叡的明元皇后就出身于该族),而蜀汉的主要攻略方向就是凉州一带。出于笼络当地士族以便开展斗争的目的,刘禅封其为左将军并不难以理解;至于中郎将,可能是曹魏在其死后追封的官位而已。

但是,无论郭循是什么来头什么背景,将其比作聂政、介子推都是相当不合适的。聂政是为了解韩国人民于倒悬之急,介子推则忠于晋文公十九年且不爱功名利禄,郭循有什么和他们相似的点吗?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郭循是忠君爱国之人吗?不好说。裴松之就认为,如果郭循真的忠于曹魏,就不应该甘心被俘,直接战死沙场好了;退一步说,即使身不由己,最起码也不该接受蜀汉的官爵。身在蜀汉数年并且获得了高层信任(不然也不会和费祎同席宴饮),却又刺杀了蜀汉执政,这算怎么回事呢?(“义无所加,功无所立,可谓「折柳樊圃」,其狂也且,此之谓也。”

但是,在裴松之发表的这一番议论中,也提到了另一种可能,那就是郭循此举有人指使(“不为时主所使”)。虽然裴氏对这一可能持否定态度,但是联系到当时蜀汉内外的政治格局,还真不能贸然排除这种可能

首先,是当时有派人刺杀地方首脑的传统。费祎死前,就有人劝他对魏国降将有所提防,并且举了东汉大将岑彭、来歙被白帝公孙述的刺客谋杀的例子。很可惜,费祎大概是没听进去,或者是防错了人(姜维也是魏国降将,在费祎在世时由于主张北伐而一直不受重用)。

其次,是曹魏也一向喜欢这种背地阴人的勾当。早在刘备在世时,曹操就曾派出过刺客想要刺杀他;司马氏秉政后,各种明里暗里的阴招损招更是不少干。费祎遇刺时曹魏正是司马师执政时期,此子能力和功业都不如其父,为了建功立业,派个间谍去搞掉蜀汉高层是完全可能的。

最后,也不能排除是曹魏以外势力的人主谋的可能。费祎担任大将军七年,虽然有仁爱之名,但是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当时已经抬头的陈祗、黄皓等奸佞是否会对他有意见?一直受贬抑的姜维是否也有所图?甚至说被人视为庸主昏君的刘禅是否也有可能对费祎心生厌恶?这都不得而知。而郭循刺杀费祎以后竟不知所终,只有曹魏的宣慰诏书说他“杀身成仁”,蜀汉这边没有任何记录,《资治通鉴》也没能考证出他的下场,这就更为这场刺杀案增加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发生在一千七百七十年前的这场谋杀事件,就这样变成了一桩历史案。它起于倏忽,又了于悄然,使得今天的我们无法再去探求历史的真相。我们只知道,十年后,风雨飘摇的蜀汉终于走到了历史的尽头;十二年后,司马炎也终于撕破了最后一层伪装,登上了九五之尊,历史掀开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