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大学都是位于哈尔滨的高等学府,其中农业大学和林业大学更是国家双一流学校。可许多人并不知道的是,有一个人在这三所学校的创建过程中居功至伟,更是三所学校的首任校长,他就是刘达。

刘达曾任哈尔滨首任市长,为战后恢复做出了显著贡献,后更是主动辞去副部长职务当校长,全身心的投到了教育工作之中,可他在48岁时却遭到撤职,这其中都有哪些故事呢?

今天,便让小编带大家了解关于刘达先生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达,原名刘成栋,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肇源县,1935年考入北京辅仁大学读书。

日本侵略黑龙江时刘达刚好20岁,已经成年的他亲眼看着日本人的铁骑肆意践踏着家乡的领土。虽然抗日英雄马占山坚决抵抗,可也不过是让哈尔滨市晚沦陷了那么一阵子。

因此,刘达在大学期间便加入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并在“一二·九”运动中积极宣传,希望更多的人投入到抗日救亡工作中来。

1936年,刘达由于表现优异先后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刘达参与开辟了雁北抗日根据地的工作,他对日军满腔愤慨,希望早日打败他们,将家乡的人民从危难中拯救出来。

抗战胜利后,被日军统治了14年的黑龙江终于赶走了侵略者,刘达也是满脸欣喜。可谁知不久后蒋介石挑起内战,全国各地又陷入了战火之中。

刘达跟随陈云前往东北,协助他建立了北满分局,这段时间里刘达不畏严寒,作为北满分局的联络员奔走于哈尔滨和宾县之间,完美的完成了上级的任务。

1946年哈尔滨解放后,经陈云推荐,组织考虑,刘达被任命为哈尔滨的第一任市长,当时的哈尔滨粮食、燃料、动力都很紧张,换句话说,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走不远。

面对这种情况,刘达不惧困难,首先从城市整体入手,稳定金融市场,使得市政府重新取得公信力,外来的燃料、粮食可以重新在市场上流通。

其次刘达为了百姓的取暖问题,亲自到鸡西煤矿买了几万吨煤,通过铁路运输到哈尔滨以供百姓使用。随后又到发电厂和工人一起研究恢复哈尔滨的发电事宜,日夜抢修发电机。最后他采纳水厂的日侨、苏侨工程师的意见,使用静电沉淀消毒,为百姓重新稳定了水的来源。

民生与金融问题解决后,刘达又开始维护社会治安,肃清烟馆、妓院、赌场等问题,让整个哈尔滨市焕然一新。

1948年8月,东北局和东北政委会决定在哈尔滨创立一群正规的农业大学,刘达被任命为第一任校长,他从选址、定设计、办砖场处处亲力亲为,还建立了市里面的第一个机械制砖厂。

1952年,中央高教部和林业部决定在东北哈尔滨建立林业学校,由刘达兼任校长,他在把农业学校安排妥当后,又把精力放在了林业学校的创办上。

由于刘达功绩斐然,中央于1954年调任他去林业部工作,结果林业学校和农业学校都和上级打报告,希望刘达别走或者晚些时候再走。

就这样,刘达的调任足足拖了一年,55年夏天才去北京上任。而刘达离开自己创办的学校后,也发现自己非常怀念,他也想清楚原来自己真正喜欢的是教育事业。

1957年,刘达向周总理提出愿意辞去副部长一职,重新回学校工作。周总理考虑后同意了他的请求,准许他回去担任两校校长兼任党委书记。

第二年,省委决定在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的基础上创建黑龙江大学,同样由刘达兼任党委书记和校长,这是刘达工作生涯的一个高峰时期,也意味着他为哈尔滨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可惜的是1959年时,刘达在反“右倾”运动中遭到冤枉,被撤销了所有职务。不过刘达并未沮丧,反而在东北林业大学创办了副食基地,为这里缓解粮食压力。

1962年,刘达被上级平反,重新复出,他又前往中国科技大学担任党委书记一职。后调任清华大学担任党委书记和校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4年,刘达先生于北京病逝,享年83岁。这是一个真正值得尊敬的教育家,他为新中国教育事业所做出的贡献也是无可替代的。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关注我,带您一起看看历史中的风云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