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好,我是磁器的主编何智。

这是一篇2022年磁器的总结。磁器每一年的选题都是整个编辑部倾注大量心思制作的,它们表达了我们对于中国时尚产业的思考和对中国文化、审美的认知,有时候我回头去看这些内容都觉得有一种意犹未尽或者回味无穷的感觉。所以开年之际我打算回顾一下2022年的部分精彩选题,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翻回去看看。

今天这篇回(shui)顾(gao)是想让小伙伴们知道我们做选题的一些目的和逻辑,也许新的一年大家能告诉我们你们感兴趣的点,让磁器的内容变得更加有意思也更加有意义。

话不多说,待我娓娓道来。

2021年,很多上海的showroom订货会由一年两次变成一年四次(2月23日,;2月24日,),到底是中国设计师品牌的市场大到这样的程度需要增加场次了,还是因为时装周的日程和安排过于集中,导致很多买手不能充分地了解新的品牌和设计师?

可以肯定的是, 中国设计师品牌的市场没有被充足开发 ,我们几乎不用去查销售数据,仅从中国设计师品牌发展的时间来看也知道远远没有到位。 真正的问题恐怕是没有肯去开拓市场的人,太多人只是在观望,在成功的经验被总结出来之前,大家还是用原来的逻辑和策略去促进销售。

2022年是很不容易的一年,但是设计师们没有躺平。北京的设计师们也联合起来,从4月15日开始在北京各自的工作室举办了订货会,邀请各地的买手来订货(5月6日,)。创意总监谧谧为了助力深圳的复苏,把摄影总监张老师送去深圳,联合深圳设计师在深圳各大地标拍摄了时尚大片(4月27日,),也因为这个选题,我发现 珠三角地区巨大的时尚产业能量,以及与这种能量极端不匹配的设计师品牌自我宣传能力和品牌意识。

毫无疑问,一大批2019-2020年开始创立品牌的年轻设计师遭遇了极端艰难的创业期。于是我们采访了很多这个阶段创立品牌的设计师以及为他们提供帮助的平台,请他们分享了这几年的感受(5月12日,;5月25日,),还有一些在疫情期间开始做新品牌的成熟设计师(9月7日,)。但是出乎意料的是,结论似乎就是: 没有什么时候是最好的时候,或者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just do it。

元宇宙无疑是2022年上半年最热门的话题,时尚圈也很配合地显示出对此无比浓厚的兴趣(4月29日,;5月7日,)。我当然支持时尚圈多做一点新的尝试,也相信凡事思前想后没什么意义,新生事物最好是“干了再说”。可是当下的中国时尚产业真的这么饱和,需要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到一个试验性的东西上吗?我存疑。

特别值得拿出来说一下的,是北服2022年在研究生课程中首次开设了中国古代服饰复原课程(8月9日,)。除了主讲老师蒋玉秋日常的授课之外,还邀请了许多校内外的专家来做讲座。 这几年传统服饰复原被炒得沸沸扬扬,在我看来只是在消耗和散发以前积蓄的能量,如何让这股潮流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好好地扎根传统服饰文化做深做透才是授之以渔的良方。

讲座里的几个老师也被我邀请来做了采访,比如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中国重彩画老师贾宝锋(7月20日,;8月5日,)、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周方老师(8月10日,)、做植物染的谢敏老师(9月13日,)。不过这些宝藏老师的故事还远远没有开发完全,不是因为老师们的内容不好,实在是因为我们能力有限,还不足以将老师们的精彩充分表现出来,今年我们还会继续的。

2021年,我们开始从地域特色的角度观察中国服装和时尚市场,并尝试推出了一系列中国各个城市的时尚市场观察。虽然任何一个城市的表达如果不是本地人几乎很难说得相对客观全面,但是我们要做。

2022年我们名单上的城市本来包括长沙、西安、武汉、福州、昆明……后来,就没有后来了。不过好在我们编辑部有两个广州的靓女,尤其是Kiko,她深挖了广州本地的时尚市场(7月27日,;8月18日,),甚至还顺便怀了一下旧(7月12日,)。

也是从这几年开始,我发现在中国设计师品牌的产业链上,买手店渐渐开始闪闪发亮。北京、上海因为文化氛围和大量的媒体聚集,在自我宣传上一直相当领先,那么中国其他城市的买手店呢?这些承担了中国时尚产业绝大部分销售和推广的中小型买手店一直得不到关照,因此2022年我们启动了一系列买手店的采访(2月10日,;5月18日,;6月2日,;6月22日,)。

这里我要重点夸奖一下买手店以类的创始人汤苗苗和深圳买手店苔藓的店长Icey,这二位基本上都与我畅聊了将近两个小时,她们对买手店业态的思考和她们做过的一些实际操作都让人眼前一亮,有机会一定要介绍一下她们。

品牌们在运营上的问题,诸如:手段单一、没有全盘规划、宣传物料准备不足……我一直觉得不吐不快,因此2022年也做了一些关于品牌运营方面的内容(6月10日,;6月24日,;6月28日,;7月8日,;9月6日,;12月20日,)……希望我们共同进步。

有心的读者可能发现了,2022年我们介绍了时尚产业中一些你想不到的职业:服装制版师(1月4日,)、中外舞台服装设计师[1月14日,;3月29日,(说实话这个标题耽误了大家对内容的认识,是我的锅,建议大家去看看原文,很棒)]、时尚书籍翻译(1月21日,)、国外历史剧服装设计(5月16日,;5月24日,)……

这一系列选题是我有感于这两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想打开一下毕业生们的视野,中国时尚产业不是人才饱和了而是偏食营养不良,很多极其缺人的职业没人去下功夫钻研,希望优秀的毕业生们能够踏踏实实从基础做起。(话说我们也缺人,愿意来吃苦的可以后台联系我们,嘿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磁器区别于其他时尚类媒体的特点就是我们把焦点放在了“中国”两个字上,中国时尚产业的状况、中国时尚产业的方向,以及如何培养中国式的审美,都是我们关注的话题。

这三年,我们前所未有地有大量时间待在家里,在打游戏、学烹饪之余,看看书也是极好的。我们介绍了一系列中国服装通史(2月9日,)、中国传统服饰断代史书籍(5月19日,)、传统美妆书籍(7月18日,),我跟操作这几个选题的编辑Jora说:“我上学的时候要是有这么努力,博士后都读完了。”

传统文化的学习离不开文史知识,但是很多人都觉得文史知识过于晦涩。没办法,这个困难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筛子,把那些想蜻蜓点水捞好处的人筛掉了,留下的都是真爱。我们也试图用一些有意思的方法,结合热点把比较深度的内容传递给大家(6月21日,;8月15日,),甚至关于历史正剧的服装设计,我们也介绍了日本大河剧的服装设计,希望能提供借鉴(7月5日,)。先声明,我们的意思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绝对反对“以倭代华”!

另外,来磁器这几年我发现越来越多在推广传统文化上默默努力的同行者,他们不再孤芳自赏,而是踏踏实实一点一点地把传统文化之美渗透到身边的人眼里、脑子里、心里,我对他们很尊敬。

比如说大家一说“雅”就把宋推出来,但事实上“雅”跟朝代无关,跟人有关,相比只存在于古画中的宋之“雅”,明清的“雅”可操作性就大得多(4月13日,)。2022年开始,文人空间开办了中式文人风格摄影的培训班,我们本来想介绍这个班的课程内容,但是牧之老师觉得比起技术来,眼光更重要,于是在他的帮助下我们聊了聊近现代的中式影像大师(10月13日,)。

有时候,我们会把目光集中在产品设计的终端,即我们设计出了什么产品,而经常忽视源头的东西。行谈的过人之处,就是把美学和文化的学术讲座做成了你高攀不起又吸引人的样子,不过现在他们已经从小胡同里搬出来了,今年的线下讲座应该会爆满吧(4月6日,)!如翚品牌的创始人王文博则在另一个角度努力(3月24日,),他们的密密主云冈石窟文创空间2022年开业了,文创品牌针对一个景点做深度调研和创作,似乎能更有效地解决文创产品千篇一律的问题,祝愿这个全新形式的文创空间能够走出一条新路。

2021年,清华美院毕业生周方圆表现56个民族的小短片《万华镜》令人惊艳,我们找到了几个这两年毕业的美术生,把他们的作品呈现给大家(4月15日,),别总说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也许他们只是对你不感兴趣,嘻嘻。

这几年许多舞剧的片段登上了春晚舞台,2021年的芭蕾舞剧《敦煌》、2022年的《只此青绿》,今年的《五星出东方》……都引起了观众们的热捧。我尝试着在磁器介绍了一些优秀的舞蹈行业从业者,这些艺术家用舞蹈的形式演绎传统题材,不同类别的创作者做不同的表达,可以帮助我们打开思路(1月17日,;7月13日,;12月15日,)。

磁器得以顺利操作这些选题,是因为我们有一个编外顾问团队:蒋玉秋老师、鱼汤、木材、陶冶……他们就像灵感的宝库一样,随时给我们提供资源和信息。当然,还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扬眉剑舞老师,他总是突然出现一下,无私地跟我分享海量的信息,然后又杳无音讯。

最后我要郑重感谢一下2022年支持我们的客户,在2022年那么艰难的日子里,是你们帮助磁器坚持了下来,感谢!

新的一年,我还是会坚持做一些深度的东西,我们停滞了很久的摩登中国系列也会继续推出新作品,丰富多彩的时尚穿搭也会源源不断。对了,我们的复原项目也在重启中,大家期待吗?

反正我们很期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