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年建筑(ID:i80arch)

本文已获得授权

北欧设计之父和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曾说:“建筑师的目标,便是在尘世中创造天堂。”我们搜罗世界各地的经典案例,看看秉持不同设计信仰的大师们,是如何在日常家居领域,实践自己对于天堂的想像。本文将带来丹麦国宝级的全能设计师——芬·居尔(Finn Juhl)、北欧设计之父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包浩斯校长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普立兹克建筑奖首位获奖者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四位传奇大师的私宅回顾。

01.

Finn Juhl

建筑师与爱妻的森林宅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丹麦设计大师Finn Juhl而言,建筑最重要的并非建物本身,而是让空间中的质地与色彩甄至完美平衡。这一点,在他30岁时打造的私宅中,便可略窥一二。

Finn Juhl私宅位于丹麦哥本哈根北部一座公园旁,毗邻大片蓊郁森林。在这高达1700㎡的宽敞空间中,他除了邀请景观设计师Troels Erstad设计花园,房屋部分则以两个彼此垂直的屋子构成,一边作为客厅及书房,另外一边则是厨房、餐厅、卧室和浴室,两边的中介点则是坐拥花园美景的门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个空间功能明确,分隔上则采开放式设计原则,让功能分割,视觉却得以连贯。在色彩上,Finn Juhl将建筑砖墙涂成灰白色,仿佛带有哑光效果般,让房屋成为深邃林地旁的温柔光亮;室内天花墙则漆成浅黄色,当阳光洒落屋中,透过墙面便能反射出仿佛闪着暖光的帐篷棚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客厅一角中,他还放着为了自己和爱妻打造的诗人沙发(Poet Sofa),沙发后边墙上更挂着妻子的美丽肖像。直至今日,屋里的每个角落,仍让人在脑海中勾勒起两人温馨的生活场景。

02.

Alvar Aalto

设计之父的自然感私宅工作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lvar Aalto毕生操刀超过300栋建筑,在他36岁那一年,与同为建筑师兼设计师的妻子Aino Aalto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买下一块土地,耗费两年时光,打造属于自己的家。

这幢小屋既是私宅也是两人的工作室,住家部分覆以细长深色木条,工作空间则砌以白色浅砖。而在木墙、砖墙之外,Alvar Aalto更以大面窗户,让阳光沿着窗外大树的绿叶缝隙,轻柔洒落屋中。

从平屋顶到窗户设计,都可以看到他早期受到北欧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影响的痕迹;然而,他在私宅大量采用木材、砖块等天然建材,门外也以爬藤植物让设计更显柔和,暗示了日后充满人文主义关怀(Humanist)的设计理想。

另外,在室内空间分割上,他不以门板刻意隔出空间,而是用高低落差或幕帘,不着痕迹地为空间做出最温柔的转场,也让私宅氛围更显温暖优雅。

03.

Walter Gropius

包豪斯校长的异乡家园

1934年,包豪斯校长Walter Gropius在英国建筑师Maxwell Fry帮助下逃离德国,在英国开启三年短居,再和妻子Ise Gropius搬至美国麻萨诸塞州。正是在这里,他于湿地和苹果园环绕的小山丘上,为自己打造了异乡的家园,也将包豪斯的建筑理念,在异地作出完整具现。

Walter Gropius的建筑哲学中,建筑不只关乎房屋本身,更重要的是建立房屋与周遭环境的关联。也因此,他特意在房屋周围延伸出6公尺长的草坪和多年生植物园,而在建筑结构上,除了延续包浩斯建筑「白色方盒」外型,并使用玻璃砖、吸音胶泥、镀铬扶手等创新材料,也融入野石挡土墙等新英格兰的田园建筑元素,并大量使用木头、砖块、石头等在地传统建材。

这也让这栋房子不只是包豪斯建筑精神的延续,更标志了包豪斯校长辗转他乡的人生新篇。

04.

Philip Johnson

没有秘密的林中玻璃屋

对现代人来说,玻璃屋不是新概念;然而,说到真正入住玻璃屋的人,最知名的正是普立兹克建筑奖首位获奖者Philip Johnson。1948年时,Philip Johnson受到包豪 斯末任校长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设计的范斯沃斯宅(Farnsworth House)启发,在美国康乃狄克州打造一座充满现代主义简洁风格的玻璃屋,这座建筑外墙以落地玻璃和铁灰钢条打造,室内则采开放式设计安排空间。

由于玻璃通透的特性,室内与户外扶疏绿林仿佛连成一体。

在建筑史上,这栋玻璃屋可说是建筑师将玻璃、钢构等工业材料运用于家居设计的早期范例,也影响了日后玻璃帷幕大楼的设计;而对于Philip Johnson而言,这栋玻璃屋更是他与伴侣David Whitney共居的生活空间,也是一代大师对于现代建筑理念身体力行的严格实践。

- End -

内容合作:微信chenran58,

|免责声明|

本文转载自:青年建筑

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文章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 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