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科院半导体所

1月27日,中科院半导体所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我国著名半导体光电子学家王圩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23年1月26日18点11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圩院士1937年12月25日生于河北文安,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半导体专业,同年到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工作至今。他是我国著名的半导体光电子学专家,为我国半导体学科建设、技术创新、产业振兴以及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获得国家“六五”攻关奖、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圩院士在半导体光电子学领域辛勤耕耘、造诣颇深,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

20世纪60年代率先在国内研制成功无位错硅单晶,为我国硅平面型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70年代率先在国内研制成功单异质结室温脉冲大功率激光器和面发射高亮度发光管,并成功应用于夜视和精密测距仪等关键技术上;参与建立了国内首批Ⅲ-V族化合物液相外延方法,为国内首次研制成功GaAs基短波长脉冲激光器奠定基础。80年代至90年代研制成功1.3微米/1.5微米激光器和应变量子阱动态单模分布反馈激光器,为我国提供了用于研发第二、第三代长途大容量光纤通信急需的光源。进入新世纪以来,主持开展大应变量子阱材料以及不同带隙量子阱材料的单片集成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建立了可集成半导体激光器、电吸收调制器、光放大器、探测器以及耦合器等部件的集成技术平台,为开展多个光学部件的单片集成技术奠定了基础。

王圩院士一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科学事业!他一生勤奋不辍、学风严谨、务实求真、锐意创新,倾其毕生精力投身于半导体光电子科学事业!他严于律己,忠厚宽容,身先士卒,淡泊名利。他的逝世,是我国科学界和教育界的重大损失!他的精神,将激励后人奋进前行!他的业绩和品德,将为中国科技事业树立一座不朽的丰碑。对王圩院士的逝世,我们表示深切的哀悼!

王圩院士永垂不朽!王圩院士精神永存!

来源:澎湃新闻、中国作协

澎湃新闻从译林出版社获悉,著名翻译家杨苡先生于1月27日晚去世,享年103岁。

1919年,杨苡在天津一个大家族出生,祖辈上有四位在晚清时考上翰林,父亲杨毓璋是民国时期天津中国银行首任行长。她的哥哥杨宪益是著名翻译家,姐姐杨敏如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授,姐夫罗沛霖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她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是第一个将艾米莉·勃朗特的《WUTHERING HEIGHTS》以《呼啸山庄》之名介绍给中国读者的翻译家,她的先生赵瑞蕻也是中国翻译《红与黑》的第一人。

2022年,杨先生口述、南京大学教授余斌撰写的《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由译林出版社推出。这是杨先生目前唯一的口述自传。她说:“人的一生不知要遇到多少人与事,到了我这个岁数,经历过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后发生的种种,我虽是个平凡的人,却也有许许多多的人可念,许许多多的事想说。”

2022年9月12日,是杨苡先生的103岁华诞。中国作协主席、中国文联主席铁凝和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亲笔签名致信,向她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热烈的祝贺,并向其家属送上亲切的问候。

杨苡先生本名杨静如,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作家、南京师范学院(今南京师范大学)退休教员(云如此注:有人称她“教授”时,她一定要指正:“我不是教授,我是教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贺信深情回顾了杨苡先生的精彩人生和文学历程:“杨苡先生是‘五四’运动的同龄人,是自西南联大迈向广阔生活的进步学子,是首创‘呼啸山庄’这一译名并使该译本成为经典的重要翻译家,是兼及诗歌、散文、儿童文学创作的勤勉写作者。山河沦落时,杨苡先生不甘安守于家庭的庇护,怀着青春热血投身时代洪流与祖国同命运;家国康宁时,杨苡先生古稀之年以生花妙笔完成《天真与经验之歌》《我赤裸裸地来:罗丹传》等著作的翻译,依然满怀蓬勃意气。从《红楼梦》《儒林外史》到《红与黑》《呼啸山庄》,杨苡先生与兄长杨宪益、爱人赵瑞蕻共同推动中文与世界对话,使文学经典如种子般在不同文明的土壤里生根开花,成就了中国文学翻译事业的一个奇迹。”贺信还高度评价:“爱国、进步、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血液般融入杨苡先生的人生选择,那明亮的人格让世人看见:被文学生活、文学事业、文学追求所浸润的人生是如何饱满与光洁。”

9月14日下午,中国作协副主席、江苏省作协主席毕飞宇,江苏省作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常务副主席汪兴国专程到杨苡先生家转交铁凝主席和张宏森书记的贺信,并向她送上江苏省作家协会的祝福和敬意。杨苡认真倾听了贺信内容,听到有感触的地方还频频点头,并特别叮嘱一定要转达对铁凝主席和张宏森书记的谢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苡先生家坐落于南京大学附近的一条深巷。这套校区公寓是她与丈夫赵瑞蕻的宿舍,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杨苡已在这里住了半个多世纪。尽管前不久刚刚生病住院,但杨苡先生依然嗓音清亮,思维活跃,一头银发梳得整整齐齐,靠在床头喝着可乐。她描述这次住院经历时,充满了斗士般的豪情,“我又战斗了,而且战斗胜利了。”

谈到最近的身体起居,杨苡先生表示,“除了腿还走不了路,其他都好”,她爽朗地说,“脑子还清楚,这是最重要的”。杨苡先生还谈到,自己最近有一本口述史将由译林出版社出版,是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余斌这十年来为她做的口述回忆录。书中他们如老友聊天一般,谈故人故事,谈天南海北,一个世纪的人和事在叙述中缓缓展开。

杨苡先生的人生百年,正是中国经历沧桑巨变的百年。青年时代,杨苡的脸上浅笑嫣然,清亮的眼里满含憧憬;而时代与人生的淬炼,让天真凝结为天真与经验之歌。正如她曾译过的一篇短文中所说,“生命始于80岁”,希望杨苡先生如贺信中所祝愿的那样,“愿您的眼眸永远洋溢青春的明亮,愿您每一天的生活安宁丰盈、溢彩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