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导读:鱼在水中,未必觉察水的存在。人依习俗活着,未必觉察文化的存在。作为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一员,我们真的读懂自己脚下这块土地了吗?真的读懂自己民族的文化了吗?未必!

中华文化是天道文化

文/高可为

一、万物生长靠太阳

一谈到文明肇始,我们喜欢说一个词,开天辟地。开天辟地是什么意思?不是拿着斧子把天和地劈开。这么说,只是字面意思的理解。

司马迁说,他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什么意思?他要从天人未分之时,开始考察我们的历史。他潜在的意思是说,天人初开,天人两分,才是文明的真正发端。这个看法,对于我们理解文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本来只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大自然的其他部分,比如一草一木,一虫一鱼,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当人有了自我意识,开始以观察者自居,开始以观察者角色打量这个世界的时候,便把自己与这个世界割裂开来。于是,人不再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把自己从大自然里“拎”了出来。这便是开天辟地的第一步。

但这只是一个开端。人还会把自然界的其他部分,其他方面,区别开来。于是,万物开始各有分别。认识自己,认识天地,认识万物,在观念上把它们区分开来,这便是所谓“开天”。开者,打开也!

当人认识了自然,就会不再甘于受它的摆布,会尝试驾驭它,会根据自己的需要,给万物安排一个位置。延续下来,人的活动领域越来越广,驾驭的事物越来越多,这便是所谓“辟地”。辟者,开辟也!于是,新的秩序开始形成,所谓的“文化”开始发生。

那么,华夏先民是如何“开天辟地”的?

人生天地间,最容易感受到的,就是天、地、日、月。头上顶的,是苍天。脚下踩的,是大地。日升日落,便是一天。月圆月缺,便是一月。寒来暑往,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反复变化12次,便是一年。于是,就有了日、月、年的概念。

方向的概念,也不是从来就有的。最初的方向,是如何确立的?一年之中,有两天,日出日落的影子完全重叠。这两天也是春分日和秋分日。此时太阳所在的方向,便是正东、正西。临近正午,日影越变越短。正午日影最短时,太阳所在的方向,便是正南方。夜晚,北极星所在的方向,可以确定为正北方。于是,就有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概念。

季节的确定,有点困难和复杂。一年之中,正午日影最长的一天,叫冬至日。最短的一天,叫夏至日。至,就是最、极的意思。夏至,盛夏已至。冬至,隆冬已至。在冬至日和夏至日之间,有一个中分点,就是春秋分。分,就是平分、均分的意思。在这一天,昼夜正好等长。这四个时间节点,就是所谓“四时”。

对四时再做细分,就可以得到八节。所谓“八节”,就是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立,就是立刻、立即、马上开始的意思。对八节再作三等分,便可以得到我们所熟悉的二十四节气。节气的划分,既是对时间的认识,又是对天象的认识,也是对物候规律的认识。

人对天地万物的认识,本来是非常模糊的。有了空间观,时间观,一切变得清晰起来。把这些认识用简单的符号去表达,就有了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后天八卦,以及六十四卦等。这些东西,也构成了华夏民族原始的宇宙观。

从宇宙中看,地球只不过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太阳向地球辐射光和热,决定地球上的生命现象,所谓“万物生长靠太阳”。因此,正确认识日地关系,对于人类摆脱自然的束缚,掌握自己的命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对于日地关系,华夏先民有个专门的词语描绘它,就叫阴阳。什么是阴阳?太阳照过,有光有热,气流蒸腾向上,就是阳。太阳消失,光热散尽,天气阴冷,气流收敛向下,就是阴。《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决定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现象。

华夏文明早期的典籍和理论,差不多都在描述阴阳的变化规律。河图洛书在描述阴阳的消长变化,八卦、六十四卦以及《易经》也是在说阴阳。《庄子·天下》说得好:“《易》以道阴阳。”《易经》是用来说明阴阳的。

和阴阳齐名的五行理论,本质上也是说阴阳的。“五行”不是指五种物质或元素,而是指五个不同的季节,五种不同的气候,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地运行。五行之所以被称为木、火、土、金、水,只是取类比像。

《叔苴子》是明朝人庄元臣的著作。《叔苴子》中说:“气有清浊、强弱、浮沉之分,清、强、浮者为阳,浊、弱、沉者为阴。清而强者为火,清而弱者为水,浊而沉者为土,浊而浮者为木,浊而实者为金。”他把阴阳五行的关系说得非常清楚。

日地关系的变化,是计量时间的基础,也是决定物候变化的关键。但是,由于参照系不同,日月年的变化并不完全一致。月不是日的整倍数,年也不是月的整倍数,时间久了会产生混乱,所以需要调整。协调日月年关系的方法,就是所谓历法。

天文考古学家告诉我们,华夏远古神话传说都和天文历法有关。许多神话传说所反映的,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怪异事情,恰恰是华夏先民试图完善历法的种种努力和尝试。

比如,夸父追日,其实是讲立圭表以测日影的事实。嫦娥奔月,跟太阴历有关。后羿射日,跟太阳历有关。后羿和嫦娥结婚,讲的则是跟阴阳合历有关的事。

再比如,女娲补天,也和历法有关,其实它在说协调日月年的关系。按月亮纪年,一月30天,一年360天。而按太阳纪年,一年是365天。两者刚好差5天,只有补上5天,两者才能同步。《淮南子·览冥篇》:“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苍天补,四极正,和春、阳夏、杀秋、约冬。”

反过来说,许多貌似荒诞不经的神话传说,从天文历法的角度解释,就会变得合乎情理,容易理解。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许多伏羲女娲的画像,尽管内容不尽相同,但大致样式是一致的:伏羲持矩,女娲持规,人首蛇身,交尾相拥。许多传说的解释,让人感到费解。但从天地阴阳的角度理解,就会感到非常自然。

实际上,伏羲女娲图和太极图的寓意是一样的。矩画方形,规画圆形,天圆地方,规矩代表天与地。伏羲持矩,寓意阳中有阴。女娲持规,寓意阴中有阳。交尾相拥,寓意阴阳交合,化生万物。伏羲女娲不是什么人首蛇身的怪物,下身缠绕在一起也不是兄妹结婚的意思。

中华民族常以龙的传人自居。为什么中国人崇拜龙呢?对它的解释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在中国历史上,至少在唐代以前,龙一直被视作东方七宿。典籍描述的龙的活动规律,和东方七宿的运动规律完全一致。它春季出现,夏季活跃,秋季潜伏,冬季深藏。俗谚“二月二,龙抬头”,说的就是春分黄昏时,龙角升起于东方地平线。

我们之所以崇拜龙,是因为它所昭示的季节变化与我们密切相关。至于古代帝王以龙自居,大概是去取春天主生之意,希望自己能像龙一样为民造福。从天文的角度理解,有关龙的民俗、传说,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

华夏先民的这些知识,又是如何获得的?

可能超出许多现代人的想象,他们并不是靠神通,而是靠人智、人力获得的。他们所运用的方法和工具也不复杂,根本没有什么难以理解,难以做到的地方。

如前所述,华夏文明的根基是天文历法。天文历法又是如何制定出来的?天文历法的建构,依赖于对日地关系的认识。而认识日地关系,是从认识和测量日影的长短开始的。因为太阳播撒到地面上的光和热的多少,和日影长短直接相关。

在中国,最原始的测量日影的工具,叫圭表。圭表是个什么东西呢?圭表由圭和表两部分组成。平放地面的刻度板,叫做圭。垂直于地面的竖杆,叫做表。

圭表是又是如何测量日影的呢?把圭正南正北方向平放,表立在圭的南端。正午时分,太阳的影子经过表上方的圆孔,投射到圭面上,这样就可以测量出日影的准确长度了。由此看来,日影的测量并不复杂,只需要一根棍子、一把尺子就够了!

华夏先民的文明成果,在我们这个小小星球上,是独一无二的,也是遥遥领先的。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只有华夏先民才能获得这些文明成果?

按照孟子的说法,走兽中有麒麟,飞鸟中有凤凰,人群里有圣人,世间万物皆有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者。你不能否认,有些华夏先民,比如伏羲、黄帝、老子等,确实天赋异禀,凭其个人才智推动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这也是我们称他们为圣人的原因。

另一方面,也跟我们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我们这个民族,有许多称呼,最古老的称呼就是华夏。为什么自称华夏?华是华山,夏是夏水。在古代,以秦岭为华山,汉水为夏水。华山、汉水,是我们华夏民族的发祥地。华山、汉水在什么地方?地处北温带,中纬度地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这样的地理环境,适于农耕,便于认识日地关系。有人开玩笑说,假如伏羲生热带地区,一年到头,除了夏天,还是夏天,估计热也热蒙了,遑论制作河图洛书,演绎先天八卦图?!没有伏羲,哪有我煌煌华夏文明?!说到底,我们的文明程度跟地理环境有关。从这个角度说,我们才是上天格外垂青的民族啊!

二、阴阳之上有大道

万物的背后是阴阳,阴阳的背后是什么呢?古圣先贤的探索并未止步。他们认为,阴阳的背后是大道或至道。这便是庄子所说的“古之道术”。老子和庄子,则是这种古之道术的集大成者。

老子体认的“道”,是个什么样子呢?

道既独立于万物,又内存于万物,还超越于万物。换言之,它既有独立性,又有内存性,还有超越性。这是些完全相反的性质,所以理解起来非常困难。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

有天地而后有阴阳,有阴阳而后有万物,但有一个东西,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它孤零零地存在,周而复始地运行。万物皆“有所待”,而它不需要借助任何外力。

庄子言,道“无所不在”,可以“在蝼蚁”,也可以“在屎溺”。“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道在物中,物在道中,无物不道,无道不物。

道有什么功能或作用呢?

道生万物,道毁万物。《道德经》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道不但生万物,毁万物,而且是源源不断地生万物,毁万物。

老子说,“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孩子,好像是上帝的先人。什么是上帝的先人?通俗说,就是老祖宗的老祖宗。老子还说,“道者,万物之注也。”像百川归海一样,万物终将复归于道。因此,道是万物的本原,也是万物的归宿。

同时,道也规定万物之性,设定万物之理。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有一物,必有一物大致的样子,这就是所谓“有象”。有一物,必有一物的载体,这就是所谓“有物”。有一物,必有一物的基因和规定性,这就是所谓“有精”。有一物,必有一物的内在密码,这就是所谓“有信”。万物皆归于道。

以人为例,到了一定年龄,男的就会找女的当对象,女的就会找男的作配偶,男女就会结婚生孩子,于是生生不息。谁让他们这么做的?是造物主,也就是道。造物者在造物的时候,已经把相关的信息和密码镶嵌进去了。天地万物的生老壮死已,都有幕后的操纵者。这个唯一的操纵者,就是道。

道是如何创生万物的呢?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万物之初,为道。道生元气,冲气,或鸿蒙之气。鸿蒙之气,分化出阴阳二气。鸿蒙之气与阴阳二气,衍生出万物。

当然,阴阳二气不是随便结合的。中国文化认为,“天地含精,精有阴阳,阴阳相搏而生神,神主造化,化生万物。”精者,天地之精华也。神者,造化之良能也。天地间充斥着一种精微之气,也就是所谓鸿蒙之气。这种精微之气,又可以分为阴气和阳气。万物莫不是阴阳二气相互激荡,而形成的和谐体、有机体。阴阳靠神而得以结合,有阴阳有精神,才有万物。

道,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庄子用了这样一段话来描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道就是这样一个东西,说它没有吗?它却真实存在。说它有吗?你却看不见,摸不到它。想描述它吗?却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它既非常古老,但也面目如新。它既高深莫测,也触手可及。它既神奇无比,也稀松平常。道是什么?一句话,它不是一个古老的传说,而是一个基本的事实。

庄子有一篇文章,叫《大宗师》。在庄子心目中,真正的老师只能是伟大的道。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可以叫师心自用。师心自用,当然是不对的,因为非常主观。以人为师,以人言为师,也有很大的主观性,也是不对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最终应该以道为师。

在我国历史上,老子和黄帝一脉相承,人称“黄老”。庄子和老子一脉相承,人称“老庄”。黄、老、庄传承的是什么?古之道术。

三、中华文化不离道

道是一种客观存在。体道精神,则是对道的体验、认识和运用。体道精神,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我们的数学,是天文观测的产物。勾股定理,是在测日影过程中发现的。我们的医学,是道术在人体的运用。《黄帝内经》通篇都在讲,“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在中国,政治领袖要“有道”。不然,就是“昏君”。中国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思想非常发达,但《孙子兵法》的核心概念,比如形、势、虚、实等,均源于“古之道术”。

中国的文学、艺术,也跟“道”有关。李白有这样的诗句:“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当他在吟咏这几句诗时,我怎么看怎么有老庄的影子。

应该这么说,中国的哪门学问跟“道”没有关系呢?!完全可以说,没有对道的深刻认识,就没有中华文化。换言之,整个中华文化就是体道精神的产物。

《管子·形势》:“道之所言者一也,而用之者异。”大家所说的“道”是同一个东西,只不过运用方法不同,运用领域不同罢了。诸子百家之学,都是同源异出,一道各用。

史学家吕思勉在《先秦学术概论》中说:“道家之学,实为诸家之纲领。诸家皆专明一节之用,道家则总揽其全。诸家皆其用,而道家则其体。”李约瑟站在一个外国人的角度说:“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大树的根在道家。”

中国几千年的学问,差不多都是围绕着“道”展开的。各门各派的分歧,则源于对“道”的认识不同。

气学认为,道乃气也。《易传•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清朝戴震说:“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

理学认为,道乃理也。“凡有一物,必有其理。”“未有飞机之前,已有飞机之理。”朱熹:“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他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心学认为,道乃心也。陆象山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王阳明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王阳明龙场悟道的结论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中华文化是天道文化。对于这种文化的传承,则构成我们的道统。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文学家韩愈第一个提出“道统”概念。韩愈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叫《原道》。

在这篇文章中,他梳理了华夏的道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他认为,从尧舜到周公,以至孔孟,华夏的道统是一脉相传的。到了孔孟以后,这个道统就断了。他把老师的第一职责,界定为“传道”,所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当然,韩愈之“道”,和老庄之“道”,还不是一回事儿。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道、德是根本,仁、义是细枝末节的东西。

韩愈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而无待于外之谓德。”他认为,按照仁义行事,才叫道德。他们对道的认识,刚好颠倒了个。

为什么会这样呢?

老庄所言的道,是天道、至道,更高层次的道。韩愈所说的道,是人道,是较低层次的道。葛洪《抱朴子·内篇·明本》:“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人道,只是天道的体现和运用。

老庄之道,是客观的,只能体认,无法传承。韩愈所说的道,是人伦之道,可以通过教化传承。可以传承的东西,才构成道统。

中国人的道统观念,还是根深蒂固的。什么是道统?得之于天,承之于祖,合之于道的,才是正确的,才具有合法性。否则,就是来路不明,就不具有合法性。

到了元朝,蒙古入主中原。面对朝廷征召,许衡慨然入仕,刘因则拒不出山。许衡的理由是:“不如此,则道不行。”刘因则说:“不如此则道不尊。”是否入仕,是否做官,皆以维护道统为考量。

这种道统观念,连绵不绝,直到到近代。孙中山说:“中国有一个道统,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相继不绝,我的思想基础,就是这个道统,我的革命,就是继承这个正统思想,来发扬光大!”

《庄子·德充符》:“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幸能正生,以正众生。”幸而生为中国人,幸而成为上苍垂青的子民,我们都有责任把道德的火种传承下去。

PS:这应该是常识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别人总是把我们划归某一类人。大而言之,是中国人,就不是外国人。是外国人,就不是中国人。中国人和外国人有何不同?文化不同!

文化,说到底是一种活法。我们的文化,就是生活在我们这块土地上的,我们这群人的活法。我们要读懂自己脚下这片土地,要读懂自己民族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搞清楚“我是谁”,在文化上建立自己的身份认同。

翻看先秦典籍,模模糊糊有一种感觉,感到各家都在说“道”。一个念头油然而生:中华文化的源头在于天,主干就是道,中华文化是天道文化。真的是这样吗?事实上,从天道的角度看中华文化,以前不能理解的文化现象,现在变得可以理解,以前不能贯通的各种观点,现在变得可以贯通。如此看来,此说当可成立!

《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你姓不姓高不重要,你长得高不高也不重要,你站得高不高才重要!想与高手论道,可加作者微信shangdaoba01,或邀你入“鲁中论道企业家群”!

欢迎转发朋友圈。公号转载须经授权。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微信外平台。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以下为本文作者新书,感兴趣者可自行购买)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