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正月初七,传说这天是人类的诞辰日,民间曾把这天叫作“人日”“人日节”或“人胜节”。民俗专家表示,“人日”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祈福纳吉和求平保安的愿望以及对“人”本身的尊重。

这一天下午4点,裹着浓浓的年味,2023年内江籍在外知名企业家、知名人士新春茶话会召开。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企业家、乡友欢聚一堂,共庆新春佳节、共谋内江发展、共话美好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意味着,卯兔年的正月初七,注定被赋予重要意义。

是什么让大家从四面八方不远千里万里赶来?是什么让大家放弃和家人团聚的时间到此一聚?

“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内江人’。”市委书记邹自景为此次相聚“注解”,无论是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第一故乡”,还是作为奋斗于此成长于此的“第二故乡”,内江把我们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让我们有了共同的牵挂。

“越来越好,来来来来,越来越好,来来来来……”喜庆、欢乐的氛围充斥整个会场,一曲来自招商战线工作人员自导自演的《越来越好》为这场活动拉开了序幕。

这次会议与众不同——

从召开时间来看,这是春节假期后首次举行的全市性会议,也是继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全市工业发展大会后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从参会人员来看,既有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规格极高;又有内江籍在外企业家、在内投资企业家、商会代表、招商顾问,范围之广。

从聚焦内容来看,不仅回顾了内江过去一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还重点介绍了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建设区域物流枢纽、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民营经济等方面的安排和考虑。

从目的意义来看,叙乡情话亲情、互通信息共享资源,营造了投资内江、建设内江的浓厚氛围,表明了内江抢时间促发展、拼经济搞建设的坚定决心。

起步冲刺,开局争先。兔年内江“第一会”,书记、市长面对面“对话”民营企业家,蕴含怎样的深意?释放了什么重要信号?

这是一场树立信心的相聚——

“过去一年,是内江历史上异常艰难又极不平凡的一年。”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丹首先为企业家、乡友们介绍了内江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这不仅是内江发展面临的情况,企业也是如此。“回顾2022年,面临疫情封控、高温限电的双重压力,内江和我们一起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共同用血汗凝结成了2022年度明泰电子的预期成绩。”四川明泰电子董事长郑渠江深有感触地说道。

正是有了企业和内江的共同努力,尽管面临重重压力,内江经济社会仍实现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56.95亿元,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48.38亿元,增长10.2%;外贸进出口总额39.81亿元,增长34.5%。

亮眼的“成绩单”,让企业家、乡友们对内江和企业自身发展充满了信心。

这是一场暖心相交的相聚——

会场内,内江诚意满满,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经合局、市政务服务局等部门的“一把手”和相关负责人一一到场,面对面倾听企业心声、听取企业建议,企业家、乡友们纷纷表示:内江干部很务实、很贴心。

“明泰电子自2019年落户内江以来,就受到了内江市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关爱。”郑渠江以自己企业为例,内江高新区一直致力于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当好“店小二”,不做“官老爷”,着力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助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天丝集团红牛饮料(四川)生产基地项目是集团在中国投资规模最大、产品产线最多、现代化智能水平最高的生产基地。落地内江以来,克服高温、限电、疫情等因素影响,目前整体项目已经完成70%以上。预计于今年7月竣工。

“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与支持,项目推进速度超出预期。”天丝集团红牛饮料(四川)生产基地项目负责人张洪宇对企业在内江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表示,“红牛”将扎根内江,与内江共同发展,让投产后的每一罐“红牛”都装满四川美、内江甜。

谈及在内江发展的企业,就不得不提台商企业。内江是四川除成都之外第二大台商聚集地,有15家台资企业,其中2003年旺旺、佳美就在内江投资建厂,经过20年的发展,内江已成为台湾在大陆发展的名片,台商投资的沃土。

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成都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四川藏宝虫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高锦乐对内江很有“好感”。他表示,将积极协同西部地区各台商友会,为加大马力配合内江对台招商贡献力量;将积极推动“台资食品企业进内江”“台资电子信息企业进内江”,共同举办“内江台湾周”等活动,助力内江打造“台商产业园”,引导更多台湾优质企业来内“双赢”发展。

“把内江干部务实的作风作为对外宣传的重要名片来打造。”川商总会监事、天坤国际控股集团党委书记、投资总裁方毅,也为内江干部为民办实事、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作风点赞。

这是一场表达决心的相聚——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今年,我们将增加50个亿的产值!”“推心置腹”中,湖北融通高科先进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中林直接“交底”。这样的真诚,来自于内江把企业当作“一家人”,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内江实诚、实在、实干、实效!”这是何中林在内江项目的前期考察、对接洽谈、正式签约、建设推进中的深刻感悟。为此,他愿意把这样一个“真诚的内江”宣传好、推介好。

树高千尺不忘根,水流万里总思源。土生土长的内江威远人、珠海迈科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缪克良,多年来在外发展可谓“风生水起”。家乡的变化、家乡的发展,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找准良机果断“回”威远投资近5亿元,建设康桥农旅小镇项目等。

当前,内江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缪克良再次向家乡“表白”:希望能更多地参与内江的发展过程,为家乡的建设作出更多贡献!

重庆市四川内江商会会长、重庆澳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彬在内江找到了“归属感”,表示将把内江作为企业的总部基地、上市主体来经营打造,进一步加强在内江的发展力度。

时间虽短,情谊很长。“内江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你们的辛劳和智慧;每一次发展,都浸润着你们的心血和汗水。”邹自景被这一群“内江人”的肺腑之言感动着。

邹自景号召大家:内江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推动家乡繁荣进步是我们共同的愿望,绘就美好蓝图需要我们携手共进……

真心与坦诚相融、感动与信任交织,一句句饱含家乡情的话语让茶话会暖意浓浓,这是家长里短的“唠嗑”,这也是发展大计的共谋,不管如何定义这场“春天的约会”,我们都可以相信,希望的种子已经撒下,内江高质量发展的春天即将到来。

信号一:强工业稳增长

“未来,相信优炫能够有更多机会赋能内江数字化发展。”作为在外创业的“甜商”,北京内江企业商会会长、北京优炫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梁继良表示,内江一系列经济工作安排和六项重点任务,蕴含无限商机,也为广大乡友返乡投资、创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搭建了广阔舞台。

梁继良坦言,2022年底全市工业发展大会作出的“内江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快内江特色工业互联网建设,建设网络强市、数字内江”部署,将是企业参与内江建设重点突破口。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实体经济的根基。

事实上,去年12月召开的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就明确以“做大工业、做强物流、美乡优城、共同富裕”为总抓手,科学谋划了内江发展蓝图。之后相继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市工业发展大会,分别对做大做强工业经济进行了细化部署。

一条链、一盘棋、一股劲。与会嘉宾认为,兔年内江“第一会”再次抛出强工业促发展的措施举措,有力彰显市委、市政府实施工业倍增计划、纵深推进“工业强市”的信心决心。

会议明确,将始终把工业强市、制造业兴市作为抓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推动产业倍增、企业倍增和园区扩面提质,力争203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

工作上,持续拓展优势产业,特别突出“页岩气+、钒钛+、甜味+、装备+”四大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全力构建以制造业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项目上,将重点实施上海汉兴能源页岩气制氢等38个“页岩气+”项目、年产5000方钒电解液示范生产线等17个“钒钛+”项目、红牛饮料内江生产基地等25个“甜味+”项目、西部轨道交通产业园等59个“装备+”项目,确保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

信号二:转优势为胜势

“内江交通区位条件较好,也具有一定的物流业发展基础。”

“内江是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撑,具有带动周边经济发展、承接产业转移和实施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大优势。”

“我们将依托内江独厚的区位优势,积极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茶话会上,与会嘉宾在点赞内江交通区位优势的同时,也积极为“如何把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出谋划策。

会议透露,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赋予内江“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产业强市和区域物流枢纽”的定位;目前,省委正研究制定关于加快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的意见,为包括内江在内的成渝中部四市量身定制一系列政策。

会议明确,要坚持以路网强功能、以枢纽聚资源、以物流带产业,着力建设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立足西部、面向东盟的区域物流枢纽,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便捷服务,同时把物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一方面,加快通道建设,全面推进路网升级改造。重点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线成渝铁路、隆黄铁路扩能改造,推进绵遂内铁路等项目尽快动工,开展内昆铁路扩能改造前期工作,加快做好内江机场前期工作,力争将内江打造成区域航空货运枢纽。

另一方面,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高水平规划建设内江国际物流产业园,加快申报保税物流中心(B型),推进蓉欧+东盟国际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提升内江国际物流港综合承载能力。依托成渝铁路改造内江城区段外迁建设二级物流基地(内江西站),发展铁路物流;依托内江机场发展航空货运物流;依托内江北站建设高铁动货基地。

同时,市县将同步发力,隆昌市建设隆黄铁路物流园,资中县建设公铁联运物流港,威远县依托成自宜高铁发展综合物流园。

信号三:优环境促发展

成立市委书记和市长为双组长的市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并解决梗阻问题;

不动产登记、一般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分别压减至1个、69个工作日以内,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1.5小时,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压减13.7%、61.6%;

深入推进“川渝通办”改革,311项政务服务事项异地可办,177项高频事项全程网办……

会议盘点的举措,赢得企业家们的点赞。

“内江精准的发展定位和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我们企业可以安心、放心、无后顾之忧地去发展。”天丝红牛(四川)饮料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张洪宇真情坦言,在内江市委、市政府的持续指导和关心下,项目建设已完成70%以上。

湖北融通高科先进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中林有着同样的感受。他表示:“正是由于内江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和招商干部把企业当成一家人,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家事,内江项目得以快速推进。”

与会嘉宾的感受共同指向同一个关键词:营商环境!

会议透露,今年内江将牢固树立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系统性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

——纵深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大政务服务事项下放和服务标准化力度,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

——突出抓好商事制度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推进审批服务再提速。规范涉企执法检查,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包容审慎”监管、“互联网+”监管和信用监管。

——加强诚信政府建设,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努力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营商环境。

信号四:稳企业强动力

“暖心”“信心”“决心”,是民营企业家们在发言中的高频词汇。大家表示,这次茶话会规格之高、诚意之足,充分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对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的重视,必将为投资内江、建设内江营造更加浓厚氛围,推动内江民营企业步入经济回暖大通道。

数据是有力的见证:2022年,内江出台稳增长配套政策文件19个,全面落实助企纾困政策措施,兑现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21.04亿元;全市帮助解决企业问题1000余件;为民营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288.73万元……

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重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提出“两个健康”,坚定表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方针政策。

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重中之重,既是时代重任,更需接续拼搏。

会议透露,内江将坚决落实党中央“两个毫不动摇”的要求,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重要任务,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内江将继续落实市领导联系商(协)会、市领导联系重点工业企业等制度,建立“生产经营困难企业每月座谈”“优化营商环境定期座谈”“市委市政府企业家座谈”“助企纾困座谈”等机制,全力帮助解决具体问题。

同时,将落实“雁阵培育”五年发展任务,认真开展“转企升规”“民间投资”提升等重点工作,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内江的机遇红利,期待与大家共享共赢。”会议形成了一种共识:作为成渝中部中心城市,内江在成渝地区经济版图中地位重要、优势突出,发展机遇多、政策红利多,是企业发展壮大的肥沃土壤、投资兴业的首选之地!

“内江的繁荣兴盛,需要大家参与和支持。”会议凝聚起一股力量:步入经济回暖大通道,内江新一轮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必将乘上春风一路高歌,为内江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产业强市和区域物流枢纽注入强劲动力!

来源:i 内江

文字:兰萍 徐艳梅 张小丽

图片:黄正华

编辑:唐中明 黄国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