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在沙漠中悄然干了件事情,迅速引起了外国媒体的高度关注,那就是光伏发电。以传统观念来看,沙漠往往与“寸草不生”、“遍地荒芜”这样的词汇相关联,自然也就与人们的生活脱离。突然之间,中国传出将在沙漠中建设光伏发电的消息,也难怪会引起外国媒体的关注。更让外国媒体感到惊讶的是,中国还成功开设了一系列的“光伏+”项目,让了无生机的沙漠正在重回绿色,焕发新生。这不仅会给中国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也将为世界各国的沙漠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美国媒体日前报道,中国计划在沙漠中增设4.5亿千瓦的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基地,投资规模达800亿元。这个基地的规模有多大呢?知情人士透露,这将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发电基地,发电总量相当于20个三峡大坝发电量的总和。一旦建成,势必会为中国民众的电力需求提供极大的助力。在大力提倡清洁能源发展的当下,风能、太阳能发电的发展也是符合社会大势的必然之举。

值得一提的是,发电基地不仅能够增加沙漠的经济附加值,更为沙漠带来了生机。借助于光伏发电设备,植物得以在沙漠中寻得一处凉爽的“庇护所”,并生存下去。如今,成片的草原在光伏基地附近相继出现,枸杞、红枣等经济作物也在沙漠中扎下了根。如此良性循环下去,创造巨大经济价值的同时,沙漠也将彻底得到改良,重获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沙漠对于世界而言,意味着什么呢?根据联合国公布的资料显示,地球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和三分之一的陆地面积都受到了荒漠化的严重影响。在中国,则有四分之一的土地与荒漠化“挂钩”。这也就意味着,中国荒漠化治理的成功,将为中国境内四分之一的土地重赋价值,也将为世界沙漠治理带来新的方案。未来,光伏发电将迎来更多的可能性,“光伏+农业”、“光伏+渔业”等众多产业也将实现融合发展,让沙漠成为真正的“黄金地带”。随着中国沙漠产业的不断成熟,势必会吸引部分国家引进中国的治理技术。届时,“中国治理”将再次成为世界媒体热议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