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

来源 博山民政

张庄是范阳河上游的一个村庄,三面环山,四面抱水,环境十分优美。庄南有个五六丈高的崖头,崖头下面有关帝庙、铁板桥;崖头上面是一棵碾盘粗的唐槐,树荫能遮一亩地大。夏天,来往行人和种地的庄稼人都到树下乘凉。相传有个叫聪花的小姑娘在树下设摊卖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聪花年仅十四五岁,聪明伶俐,心地善良。过路人不管有钱无钱都可喝茶。有的过路人饿了,她还回家拿饭来让人吃饱了再走;有的短了盘缠,她就把茶钱一文不留送给过路人用。

这天,天气炎热。有一伙贩木头的客人也来到树下乘凉,他们喝着聪花的香茶,和庄稼人拉呱,在一块拉得很亲热。

这时,有个过路的秀才来到树下乘凉,当他看到树下石凳上坐满了穷苦人时,心里顿生歪计, 便斜了一眼说道:“哪里来的山猫野狗,在石凳上拉满狗屎!”众人一看这秀才借着“狗”字,拐着弯骂人,都气得脸红脖子粗,但又找不着合适的话回教他。只见聪花不紧不慢地站起来,和颜悦色地说:“俗话说:城里的秀才乡下的狗——少见多怪。”众人一听都哄堂大笑。秀才一看占不着便宜,一只脚踩着地上的木梁,转着眼珠说道:“老陡腚坐树下,树下小人!”聪花灵机一动随口答道:“秀才脚踩梁上,梁上君子。”秀才以为是小姑娘答得急促,无意中说出了对他恭维的话,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这时有个贩木头的客人猛然醒悟,跳起来说道:“秀才!梁上君子是指小偷,看你这样高兴,准是乐意接受这个尊称吧?”又引起了一场哄堂大笑。

秀才羞得面红耳赤,心中暗想:我一定用些高雅的辞句难到这个小姑娘。 于是摇头晃脑,指手画脚地说道:“树高九尺,驱除人间烦暑。”聪花略一思忖,应口答道:“福荫千载,抬回天上清凉”。众人一听立即啧啧连声,拍手叫绝,都对这意味深长,对仗工整的对联拍手叫好。

三次对话从俗到雅,这位城里秀才对小姑娘不得不刮目相看了。于是便有礼貌地说道:“小姑娘,失敬了,你都是读过什么书?”聪花没有回答他的问话,却慢慢地说道:“我也有一对联,‘月明星稀交子夜’应该咋对?”秀才抬头看看天,又低头看看地,比比划划啊啊半天也没答上来。聪花嘻嘻地笑了一阵,点划着秀才说道:“穷酸穷酸真穷酸,妄读诗书千百篇。千家诗上第一句,‘云淡风清近午天’。”秀才羞得无地自容,只好在众人的嗤笑声中逃之夭夭。

后来,听人们传说,这聪花姑娘原来是唐朝著名诗人张籍的后人,是他们宗族中的一支支系,后几经流离迁徙才定居到张庄。家中子弟,除躬耕农桑外,便习文练句,借以陶冶情操,从不混迹宦场。良好的家风使这位小姑娘识书明理,刚直不阿,勇于扶正压邪,深受邻里喜爱。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小姑娘,便把张庄南崖改叫“聪花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