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雨村、林黛玉的师生关系,从《红楼梦》情节推进来看,仅仅充当了“林黛玉抛父进京都”的垫脚石。

贾雨村进京打通关节,意欲谋职,林黛玉则应外祖母史老太君的再三要求,不得不“抛父进京都”,师生两人合为一处,贾雨村沾了林黛玉的光,林黛玉得了贾雨村的安保之便,一路平安进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对师生的关系,似乎止步于此,曹雪芹并没有详述贾雨村、林黛玉的师生关系如何,甚至到达京都后,贾雨村谋他的职,林黛玉进她的贾府,二者再无瓜葛。

可若是从人物性情、人品刻画来看,贾雨村、林黛玉在隐形中充当了《红楼梦》最绝妙的一处对比。

蒋勋在《蒋勋说红楼梦》一书中,曾对绛珠仙子,也就是林黛玉还泪的情感逻辑,进行过细腻的解读:

绛珠仙子“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在五内便郁结成一段缠绵不舒之意。”这是很特别的解释,别人对你有过好处,这个好处没有还报,五脏六腑,内心里面就郁结一个化不开的东西。这是人与人之间无法解释的一种情感,你的生命因它快乐或者不快乐。大概这就是作者要讲的那个“五脏内便郁结成一段缠绵不舒之意”,这个“缠绵”是讲牵连、拉都拉不断的一些东西。——《蒋勋说红楼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绛珠还泪”的故事情节被广大读者熟知,进而传播,人人皆知后,“绛珠还泪”文学陌生化的审美效果逐渐丧失,读者也习以为常,蒋勋却能以细腻的情感,去品味曹雪芹的这处经典设置,这是极为难得的。

“绛珠还泪”其实透露出一个非常纯粹、异常纯真的信息:别人对我好,我也要对别人好。

绛珠仙子还泪的内在逻辑就是这么简单,恐怕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红楼情榜对林黛玉的评价是“情情”二字。

曹雪芹以“绛珠还泪”的设置为开端,最终林黛玉“泪尽而逝”为结局,将林妹妹打造成一个极为纯粹的女子,她的内在透着洁白无瑕,几乎是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与林黛玉类似的人物还有刘姥姥,她能在贾家衰败之后,做出“招大姐”的义举,救贾巧于水火之中,其本质也是为了报恩,报答王熙凤当年的救助之情,由于刘姥姥的人性光辉,深受读者好评。

能读出刘姥姥“报恩”的读者多,能用心窥探林黛玉报恩的读者却是少之又少,刘姥姥以钱财救贾巧,林黛玉用眼泪和性命还贾宝玉的前世恩情,事虽异,本质却是一样的。

贾雨村的存在,恰恰是为了跟林黛玉形成对比,让人世间的善恶、黑白、对错,以最直露的方式展现在读者面前。

绛珠仙子不过受神瑛侍者几滴露水的灌溉,就愿意用性命来偿还他的恩情,贾雨村却站在善的对立面,他对恩人甄士隐父女的所做所为,无一不露出这个信息。

当年生活困窘,贾雨村得甄士隐资助白银五十两、冬衣两套,从《红楼梦》的背景购买力来看,这笔钱实在不少,相当于寻常农户两年的日常花销(刘姥姥语),可以这么说:没有甄士隐,就不会有后来的贾雨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受到如此帮助,正常人岂能不对恩人感激涕零?甄士隐赠银赠衣之后,还想着寻个黄道吉日,为雨村兄饯行,可人家贾雨村是怎么做的呢?

士隐送雨村去后,回房一觉,直至红日三竿方醒。因思昨夜之事,意欲再写两封荐书与雨村带至神都,使雨村投谒个仕宦之家为寄足之地。因使人过去请时,那家人去了回来说:“和尚说,贾爷今日五鼓已进京去了,也曾留下话与和尚转达老爷,说 “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不及面辞了。’”士隐听了,也只得罢了。——第一回

贾雨村拿了银子和钱,次日就匆匆离去,连个招呼也没打,只是让葫芦庙的和尚传了个话,仅此而已。甄士隐写好的两封推荐信也没能送出去,唯有叹气感慨而已。

这就是贾雨村对待恩人的态度,后来的事也证明了贾雨村确实是个无情无义之徒,且不论“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贾雨村对甄英莲的不闻不问,单是贾雨村对甄家仆妇的态度,就足以看出此人人品。

原著第二回,贾雨村考中进士,选入外班,一路骑马喝路,好不威风,恰好在街上看见了甄家的丫头娇杏,便以为甄士隐一家搬到此处,赶紧命人去寻找甄士隐。

你以为贾雨村是要报恩吗?当然不是。原著记录了贾雨村接下来的操作:

至次日,早有雨村遣人送了两封银子,四匹锦缎,答谢甄家娘子,又寄一封密书与封肃,转托问甄家娘子要那娇杏作二房。封肃喜的屁滚尿流,巴不得去奉承,便在女儿前一力撺掇成了,乘夜只用一顶小轿,便把娇杏送进去了。雨村欢喜,自不必说。——第二回

贾雨村给甄家送绸缎和银子,从表面看来是报答当年的恩情,实际上礼物里偷偷塞了一封密信,要娶甄家的丫鬟娇杏做二房,批书人脂砚斋亦感慨:谢礼却为此。险哉,人之心也。

贾雨村用一份礼物办了两件事,外人还误以为贾老爷感念当年恩情,才如此厚待甄家娘子,为自己博来了名声;同时,将娇杏揽入房中,满足了当年隔窗相望的夙愿,曹雪芹写的很细腻,“乘夜只用了一顶小轿”,为何要趁夜?为何是小轿?这些种种都揭露出贾雨村的狡猾和虚伪。

贾雨村从来没感念过当年的恩德,当真是“仗义每逢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可就是这样一个无情无义之人,却成为了天地间最感恩、最懂报恩的林黛玉的老师,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林黛玉之于贾雨村,就好比金庸笔下令狐冲之于岳不群。虚伪给真诚当老师,这是否成了人立足于社会的必修课?这确实是一个难以细思,令人脊背发凉的话题。

本文乃“红楼不红”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引文均来自《红楼梦》脂砚斋批评本八十回本,图片来源于清代孙温《红楼梦》全绘本,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