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51年春节,北京中南海中爆竹声声,住在这里的国家领导人们,也终于迎来短暂的休息时间。平常严肃整洁的办公场所,呈现出一片浓郁的节日氛围,小朋友到处跑,各家各户地串门拜年。

毛泽东家也一家团聚,除了远在朝鲜战场的毛岸英,江青、毛岸青、李敏、李讷都在,另外还有一位面容清瘦的老者。毛泽东拉着老者的手向大家介绍:“这是我的九哥,是我的姨表兄。”

接着毛泽东又说:“没有他,就没有我。”这位毛泽东的“九哥”并不是太过知名的人物,因此可能很多人都不曾听说过,毛泽东还有一位九哥。

毛泽东的这位“九哥”叫王季范,是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亲姐姐家的儿子,王季范比毛泽东年长9岁,年幼时对毛泽东颇有照拂。毛泽东在湖南一师上学时,惹出一些麻烦,当时的校长张干要开除他,多亏王季范从中斡旋和疏通,毛泽东才能继续完成学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季范

这件事发展到后面,校长张干反而被免职,丢了校长的工作。张干离开湖南一师的时候还曾感慨:“在学校只有校长开除学生,学生开除校长,这是第一次。”

毛泽东每次见到王季范,总能想起在湖南一师的旧事,对于一师,毛泽东有着深深的眷恋。他的几位老师杨昌济、徐特立、黎锦熙,包括王季范,都给毛泽东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毛泽东曾多次和老同学周世钊感慨:“我没有正式进过大学,也没有到国外留过学,我的学识,我的学问,是在一师打下了基础。一师是个好学校。”

那么毛泽东究竟在一师有哪些精彩的经历呢?学校为什么要开除他,最后又为什么没有开除毛泽东,反而开除了一师的校长张干呢?

王季范和毛泽东

初入湖南一师,10块学杂费引起的一桩闹剧

毛泽东很小的时候被送到外婆家寄养,外婆家是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家族中人丁兴旺,一大群的孙子孙女,毛泽东属于年纪比较小的,人又聪明伶俐,老太太极为庇佑和宠爱他。

因此,毛泽东在外婆家的生活很愉快,和兄弟姐妹一起享受田园生活,有人陪伴又无拘无束。除了玩闹,读书上学也是毛泽东重要生活部分,他从小求知欲旺盛,什么都想问个一清二楚。

表兄王季范年长毛泽东9岁,学识渊博,毛泽东有不懂的问题,总喜欢找这位表兄请教。王季范性格温和,对于毛泽东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都会耐心解答,有空还喜欢带毛泽东回自己家读书和玩耍,两人培养了深厚的兄弟感情。

后来毛泽东到东山小学、湘乡驻省中学学习,也得到了王季范很多指点和关怀,可以说是王季范为毛泽东开启了知识大门,让毛泽东有了求学的进取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3年毛泽东

1913年春天,毛泽东考入湖南第四师范读书,1914年春天,湖南第四师范并入湖南第一师范,毛泽东成为一师的学生,进行了长达5年的学习。而表兄王季范刚好是湖南一师的老师,毛泽东直接分在表兄名下进行学习。

有了这一层的关系,毛泽东和王季范的关系更近一层。在湖南一师学习的岁月,对毛泽东的成长至关重要,直接影响了毛泽东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并为毛泽东的革命思想打下基础。

湖南一师坐落于长沙南门外,校园前方是湘江水,隔着湘江水可以看到岳麓山,学校后方则是妙高峰,因此是一处依山傍水的神仙宝地。不过湖南一师并不闭塞,学校东部不远处就是京广铁路大动脉,校园充满了时代的气息。

湖南一师最幸运的,还是拥有了一批与时俱进的优秀教师,比如徐特立、杨昌济、谢觉哉、黎锦熙等等。正是在这些知名教师的引领下,才涌现毛泽东、何叔衡、任弼时等等一批革命者。

湖南一师

但要说和毛泽东关系最亲密的教师,还要说杨昌济和王季范二人。杨昌济既是毛泽东的恩师,后来还成为了毛泽东的岳父,关系自然亲密。而王季范,毛泽东在湖南一师学习期间,在生活和学习上都十分关心毛泽东,还给予很多帮助。

毛泽东年轻的时候,很具有反抗精神,尤其对于传统封建思想和封建束缚,乐于挑战和质疑。这虽然体现了毛泽东作为青年学生的进步思想,但同时也惹出不少麻烦,很多时候王季范都会帮助毛泽东摆脱这些麻烦。

有一次,毛泽东和几位同学在校园掀起了“驱赶校长”的事情,王季范特别为此事忧心。尤其事情发展到学校要开除毛泽东等17位闹事学生,王季范更是为毛泽东的前途和学业忧心。

事情要从1915年上学期说起,湖南省议会向湖南所属的高校颁布了一项新规定,即从秋季开始,在校师范生需要缴纳10块钱的学杂费。10块钱看起来并不多,但对于家境贫寒的学生来说,无疑难以负担。

张干

湖南一师的校长张干坚决执行了这一项规定,向学生收取10块钱的学杂费。事情在学生中引起了很多不满的情绪,张干对于这些情况没有安抚和理会,更没有向当局陈情学生的困难,事情的舆论越闹越大。

任谁也没想到,这次舆论越传越离谱,竟然有不少消息说,是校长张干向当局建议的加收10块学杂费。学生不满和愤慨的情绪爆发,湖南一师内部掀起了学生罢课,学生们不上课,反而在学院内四处发传单,历数校长张干不忠不孝不仁的例子。

毛泽东看了一些传单,他认为传单上的内容写得不好,没有切中要害,于是自己重新写了一份宣言,并叫人连夜印刷。第二天一大早,学校中就换了一批传单。

毛泽东这份宣言言辞更为犀利,他不仅批评校长张干没有当好“学校的大家长”,还直接提出要把张干从校长的座位上拉下来,并揭发张干对上阿谀奉承,对下专横跋扈的工作作风。最后总结张干办学无方,贻误青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干

罢课惊动湖南省府,35年后,毛泽东再谈“驱赶校长”一事

湖南一师的罢课学潮惊动了湖南省府,省教育司派遣督学来学校调查情况,并督促学生复课。学生们却不买督学的账,不愿意复课,还向督学上书表示:张干一日不出校,我们一日不上课。

督学无奈,安抚学生说:“这个学期也快结束了,你们先上课,下个学期就不让张干来了。”张干知道学生闹事,还招来了督学,大为恼火,直接做出决定,要开除毛泽东等17名领头闹事的学生。

学生和学校的矛盾更为激化,毛泽东的表兄王季范却更忧心毛泽东的处境。王季范不仅和毛泽东有亲人之间的感情,他同时也认可毛泽东的才华,担心毛泽东因为这件事断送了学业和前程。

王季范思来想去,决定去找学校中的同行教员们商讨对策。杨昌济、徐特立、方维夏等教员在学校内很有威望,这些老师大多惜才,赏识毛泽东的才华,愿意为毛泽东说话。教员们大多认为,开除学生这件事太过草率,都不认同张干的做法。

1918年,毛泽东和同学们的合影

商议一番,教员们一起召集了一次全校教职员会议,采取罢教的方式表示对学校处罚学生的不满。还有几个教员跑去去劝张干,希望张干赶快收回开除学生的指令。张干此时知道犯了众怒,将开除的处罚改成记大过。

没过多久张干被免职,卷起铺盖离开了任教6年的湖南一师。这件事告一段落,但张干和毛泽东之间的故事却并没有完结。35年之后,也就1950年10月,毛泽东在中南海家中设宴招待湖南一师的旧人,邀请的人有徐特立、周世钊、王季范等等。

老朋友见面,不免回忆起往昔,毛泽东谈起了“驱赶校长”一事:

现在看来,当时驱赶张干没有多大必要。10块钱的学杂费不能怪罪于他,张干是个很有才干的人,才三十几岁就当了校长。后面被罢免了,要再爬上去很容易,但他没有进入仕途。张干解放前吃粉笔灰,解放后仍吃粉笔灰(当教师的意思),难能可贵,难能可贵。

徐特立

王季范接过毛泽东的话题说:“依我看,当年主要是触犯了张干的尊严,他的自尊心强。但要说他有什么明确的政治目的,这倒并不见得。”

毛泽东点点头表示赞同:“九哥说得有道理。”

毛泽东还不知道,张干一家的生活正处于困境当中。张干当了几十年的教师,也攒下一点钱,在解放前,他购置了一点田产,一家子多了一点收入。但解放后进行土改,一家人莫名其妙被划为地主,田产全被收走了。

张干六十多岁的年纪,身体已经不大好了,在一所普通中学当数学教员,微薄的薪水根本不够一家子6口人吃喝生活。1950年国庆前,张干以前的学生周世钊去探望老校长,周世钊如今已经是湖南一师的新校长了。

周世钊

周世钊见到老校长主动打招呼:“张校长,润之给我来了信,约我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

张干有些吃惊:“啊,他还记得你?”

周世钊:“我们常通信,张校长,您有什么事向他说吗?”

张干想到从前在湖南一师发生的事情,有一肚子的话想说,但我...我...我...了半天,一句话也没说出来。张干心中思考,毛泽东当了国家主席,能原谅这个要开除他的校长么?

叹了口气,张干只说了一句:“你代我向他问好吧!”张干觉得说什么都不合适,更不知道现在的困境该不该对毛泽东说,只好选择了什么都不说。

再说回毛泽东中南海的宴席,可能是聊到过去的事情,毛泽东颇有感慨地问一边的周世钊:“惇元,我们的老校长张干还健在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泽东

周世钊见毛泽东主动提问,便趁着机会,将张干现在的情况原原本本地讲了一遍。周世钊最后说:“润之,张干一家6口人,现在十分困难。他目前身患重病,整日卧在床上,一家大小的生活全靠他微薄的工资,有时候几天没米下锅呢!”

毛泽东有些惊讶:“惇元,你怎么不早说呢?对张干这样的老教育家,应该照顾,应该照顾!”

周世钊见毛泽东说得动情,自己也很高兴,毛泽东和张干虽然有些矛盾,但毕竟是师生,见毛泽东对往事已经释怀,周世钊心里特别高兴,也感叹毛泽东重情义。

毛泽东邀请张干进京,两人聊起“虎气和猴气”

这次宴会和谈话结束后,毛泽东就给湖南省政府主席王首道致函,嘱托湖南省政府给张干(也叫张次岑)每月一些补贴,用来养老。王首道接到信之后,先后两次给张干送去救济米和津贴。

王首道

张干收到突如其来的援助,激动得泪流满面,情绪平复后,急忙给毛泽东写了一封感谢信。张干寄出信件,想着毛泽东事情多,一时半刻不一定能回信,况且还有可能不会信。一个半月后,却收到毛泽东的回信,信中关怀备至,张干再次感动的落泪。

张干把信给全家人念了一遍,还和家人絮絮叨叨从前和毛泽东之间的事情,最后感叹:“只有毛泽东这样的伟人,才不记前怨啰。”

1951年暑假,张干收到毛泽东寄来的请帖,请他到北京叙旧。张干简直被这个消息砸晕了,他实在没想到毛泽东会邀请他到北京。老人家打点好行装,坐着火车,一路乐呵呵的就到了北京,一路上也没觉得累。

到了北京,张干先是在一些湖南一师的旧友陪同下,游览北京城城内的一些景点。9月26日上午接到了毛泽东将在中午派车接他到家里吃饭的消息,张干喜不自禁,捋着胡子说:“啊,终于要见到润之了!”

张干来北京和毛泽东的合影

11点整,一辆浅绿色的小汽车来张干的住处接人,没一会儿就到了中南海丰泽园前面。张干刚下车,就见到面带笑容迎过来的毛泽东。毛泽东热情和张干握手,并打招呼:“张校长,您好!”

张干没想到毛泽东会在门口迎客,激动的声音都变了调,但还是很快地说:“您好!润之!”

毛泽东带着几位老同志往客厅走,请张干、李漱清坐在上首,自己则坐了下席。李漱清也是一位老教师,1907年到1908年,毛泽东辍学在家务农时期,经常会找这位老师借书和请教问题,所以两人也有师生之谊。

李漱清很幽默,为了缓解大家多年未见的尴尬和陌生,对张干开玩笑说:“你是润之的校长啊!一校之长,当然要坐首席!”

毛泽东和李漱清

张干却说李漱清年长一些,要请李漱清坐首席,两人争执不下,毛泽东含笑说:“就依李老的话,还是让我们的老校长坐首席吧!”

张干被两人劝着坐着首席,张干见毛泽东红光满面,开口赞:“润之,你身体还这么好!”

毛泽东仰面一笑:“这还是在一师洗冷水澡锻炼出来的!”

张干也笑了:“你还是那个老脾气!”

毛泽东抬手附上张干布满青筋的手,回忆说:“老校长,您大概忘了,在一师时我给您讲过,我一身兼具二气,虎气和猴气,虎气为主,猴气兼之。这二气可以说左右了我的一生。”

张干沉思:“嗯,一师闹学潮那阵,我可能被你的虎气吓住了,所以才力主开除你,真对不起啊!”这话张干可能憋了很久了,说完瞬间觉得松了一口气。

毛泽东却摆摆手说:“当时我虎气太盛,要是像现在这样多点猴气,就不会发动‘驱张运动’了。”

张干听了有些哽咽,说:“总之,还是我不对,身为教师,我深感愧疚!”

毛泽东

毛泽东认真地说:“老校长,您言重了。”说罢叫来自己的几个儿女,介绍道:“他们是你们的太老师,你们平常跟我说,你们的老师怎么好,怎么好。我的老师也很好!”

有了几个孩子在身边,谈话的氛围更轻松了,又聊了一些过去的人和事,大家就一同入席吃饭。毛泽东这一顿饭很用心,竟上了一道海参,鸡肉、猪肉和鱼肉也都有。

要知道毛泽东生活一向节俭,这顿宴请菜色是极高的待遇了,毛泽东站起来,端着酒杯敬酒:“祝您几位桃李满天下,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

张干很激动,喝了毛泽东的敬酒,又回敬毛泽东一杯说:“祝我的学生、我们的国家主席万寿无疆!”

一顿饭宾主尽欢,毛泽东和张干过去的一些小矛盾也彻底烟消云散。饭后,毛泽东还陪着师友参观了中南海,晚上又一起看了电影。张干这一天的日记中有一句话:“毛主席优待我们,可谓极矣。我们对革命无所贡献,而受优待,心甚惭愧。”

军医傅连暲

后面几天,毛泽东还请军医傅连暲给几位老师检查了身体,一些其他湖南一师的校友接连宴请了几位老师。11月12日,张干准备离京回家,一位工作人员提着一包东西来找他,是毛泽东带给张干的一些零用钱和药材。

毛泽东还带话说,不能亲自送行很抱歉。回到湖南的张干生活方面颇受优待,毛泽东得知张干几次生病,还专门从北京寄钱过来,都是从毛泽东的稿费中拿出来的。

张干总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也不能为人民和国家做什么贡献了,这钱受之有愧,只能多多鼓励自己的儿女,要好好学习、拼命工作,才对得起毛主席对自己一家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