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杆言杆摄

从大峪村送火神聊聊乡村文化建设那点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快看呀!猪八戒和穆桂英一起来了!

2023年1月26日,农历正月初五,沂水县诸葛镇大峪村在疫情中沉默了一段时间以后,随着全面放开也开始热闹起来。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大街上人山人海,熙熙攘攘,就连挂满红灯笼、贴满红春联的小巷里也挤满了脸上洋溢着节日快乐笑容的各色人等。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支花红柳绿的巡游队伍,队伍前面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两只金色的雄狮虽摇头晃脑但不失威风凛凛;年轻的帅哥美女踩着高跷,时而健步如飞,时而原地打转,队伍的最后面,是描眉画凤的小媳妇们,她们穿着红红的棉袄,尽情扭呀,跳呀,好像忘却了一切烦恼和不如意,让整个大峪村都沉浸在幸福和欢乐之中。

巡游队伍中间,有四大天官、唐僧师徒、关公、张飞、穆桂英、宰相、县官“老四”和乡绅“地方”,还有“富婆”、“大款”、花枝招展的童男童女、挑着花篮的七仙女以及用车子推大金元宝和大银元宝的老汉和拉车的老嫲嫲.......

这是唱的哪一出?难道穆桂英也加入到取经的队伍,保护唐三藏一起去灵山大雷音寺找寻让世人快乐起来的真经?

这就是传说中沂蒙山区仅存的民间社戏---正月初五送火神,迎财神,据说在中国也是独一无二的。

在沂蒙山区,每年正月初五都有“送火神”的年俗传统,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各地的传统年俗活动都渐行渐远,而沂水县诸葛镇大峪村传承、保护的最纯粹,因村里有着百年传承的大戏班子班底,生旦净末丑造型俱佳、彩妆戏服独特、使得大峪村送火神活动更具特色而独树一帜。每年正月初五,都会吸引十里八乡的人们前来观看。时至今日,有摄影人的推波助澜,送火神这一天也成了中国摄影人和摄影爱好者的盛会,每年都有东三省、北京、上海、济南、青岛等各地众多摄影爱好者聚集到沂水诸葛镇大峪村,毫不夸张的说:来拍摄的摄影爱好者比送火神的村民还多。

说起送火神,在这片热土上已经有近二百年的历史了,相传清末年间,当地连年遭遇火灾,为祈平安本村大户出资组织了送火神活动。能参与送火神的村民也是从村里精挑细选的,必须品行端庄,无不良嗜好,为人热情善良,至真至孝。因此能参与送火神也是很让人羡慕的事情。

正月初四这一天,在村长的号召下,村里的组织者和演员们就到村委会集合,一起做活动前期准备工作。正月初五一大早,大峪村的男女老少就开始忙活起来,在村外空地上摆好供桌,供桌上摆着各种各样的祭品,祭品包括自家烧制的黄酒,猪、牛、羊及时鲜果蔬等。供桌的一边则堆放着纸元宝、纸钱,供桌上摆上两神之位,东为上供奉玉皇大帝,西为次供奉火德真君。

送火神的演员们赶到村委会,在村里德高望重老者的指引下,按人物角色上妆。上妆是活动极为重要的关键环节,化妆师是由老一辈一代代传下来的老艺人,用简单的油彩画出各具特点、栩栩如生的戏剧装扮。

画好脸谱,绑好高跷,穿上戏服。大约十一点左右,送火神队伍从村委会出发开始送火神仪式。

据沂水网友沂水留韵介绍:整个游行队伍中,人物形象最鲜明且最具地方特色的当属“老四”和“地方”,村中老人大都把这两个角色定位为“县官”,都是被讽刺的对象。按照我的观察和理解,“老四”当为县官或更高级别的官员,他一手拿破扇子,一手提鸟笼,头戴牛仔帽,眼戴用高粱秸皮等扎制成的眼镜并粘有鸡毛,身披羊皮袄和红绸裤,骑着扁担(代指轿子),摇头晃脑,骄矜无比;而“地方”当是比“老四”级别矮并专为“老四”服务的地方官吏,一身黑衣间杂几道白纹,头戴小毡帽,身挎自行车外袋,专门给老百姓下套,套来人给“老四”抬扁担,飞扬跋扈,蛮横无比。这两个人物形象,没有人能说出他们的出处,但最能代表老百姓们的智慧,对古代骄横的官员是一种嘲弄,引人深思。

大峪村“送火神”仪式之所以年年受到广泛关注,主要是因为游行队伍角色繁多,浩浩荡荡,都化彩妆。游行队伍之所以角色繁多,是因为村中老几辈人积淀了近百年的大戏班子,他们唱大戏时留下来六大箱戏服,用这些戏服装扮起来,绚丽多姿,极为惹人注目。

当然,参加送火神的村民是很有口福的,因为他们路过沿街的每家每户,主人都要出来放鞭炮迎接。路经商家店铺时,用独轮车推着大金元宝和大银元宝的老汉和拉车的老嫲嫲就把金银元宝推到商家门口,意喻金银财宝拱进门,商人也会很高兴的燃放鞭炮,并拿出烟、糖等礼品送给大家分享。这一天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就是任何小商小贩的冰糖葫芦了,小玩具了,送火神仪式的人可以随便吃、拿,以至于有些嘴馋的小伙子吃的满嘴流油。

在村里每家每户门前热闹一番后,送火神的队伍就来到村外的火神庙(只能说是遗址了)前进行祭拜,由四大天官主祭,将全村各家各户送来的“金银元宝”“金砖银锞”等香火纸钱一起烧起来,并燃放鞭炮,阵势惊天动地,以祈求国泰民安,家家钵盈盆满。

最后,村中的一些老嫲嫲留下扒拉着燃烧的纸钱元宝,看着香火烧尽,磕头作揖后,送火神仪式结束。

沂水各级政府机关在文化传承工作中是非常负责任的,在沂水县文旅局和诸葛镇政府的共同努力下,送火神仪式已经列入市级非遗文化遗产。在送火神的活动中,镇政府工作人员也放弃春节团圆的假期,来村里为活动保驾护航,使得送火神活动圆满成功。

但是,从摩肩擦踵得活动现场不难看出,人民群众对传统民间艺术是非常渴望的,这是一种本能的寻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需求层次自然逐渐提升,需求形式也会多姿多彩。

可是,社会发展越来越快,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填满儿时回忆的民间年俗文化却再也找不到了。

兰陵洒脱生说:在我小时候,年年都能在家乡看到这样的演出,在我们兰陵叫做社戏,从初一到十五,从不间断。看演出,虽然听不明白咿咿呀呀的唱些啥,但感觉那时的生活很充实,很有感觉社戏前后的那段游玩经历,以及一起看戏的小玩伴们,戏前的期待,戏中的同喜同乐、共怒共悲,时移世易,所有的一切皆成过往,只能时不时回味、咀嚼、品咂。

傅庄主先生如是说:在我们那里叫秧沟,过年时在村头演出,是不是还会和邻村的秧沟团交换演出。回想那个时候,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戏台前后就是我们的乐土,如今生活好了,心里空落落的,很怀念小时候的这种演出,这种思念,唤醒的是我对家乡的依恋。

民俗文化,就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遵守的风俗生活习惯。而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泱泱大国,从古至今流传下不少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这些传统节日牵动着我们的心,凝聚着我们的共识,激励着我们自强不息。

如今天天吆喝“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推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禁放烟花爆竹....

“俗”可易,但“新风”在哪?就像前几年大力提倡的“腾笼换鸟”经济政策,“笼”倒是都腾出来了,可是“鸟”哪?一个个、一片片的“笼”闲置在那里,“老鸟”要么飞到异国他乡择良木而栖,要么被赶跑甚至被清炖红烧,“新鸟”却不知在哪里?到头来,劳民伤财却换来鸡飞蛋打一场空。

所以,对于传统的民间年俗文化,应该“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而不是一刀切,强行禁止和否定。

当然,现在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也搞得如火如荼,乡村大舞台、乡村图书馆、乡村文化站、乡村流动电影院风生水起,好像在文化寻求方面应该很满足。

可大舞台上有谁在唱歌跳舞?图书馆里有几人看书学习?尤其流动电影放映,有几个村民前来观看?

大峪村村民介绍说:送火神经过了“鬼子市”(当地人对日本人入侵的说法),戏班子大概在建国后至文化大革命前,达到鼎盛时期,那时大戏“三天三夜都唱不完”。到了文化大革命,就只准唱样板戏,其他大戏被搁置了起来。改革开放后,人们参与到经济生活中,大戏就基本没人再唱了。

很多乡村文化题材整的看似很高大上,可大多流于形式,农民认为这些事这些人距离自己太远,就像在听报告,无法引起内心的共鸣。他们更感兴趣的是自己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他们更想参与的是自己能参与的事,锣鼓家什齐上阵,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我想唱歌我就唱,我想跳舞我就跳。

就像大峪村的送火神,不管什么角色,不管他在哪朝哪代,只要是大家喜闻乐见,我就把他们整到一起,归根结底一句话:图个乐呵。

“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把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作为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完善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瑰宝,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都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在陕西榆林考察时曾经强调:“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让我们共同努力,激活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

声明

重要声明

沂蒙老杆说了:

我看网上关于大峪村送火神的资料宣传有的是下载我前几年拍的,像素很低不清晰,有的为了裁剪水印使得画面不完整。如果哪位老师喜欢这组图片,只要不是商业用途,完全可以找我要,我给您传原图,不收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杆言杆摄

摄影:

沂蒙老杆

翟小锋

图文:沂蒙老杆翟小锋

排版:临沂爱心文化传播中心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动动小手 点个【在看】再走

转发就是在支持沂蒙山区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