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顶流本帮菜,

不得不提到上海老饭店!

阿姨爷叔的最爱

本帮菜的“浓油赤酱”

这里都有!

过年最是想念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赶在春节前,

148岁的上海老饭店

在历经近一年的闭店装修后

焕新回归!

对上海人来说真是一个好消息!

重新装修后的上海老饭店,

整体建筑外观,修旧如旧,

又不失气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部更加“弹眼落睛”

整整6层,超大空间

近7000平方米的空间

可容纳约1500名宾客同时用餐。

一层一层看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妆归来的上海老饭店

菜单主打“非遗十二道”

油爆河虾、草头圈子、八宝辣酱、青鱼秃肺、清炒鳝糊、扣三丝、八宝鸭、红烧河鳗、虾籽大乌参、松鼠鳜鱼、清炒蟹粉、腐乳扣肉。

这些都是上海人熟悉的本帮菜式。

上海老饭店豫园店厨师长、

第五代非遗传承人罗玉麟说——

所谓的“非遗十二道”全部都是自上海老饭店品牌创立以来经久不衰的招牌菜,不仅体现浓郁的上海本帮口味特色,相关历史文化也包含在一道道佳肴中。

八宝鸭

吃时只需要用筷子或者调羹

轻轻地在鸭腹上一划,

鸭子就像切豆腐一样被轻松划开了,

相当美味!

扣三丝

极其考验刀工的一道菜。

整道菜色泽清淡雅致,

汤汁澄澈明亮、鲜美醇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烧河鳗

上海老饭店人气居高不下的招牌菜之一

烧出胶质感的同时,

鱼皮、鱼肉也是糯而不烂

 百年荣顺

从两张半台子起家的“本帮传奇”

可能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

上海老饭店到底有多老?

说出来还真让人吓一跳!

你了解它的历史吗?

上海最早的本帮菜饭馆

以本帮菜闻名的

上海老饭店最早叫做

荣顺菜馆

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

浦东川沙县人张氏夫妇

因擅长烹饪菜肴,

在当地远近闻名。

后来他们从浦东来到了

城隍庙一带的旧校场路,

租下了一间单开间门面的二层楼街面房子,

开了一家名为荣顺菜馆的小饭店。

1932年,

荣顺菜馆的店牌更名为“老荣顺馆”。

夫妇俩的儿子也继承家业并将饭店

从原先的一层楼翻高到了二层楼,

还创新出了一批看家菜。

糟钵头、草头圈子、八宝辣酱、椒盐排骨、扣三丝、红烧狮子头、红烧鮰鱼等....

这些菜肴在当时可说是独领风骚,

逐渐也成为了本帮菜的经典代表,

成为了上海人口口相传的“老饭店”。

1965年

老荣顺馆迁至福佑路242号,

正式更名为上海老饭店并持续经营至今。

众多名流来此打卡

百余年的时间沉淀下

上海老饭店成为了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帮菜传统烹饪技艺”保护单位

也是《舌尖上的中国》上海菜专题的拍摄地

在时间的长河中,

上海老饭店曾多次接待过

国家元首、名人名流

见证了不少历史画面:

邵逸夫、梅加瓦蒂、董建华等

众多名人政要都曾是

这里的座上宾

1989年春节期间,

影星陈冲回到上海探亲访友

导演谢晋特邀她到老饭店

尝尝家乡菜,

专门点了“糟钵头”。

她吃完赞美道:

“真想不到,这只糟钵头,

味道实在好极了!”

电影艺术家白杨

生性喜食清淡素雅的菜肴。

她最爱上海老饭店的扣三丝

吃完她曾这样写下当时的心情 :

“我在上海居住了好多年,最初对本地名菜扣三丝一无所知,朋友向我推荐,也引不起我的兴趣。有一天,在老饭店吃了这个菜,竟出乎意料,猛一看汤碗中间堆着的红白黄色彩分明,像一个馒头,细看竟是一根根比火柴梗还细的丝,排得齐齐整整,堆砌得圆滚滚的,当挥动筷子,把火腿、鸡肉、冬笋和鲜猪肉的鲜嫩细丝送进嘴里细细咀嚼,又喝着清醇的汤汁,这才觉得风味醇正爽口,咽下肚去,还觉得回味无穷,给我留下印象难以忘怀。从此,我不但爱吃这个菜,而且也常向朋友推荐了。”

上海老饭店的本帮泰斗李伯荣

资深大厨传承记忆

所谓本帮菜,用“浓油赤酱”概括,

以红烧、煨、糟为主,

口味咸中带甜,油而不腻。

上海老饭店是目前

上海本帮菜传统烹饪技艺的大本营之一。

在传承本帮经典的基础之上,

上海老饭店的厨师团队

近年来也改良研发了多款网红新品

比如:一口一个的拇指生煎~

封印在糟卤冻里的鸭舌~

新颖别致的琥珀鲫鱼冻~

这些新菜既保留了

本帮菜的口味精髓,

又突破传统打造出了

新颖别致的吸睛造型,

让人跃跃欲试。

这家老字号饭店侬吃过伐?

你最爱的本帮菜是哪一道?

欢迎移步留言区

说说你对本帮菜的印象吧~

【田小鱼综合编辑,视频:胖丁】

素材综合自:@上观新闻 @上海老饭店 @上海黄浦 @看懂上海,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冒犯,敬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