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岳飞坟前,有两座铁铸雕像无比引人注目,跪立在坟前的那一对夫妇正是被人们唾弃了千百年的秦桧夫妇。

随着岳飞的去世和南宋的灭亡,秦桧之名并没有随着时间被人们淡忘,反而是愈发“罪无可恕”。

古往今来的诸多文艺作品中,也都将其塑造成了一个奸佞之人,就连他的后人也被人所不耻。其实综合来看世人之所以认为他是奸臣,不外乎有三大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一是身为宋朝人却做出了提议割让土地的卖国行为;

其二是作为南宋丞相却一力主张与金国议和的怯懦之姿;

其三便是谋害岳飞,彻底断绝了南宋复兴的希望。

秦桧的负面形象,似乎早已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被“盖棺定论”了。

然而,事实真相究竟如何呢?惨遭唾弃的秦桧真的是我们印象中罪不容诛的奸臣吗?

卖国还是爱国?

秦桧,字会之。政和五年(1115年),他进士及第,就此踏入官场。起初,他只是在密州担任教授一职。

出生于普通家庭的秦桧,为了能更进一步便参加了词学兼茂科的考试。也正是因为这次机会,让当时的大儒胡安国和游定夫两人发现了他的才能。

在他们二人的举荐下,秦桧的仕途也愈发顺畅,不久后就被擢升为太学学正。

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南下,包围了北宋都城开封,在守御使李纲等人的誓死抵抗下拦住了金军。

两军交战,敌军已然兵临城下,宋钦宗只得派人前去议和。

金人开口便索要五百万两黄金、五千万两白银,割让位于宋朝腹地的太原等三镇,将亲王、丞相送去做人质等等无理要求。

这时,宋钦宗的御案前已经摆满了诸多大臣递上来的奏折,其中秦桧在他的那封奏折中写道:“一言金人要请无厌,乞止许燕山一路; 二言金人狙诈,守御不可缓; 三乞集百官详议,择其当者载之誓书; 四乞馆金使于外,不可令入门及引上殿。”

如果真的按照金人的要求,割让了三镇,那么大宋将时刻面临来自北方金人的威胁,继而燕山一带都将被他们收入囊中。

影视剧秦桧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在他看来,不仅不能满足他们提出的无理要求,还要加强国家的军事军备,培养与其抗衡的能力。

与金人议和前,一定要召集大臣们商量好对策,避免盟约出现纰漏。

此外,原本宋朝就处于弱势,更应该表现出强硬的态度,不能在殿堂内召见金国使臣。这四条建议字字鞭辟入里,也都是从大宋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提出建议的。

面对朝臣们的不同意见,临危受命的皇帝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便召集大臣在延和殿表决是否要“割地自保”?

最后的结果也不出所料,以秦桧为首的36人均拒绝割地,以范宗尹为首的70人同意割地求和。

最终钦宗并没有听从秦桧等人的建议,派遣张邦昌前往金营签订了“城下之盟”,又封秦桧为割地使辅佐肃王赵枢前往金国做人质。

从这两件事中也不难看出,其实秦桧对金国并无好感,甚至可以说对大宋忠心耿耿。并且他身为一个朝臣,哪有什么卖国的资格呢?

真正有权利割地、卖国的其实是皇帝。

说完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分析他的第二宗大罪,难道他真的是金国的奸细吗?

否则又怎么能从金国大营中逃出生天呢?

奸细还是忠臣?

在探讨这个问题前,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为何秦桧会成为金国的俘虏呢?金人李天民所写的《南征录汇》一书中就曾详细地记载了这件事。

当初金人攻破宋都,将其洗劫一空,徽、钦两位皇帝及皇宫贵族、妃子宫婢、文武大臣等三千多人皆成了阶下囚。

他们带着这些俘虏返回金国后,想要立下一个傀儡皇帝来巩固中原地区的统治。

金兵的统帅指使驻守在宋都城的王时雍推举立张邦昌为皇帝,并召集了宋朝官员传达金人的指示。

所有人听完后皆大惊失色,却无人敢站出来表达反对,唯有监察御史马申以死相求保全赵氏。

秦桧在得知此事后,连忙给统帅粘罕上书,说张邦昌只懂得溜须拍马、吃喝玩乐,如果手掌大权恐怕社稷危在旦夕。

也正是他“抗言请立赵氏宗室”的一番举动引起了金人的关注,在他们北去退兵时,特意掳走了秦桧夫妇。

张绍曾说自己在出使金国时遇到了被俘虏的秦桧,他在金国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犹如当初的苏武忍辱负重只为了能有朝一日继续报效大宋。

机缘巧合之下,金太宗吴乞买看到了他替徽宗写给粘罕的文书,被他的才华和书法所吸引,这才改善了他的生活待遇。

建炎四年,秦慧夫妇趁金国攻打山阳之际,携仆从逃到了南方,直奔高宗行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之所以有人怀疑他是金国的奸细,也正是因为质疑他如何能从金国重重大军中逃出生天呢?为何独独他能逃出来呢?

关于这一点,他在自己所撰写的《北征记实》中叙述,他在杀掉守卫他们的金兵后,趁着夜色在涟水军水寨从海路逃到了南方。

不过《宋史》认为是他在金人面前鼓吹他支持宋金议和,通过骗取他们信任,得以被护送至南方。

就连后来倍受秦桧排挤的陆游,也在《老学庵笔记》中认可了他对宋的忠心。

除此以外,《续资治通鉴》也详细地记载了和他一同逃回南宋的人,如御史台街司翁顺及亲信高益恭等人。

从上述内容中也不难发现,虽然秦桧身上存在诸多疑点,史学家们对其归国方式的记载也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并没有怀疑他是金国的奸细。

相反,他们大都认为秦桧是个忠臣,诸多文人也都十分认可秦桧在金国时的表现。洪皓曾上书宋高宗,谏言道:“桧身陷敌区,乃心系王室,忠孝之节,久而不渝,虽苏武不能过之忠臣。”

洗清这个嫌疑后,我们再来看下最后一个问题,也仔细分析一下岳飞之死究竟是谁之过?

是侩子手还是背锅侠?

在秦桧归国后声势高涨,平步青云直到成为丞相。不过此时的南宋面临的是什么情况呢?

立国不稳,军队势弱,百姓刚刚经历了多次战乱急需修生养息。

反观金国,民众生活在苦寒的北地,民风彪悍战斗力强,多次击败北宋甚至能力挫强横的辽国。

因此,虚弱的南宋在这种时候与金国对上无疑是以卵击石。不过,金国此时也没有时间南下灭宋,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其实主要有以下两大原因。

这第一点就是,虽然金国战斗力强,但是由于长期居住在苦寒之地,他们的人口并不多,他们南下进攻宋也是想要获取足够的资源。

这第二点也是则是他们同样面临着外患,虎视眈眈的西夏以及逐渐起势的蒙古都是金国的劲敌。

它们的威胁远大于国基不稳的南宋,稳固北方政权也比南下灭宋更重要。

综上所述,南宋没有北上雪耻、收复失地的能力,金国也没有南下灭宋、吞并江南的野心,对两国最好的选择就是议和。

因此,认清当下形势的秦桧才会极力主张宋金议和,也同样是宋高宗赵构的选择。

不过文人们想要议和,但是武将们却并不同意。

南宋立国后,并不像北宋时期那样打压武人的地位,反而是诸多武将开始拥兵自重。

影视剧岳飞形象

史书载:“诸将自夸雄豪,刘世…岳飞,各以成军,雄视海内。廪稍惟其所赋,功勋惟其所奏。”

一些武将要的俸禄甚至比当兵的人人数还要多,并且几大派系的将士们时常发生矛盾。如果宋金议和,那么武将的地位很有可能将会再度回到时期,所以武将大多反对议和。

既然因此,想要议和的赵构就势必要收回兵权,否则后患无穷。

而岳飞又做了些什么呢?在赵构登基不久后,他就上书要“直捣黄龙,迎回二圣。”

徽、钦乃是正统,赵构的名位却来的名不正,言不顺,若是二帝归来,他又将置身何处呢?

在岳飞数次北伐大胜后,已有功高震主之嫌,但是他却浑然不知,要求增加兵力加强军备。这时的岳家军已达十万兵力,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又怎能不让赵构戒备呢?

除此之外,或许是出于忠心、心系社稷,在赵构独子亡世后,他还曾当面劝赵构早立皇储……这种种条条,注定了岳飞的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构一日发出十二张金字诏牌,催促他班师回朝,随即便削去了他的兵权。

绍兴十一年(1141年),赵构亲自下旨,以毒酒赐死岳飞。

韩世忠虽对他的死亡愤愤不平却不敢直接质问皇帝,只好找上秦桧,询问其缘由。

秦桧又能说什么呢?便只回了句:事体“莫须有”。

按照南宋时其实是或许有但查无实证的意思,后来却被解释为“难道没有吗?”

自此,岳飞的死成了他身上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后世对岳飞的评价也并非一成不变的:在元朝为当局所不容,在明朝成了抗金英雄,清朝宣传其“精忠报国”,清末又被打入“反满兴汉”谱系中……

古往今来,前朝大抵都是“荒淫无道”的,胜利者也永远不缺乏歌功颂德的人,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也需要正视历史真相,不能偏听偏信。

或许有朝一日,跪在那里的秦桧也能再次站立起来。

参考内容:

《秦桧为何会被历史曲解 800 多年》

《岳飞之死与秦桧之冤》

《宋人眼中的秦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