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政策放开之后,全国人民第一次面对真正意义的疫情。在这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各路专家纷纷对疫情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可惜尽管病毒已经蔓延了三年,在国外有前车之鉴的情况下,这些专家的各种预测还是被频频打脸。

春节前半个月左右,山东、浙江、福建等地的疫情防控部门做出研判,表示当地会在春节前后出现第二波感染高峰,甚至预判了感染高峰的开始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老百姓提心吊胆的过完了兔年的春节后,才发现专家口中说的第二波感染高峰似乎并没到来。整个春节期间,各地旅游景区人满为患,农村走亲访友,大家都摘掉了口罩,有些农村甚至还恢复了百家宴,但也没有听说哪个地方出现集中感染事件。

这不仅是百姓自己的感受,从中疾控官网发布的信息来看,各省报告的感染人数从2022年12月22日(694万)达峰之后,2023年1月23日已降至1.5万。当然这样的数字和实际可能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基本可以反映疫情发展趋势。

1月27日,上海中医院大学急危重症研究院的所长方邦江称:“新冠病毒传播渐渐变弱,是因为社会面维持低水平传播,巩固了免疫屏障,加上绝大多数人都感染了,形成了群体免疫,病毒有点传不动了”。

同时包括张文宏在内的专家预估“第二波”疫情高峰可能在今年五六月份出现,但钟南山教授则认为我国疫情可能会在三月份趋于稳定,在6月份有望结束。

众说纷纭让疫情成了一种玄学,被打脸的专家前赴后继!

有人认为,因为缺乏准确的数据,以及对新冠病毒本身还缺乏了解,专家对于疫情的发展认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所难免,所以没必要对专家的言论过于苛责。

其实这些言论的存在,已经对各地的防疫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扰,而且还有扩大之势。

比如预测春节前后会出现第二波感染高峰的山东,在1月19号开始,济南、临沂、德州、日照、滨州等地市宣布重启核酸检测,并对核酸采样点进行了优化调整,继续提供免费混管核酸检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西抚州东乡区1月24日突然宣布要在大年初四、初五两天开展免费核酸检测,并要求全区市民积极参与。后来在舆论压力下,撤下通告,并道歉称“工作安排不周,给市民和社会各界造成了困扰”,一时间舆论哗然。

如果按照目前的情况,继续开展这样的免费核酸检测实在是没有太大的必要,反而增加了财政负担。但在春节前后将迎来传染高峰的研判结果指导下,这样的做法不仅显得合理,更表现出了当地防疫部门的担当。

但这么多专家综合研判的根据是什么,为什么出现这么大的偏差?以至于产生财政投入上的巨大浪费,这样的后果需不需要请这些做出研判的专家进行解释和担责?

其实即便是普通的老百姓,但凡有个正确的分析能力,都能想明白疫情的发展规律。我国是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进行放开的,所以疫情的传播自然规模空前。

去年12月末,各地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和城市的感染人数都已经高达90%,剩余的10%大部分可能是无症状感染者,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可能会因为人员流动带来第二波感染。

在集体免疫成立,新的病毒没有完全逃脱免疫机制的情况下,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出现疫情感染高峰的。新一轮疫情高峰到来时间取决于这一波感染形成的免疫保护时间周期,而不是专家自相矛盾的猜想。

另外并不能因为春节期间的祥和,而出现各种“天佑中华”,“病毒似乎不存在了”,“病毒传不动了”这样的幻想。国外开放几年的经验,以及不断演变的病毒,已经完全敞开的国门,都告诉我们病毒没有消失,天下并无净土。

专家们想证明自己的水平,其实没必要急着表态。历史、现实、数据都是做研判最基本的工具,无谓的发言只会徒增社会的担忧,误国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