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热播的电视剧《山河月明》中,有这样一段剧情:徐达晚年病重,朱元璋亲自前往北平探望。两个曾经并肩作战的老人一起回忆往昔,都忍不住泪流满面。

朱元璋因为害怕徐达威胁到自己子孙后代稳坐江山,于是在得知徐达背上长痈(念yōng)之后,故意赏赐了他一只烧鹅。徐达在涕泪交流之下,大口喝酒,大口吃鹅。最后,徐达因为吃了鹅肉诱发痈毒而逝。

这段剧情显然是借鉴了野史中“朱元璋故意给徐达赐烧鹅逼死他”的传说。然而事实上,徐达深得朱元璋信任和重用,是洪武年间少有的得以善终的开国功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国功臣 战功赫赫

徐达和朱元璋一样,是安徽凤阳东北人,因此两人是同乡的,而且小时候还在一起放过牛。

元朝末年,面对政治黑暗,民不聊生的景象,徐达萌发了济世救国的远大志向。

当时全国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朱元璋率先加入了起义军,投身到了轰轰烈烈的反元战争中。

1353年,他回到家乡招募士兵,徐达积极响应,跑去投奔老乡。

双方一拍即合,相谈甚欢,从此开始了建功立业的传奇。

当时朱元璋在郭子兴领导的农民起义军里当将领,可郭子兴能力平平且心胸狭窄,多次排挤才华过人、深受爱戴的朱元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元璋权衡之下,决定打出濠州城,开拓新地盘,发展自己的势力。他向郭子兴要了700人的亲信部队,然后留下徐达、汤和等24名最亲近的家乡兄弟南略定远,又劝降了一些人,初步建立起了一支由自己掌握的武装力量。

而徐达,自然而然成为了他最得力的助手之一。在明王朝的建立过程中,他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

朱元璋出走不久之后,郭子兴和自己部队的另一个将领孙德崖发生冲突,拘捕了孙德崖,孙的手下为了报复,直接扣留了朱元璋。

在这种危急关头,徐达表现出了英勇无畏的精神。他自告奋勇,代替朱元璋当了人质。

事情圆满解决以后,朱元璋对徐达愈发信任和器重。

1355年,徐达打下了和州,凭借战功被提拔为了镇抚。紧接着,他带领部队继续向东,与陈友谅、张士诚的军队多次正面交锋,为朱元璋东进谋取天下扫开了道路。

1363年7月,朱元璋大军在鄱阳湖与陈友谅决战。徐达一马当先,以少敌多,打败了陈友谅的前锋部队,还缴获了许多战利品。

朱元璋消灭陈友谅之后,实力大增,很快将目标对准了张士诚。1367年9月,徐达指挥大军猛烈攻打平江城,张士诚全线崩溃,25余万将士被俘虏。

至此,朱元璋初步实现了自己统一天下的目标,而徐达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长为一位成熟的军事家

徐达虽然读书不多,却有强烈的求知欲。每次带兵出征,他都会邀请一些博学之士,为自己讲解古代兵法,并将之运用到实践中。

除了学习理论知识外,他还善于总结实战经验,形成自己的军事体系,因此具备了驾驭整个战争发展变化的能力和高超的指挥艺术,被将士们誉为“战神”。

即使是在元末明初那个将星辈出的年代,也没有人能掩盖徐达身上的光芒。

北伐抗元 治军严明

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登基,改国号“明”,年号“洪武”。

新朝建立后,大封百官,徐达出任右丞相,兼任太子少傅。

这个时候,陈友谅、张士诚这些威胁最大的起义军将领都已经覆灭,朱元璋剩下的唯一敌人,就是曾经横扫东亚、不可一世的元朝骑兵。

彼时明军在对抗元军时势如破竹,捷报频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元璋抵达汴梁后,摆酒设宴慰劳徐达,并与他商议北伐之事。

徐达说:“现在王保保观望不前,李思齐狼狈西逃,我们只要一鼓作气,直捣元都,必定可以取得胜利。”

朱元璋听后连声称赞道:“你说得对。”

随后,徐达领命出征,和常遇春会师河阴,连下卫辉、彰德、广平等地。

徐达大军直捣元都后,元顺帝匆忙携带太子向北方逃走了。而没有逃走且拒绝投降的臣下如淮王帖木儿不花、左丞相庆童等人,徐达则统统痛快了结了他们。

但是对于宫殿内的妃嫔、公主、宫女等人,徐达则命太监保护照顾好,不允许士兵无礼侵犯。

徐达还下令封闭府库,登记元朝皇室没有带走的书籍、宝物;并再次告诫全城士兵禁止扰乱城内百姓。这使得当时的官员和百姓都能够安居,城内的店铺、作坊、市场等也照常营业。

和常遇春嗜杀俘虏相比,徐达的政治智慧显然高得多。常遇春大开杀戒的时候,他经常跳出来反对。

元朝末年,多方势力割据,天下群雄揭竿而起。在乱世之中,很多人一旦掌握了权利,就开始胡作非为,奸淫掳掠,过起了穷奢极欲的生活。

但徐达是个例外。

他早年攻打张士诚占领的平江城时,就曾下达军令:“掠民财者死,拆民居者死。”

由于徐达带的军队纪律严明,城中百姓照样安居乐业,生活并未受到多大影响。

这一举措,不仅稳定了社会局势,还为大明军队赢得了民心,朱元璋对徐达采取的一系列安民措施十分满意。

徐达打战时,不贪女色,不图货利,每次攻下城池,都不会擅自掠夺财富和美人,而且多次严禁士兵骚扰百姓,凡有违令扰民,必会军法处置。

因此,他的部队所到之处,很少出现百姓举家逃亡的状况。

除此之外,徐达对手下的士兵也关怀备至。每次出征之时,遇到军粮不足,士兵们吃不饱饭的时候,他也跟着不吃不喝;士兵们生病了或者受伤了,他就亲自带着药物去探望。

有这样一位公正严明的将军,手下人自然以死相报,他的部队也因此所向无敌。

更难得的是,徐达很少虐待俘虏。凡是被他活捉的敌军将士和探子,他都好心相劝,让他们效力明朝。所以他率军北伐过程中,敌人经常率领部队前来投降。

谦卑谨慎 安分守己

洪武三年,徐达受命为征北大将军,出兵西北,大败元军。班师回朝后,朱元璋亲自到龙江迎接,封他为魏国公。

此后十来年,徐达长期在山西、北平一带练兵,主要任务是把守明朝的“北大门”,时时防备元朝的残余势力侵犯,并使得明朝北部边疆趋于稳定、平静。

虽然立有大功,但是徐达不居功自傲,在朱元璋面前尤其恭敬谨慎。每次打完仗回京之后,他总是第一时间把大将印章上交皇帝,以表忠心。

朱元璋经常设宴招待徐达,多次以“布衣兄弟”称呼对方,可徐达谨记为人臣子的本分,从不敢越过君臣尊卑之序。

本来按照明朝的礼仪制度,以徐达的官位,外出时可以配备规模比较大的威赫仪卫。

但他生性简朴,每次出门都只坐普通的马车。

朱元璋很欣赏徐达的生活作风。

他曾对徐达说:“你南征北战几十年,劳苦功高,我现在把过去当吴王时的旧宅院给你一家居住。”

徐达再三推辞,不肯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元璋只好设了个酒局,派人将他灌醉,然后抬到宅邸的床上,强迫他搬迁到新家。

徐达酒醒后,立刻找到朱元璋请罪,下跪磕头,再次拒绝了皇帝的好意。

朱元璋见他如此谦恭,十分敬佩,也就不再硬逼他接受旧王府,而是命令官员另外为他修建了一所新住宅。

有一次,朱元璋约徐达下棋,他事项嘱咐徐达,一定好好下棋,不能放水。徐达只得硬着头皮和皇帝对弈。

两人旗鼓相当,一直下到中午,都难以分出个输赢来。就在朱元璋接连吃了两个子,即将取胜的时候,徐达却不肯再落下一子。

皇帝问他:“你怎么不下了?”

徐达突然跪倒在地,说道:“请皇上细看全局。”

原来,徐达也知道君臣有别,所以他是不能赢朱元璋的。他在棋盘上把旗子下成了“万岁”这两个字。朱元璋看到之后,非常高兴,大笔一挥,便给徐达赏赐了一座花园。

除了谦虚谨慎外,徐达还有一个特别难得的优点,那就是忠诚正直,爱憎分明,从不结党营私。

由于他功高位显,又深得皇帝信任,朝中有不少人拉拢他,比如丞相胡惟庸就曾想与徐达结为好友。

可徐达看不起胡的品行作为,一直对他敬而远之。胡惟庸吃了个“闭门钉”,就把拉拢对象转向了徐达的家仆福寿。他多次给福寿送礼,怂恿他捏造罪名陷害徐达。

但福寿忠心耿耿,坚决不肯背叛主子。

后来胡惟庸因为谋反被朱元璋诛杀,徐达因为明哲保身,没有受到任何牵连。

朱元璋曾在朝堂上当着群臣的面称赞徐达说:“他不骄不傲,不爱女色,不爱金银珠宝,公正无私,光明磊落,是真正的大将军啊。”

深谋远虑 保全家族

1384年10月,在北平镇守的徐达背上不幸长了痈。朱元璋知道之后,特地派人把他接回京城好好养病。

次年2月,一代名将徐达病逝于应天府,享年54岁。

他死之后,朱元璋极为哀伤,为此停止临朝听政,还亲自参加葬礼,追封他为中山王,谥“武宁”,列为开国第一功臣,配享太庙。

徐达膝下有四子三女,除了次子早年病逝外,剩余三个儿子均世袭公侯。

其中,大儿子是徐辉祖,被封为“魏国公”,是朱元璋孙子朱允炆的忠实拥护者。第四个儿子徐增寿被追封为“定国公”,而且他们的爵位可以世代继承享受。

纵观整个明朝,只有徐达一家出了两位公爵,可谓富贵之极。

而他的三个女儿,也都嫁入皇室:长女嫁给了燕王朱棣,一开始是王妃,朱棣造反成功后成为皇后,谥号“仁孝文皇后”;次女嫁给代王为妃;三女嫁给安王为妃。

在此以后,徐辉祖和徐增寿兄弟二人封爵一代代传给了后人,虽然中间也有过波澜,但还是贯穿了整个大明王朝。

景泰五年,朝廷为了表彰徐达立下的显赫战功,下令在山海关城内立庙祭祀,由内阁大学士商辂亲自撰文立碑,歌颂了他的的丰功伟绩。

徐达一生战功赫赫,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功成名就后还能保持初心,谨慎度日。正是他的远见卓识,为后世族人带来了绵绵不尽的荣华富贵。

朱元璋生性多疑残忍,明朝建立过程中诞生的一大批文臣武将,后来相继被他屠杀殆尽。和徐达一起名列“功臣榜”的李善长等人,下场都十分惨烈。

只有徐达一脉是个例外,子孙繁衍,家族的荣耀一直延续了两百余年,见证了整个明帝国的兴盛衰亡,堪称大明第一世家!

更难能可贵的是,徐达的子孙并非只知道享受俸禄的无能之辈,后代中出了很多优秀人才。比如他的玄孙徐世荣、徐世华、徐世贵等人,曾经被调防到川云贵一带,手握地方大权。

以徐世荣为例,他曾任云南指挥使,在成化年间,率军前往平定四川、贵州等地的农民起义和土司叛乱。在四川一带,至今流传着他的传说。

1644年,李自成的大军直入北京,徐达后人、末代定国公徐允祯选择了投降。一年后,多铎统属清军南下,明朝勋臣的爵位制度被正式废除了,末代魏国公徐文爵自然也成了普通百姓。

以此为标志,与大明王朝共命运的徐世家族才正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结语

徐达不仅骁勇善战、有勇有谋,而且性情恭顺、与人为善。

战场厮杀和权力斗争本是非常残酷的事情,正因如此,他在战场上的善举和在官场中的严谨才显得更加可贵。正是这些举动,让他为自己赢得了善始善终的结局,还让子孙后代收益两百余年。

直到今日,人们提起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明代开国大将,仍为他深厚的政治智慧所折服。

参考资料

[1]陈梧桐.明朝第一开国功臣徐达.光明日报.2008.1.1

[2] 王龙海.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眉山有后裔,族群逾万人.华西都市报.2022.5.23

[3] 史宗义.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文史天地.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