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军队攻入柏林后,将国旗插上德国国会大厦,随着德国向苏联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持续燃烧了7年之久的战火彻底熄灭。

而战败的德国作为挑起战争的国家之一,面临着众多战胜国的索赔。

攻占柏林,苏联付出了35万人伤亡的惨重代价,苏联作为战胜国如何对德国索赔,是万众瞩目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德国对苏联的赔偿,从一开始的200亿美元削减到31.71亿美元,赔偿期限也加长了,最后没有结清的25.37亿美元则被一笔勾销。

代替这些赔偿的,是苏联从德国拉走了几百车皮的废弃工业设备。

经历炮火的狂轰滥炸,斯大林从德国带走的工业设备就相当于“废铁”,看上去毫无价值。

苏联的对德索赔方案

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占领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化工企业——德国IG法本公司在波兰莫诺维茨的工厂,该工厂的大部分高压合成设备立即被拆卸运到西西伯利亚,并重新组装建立新的工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短短数月时间里,这家曾经在欧洲规模最大的企业,易北河以东的势力就被彻底摧毁了。

后来苏联红军真正推进到德国领土时,在东普鲁士、波美拉尼亚、西里西亚和勃兰登堡等地,拆卸和劫掠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柏林决战中,苏军将其他战线的大量兵力抽调到进攻部队,部队向前挺进,经历浴血激战,攻破了柏林,将旗帜插上了德国的国会大厦,7年的战争一夕宣告结束。

德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国,面临着巨额的赔偿。

关于德国的赔偿问题,苏联、美国、英国三个国家先后在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和盟国对德管制委员会三次进行协商,每次都争议颇多,耗时很长。

在雅尔塔会议上,苏联对德国赔偿的提议遭到了英国的强烈反对,丘吉尔认为苏联提出的赔偿额度十分不合理,远超德国的支付能力,怀疑德国面临着这样的赔偿压力是否会难以为继。

丘吉尔反对以具体数额作为基础讨论德国需要支付的赔偿额度,并且提出索要的赔偿不能动摇德国的工业基础也就是经济基础,所以确定赔偿数额时必须考虑到德国的现有情况和后续的发展问题。

丘吉尔的立场让斯大林大为光火,斯大林认为英国不是在向德国索赔,更像是要建立一个强大的德国,对此,美国和德国意见相近。

波茨坦会议期间,美国改变想法,和英国站在了同一战线,美英和苏联对于德国赔偿问题,主要争议聚焦在3个方面:

一是美国提出分区赔偿,从三国各自占领的占领区获取赔偿,如果在自己占领区没有满意的赔偿,占领区和占领区之间可以互通有无,以物易物。

对于这个方案,苏联并不接受,因为苏联最想要的赔偿是德国的重工业,然而德国的重工业主要集中在西占区,苏联的占领区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主,美国的这个方案会侵犯苏联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是根据雅尔塔会议精神,德国和波兰之间边界的划分将会采取更有利于波兰的方案。

按照苏联的提议,德国将失去四分之一的耕地和西里西亚产煤区,居住在这一带的德国人向西迁徙,但美国和英国认为这会加重德国粮食和燃料的短缺,苏联认为德国的粮食可以靠进口获取,而燃料已经足够,拒绝让步。

三是“进口”和“支付赔偿”之间的先后顺序。

德国工业生产所必需的原料和物资依赖进口获取,一旦不能进口,工业发展势必受到阻碍,美英认为德国的产出应该先用于支付必要的进口,苏联则认为德国必须先压缩进口的规模,优先支付赔偿。

苏联的主张之所以总是与美英两国背道而驰,是因为立场不同,苏联希望从根本上削弱改造德国,仅保留德国基本的生产力用来支付赔偿,避免德国再次威胁其他国家的领土安全;美英两国则是希望保留德国更多的实力,以制衡苏联,阻止苏联的影响力扩大到西欧。

波茨坦会议最后的文件中,针对德国的赔偿问题,苏联终于和美国、英国达成了基本共识:苏联接受了分区赔偿原则,从西战区拉走了25%的重工业设备,其中15%以苏占区的食物和原料作为交换,另外10%是无偿的。

1946年以前,苏占区的主要赔偿形式就是大规模的工厂和设备拆卸。

关于赔偿总额方面,苏联最初预期要从苏占区获取赔偿价值总额约100亿美元,这正符合苏联在雅尔塔会议上提出的方案(赔偿总额200亿美元,苏联获取其中的50%)。

但是经历了战争的摧残,德国人民的生活十分困顿,生产也受到影响,进度缓慢,美国、英国和苏联大规模的索赔让德国的情况雪上加霜。

德国统一社会党领导机构向苏占区军政府写信请求酌量增加配给量,表示德国的食物供应情况恶劣,亟待改善。

1947年1月,德国统一社会党领导人再次同苏占区军政府首脑举行会议,会议公报指出:管制委员会确定的赔偿计划的数字与战后德国经济水平是完全不相适应的。

1950年5月15日,斯大林应民主德国的要求,宣布苏联将民主德国尚存的赔偿义务从63.42亿美元削减到31.71亿美元,期限从10年延长到20年。

1953年8月2日,苏联与民主德国签订赔偿协议,民主德国当时还没有付清的25.37亿美元赔偿款项将在1954年1月1日一笔勾销。

不仅免除了东德(苏占区)战后拖欠苏联的所有债务,苏联还将最后一批价值270亿马克的3个“苏维埃联合股份公司”全部归还民主德国,降低民主德国支付的占领费,并继续大量向民主德国供应原料和粮食。

根据战后统计,苏联官方宣布东德(苏占区)支付赔偿总额42.92亿美元,其中14.84亿美元来自工厂和设备拆迁,28.08亿美元来自同期产品赔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废铁”对于苏联的意义

对苏联的这一系列举措,有人觉得傻:为什么放弃真金白银的赔偿,却拉回国一堆“废铁”?

可实际上,那真的是一堆“废铁”?苏联又为什么会甘心最终放弃剩余的赔偿款?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国际局势

鉴于苏联将在未来的和平协定中放弃对东德的直接管制,长期赔偿计划存在不确定性。

当初苏联对德国索赔的宗旨是,最大程度地削弱德国的经济、军事实力,想要达成这个目的,破坏德国的工业是可以从根本解决问题的。

当德国仅仅具备基本的生产力,而且基本生产力还要在兼顾满足人民基础生活的同时,用以支付巨额的赔款,德国就再也无力对苏联造成威胁了。

然而面对已经成为自己冷战中追随者的民主德国,依然索取大规模赔偿已经不合时宜。

尤其是东柏林事件使苏联意识到,继续将民主德国当作剥削对象对待,只会引起更大规模的骚乱,赔偿政策在政治上已经走到了尽头,此时正是将东德一视同仁地纳入到苏联构筑的东欧国家体系中来的时候了。

后来的苏联和民主德国成为了彼此间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并且两国的国民经济都十分依赖这种贸易关系,民主德国向苏联出口的货物中,有三分之二都是机器、设备等;苏联向民主德国出口较多的,则是矿物原料和金属,二者之间的贸易往来十分互补。

苏联的工业情况

上世纪30年代,苏联在航空工业上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重型飞机的发展上,这就导致歼击机和攻击机的发展缺乏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才会在1941年,法西斯德国突袭苏联时,苏联空军被逼得节节败退,几乎丧失了制空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战前,与德国相比,苏联航空科技处于落后的地位,相当于工业实力只有德国的三分之一,开战在即,苏联还向德国提供原料来换取航空设备。

至于为什么大战当前,德国还会同意向苏联出售新的航空装备,有可能是出于对苏联航空工业水平的轻视,也有可能是对自己的优势信心十足,但是其中最为广泛接受的解释是,德国想通过向苏联售卖的新装备使苏联看到德国的军事实力,对德国望而却步。

苏联买进的航空装备到货后,斯大林没有把它们直接投入使用,而是指示技术人员对飞机进行研究对比,分析自己装备的不同和不足之处,从中找出改进和提升装备的方法。

除了工业水平不如德国之外,苏联军事所需的矿产资源也不如德国充足。

苏联境内十分缺乏铀矿资源,但铀是制造原子弹必不可少的原材料之一,苏联境内可供开采的铀矿不足以满足制造原子弹所需。

二战后,苏联在苏占区大范围搜集核资源,运输德国的铀、重水等核原料以及仪器设备,广泛搜罗德国参与原子弹制作的科研人员,这些人力物力资源对苏联核武器研制成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德国的工业情况

德国在19世纪末期就成为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那时的俄国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落后国家。

希特勒上台后,德国的工业发展以对外发动侵略战争为准绳和目标,德国的整个工业和经济体系都是时刻为战争做准备的。

希特勒规定,所有工业企业的生产都必须为军备服务,人民买不到新生产的汽车,因为生产汽车的工厂全部投入了战争生产。

1935年,德国有300多家工厂投入军火生产,其中有近60家飞机制造厂、45家汽车和坦克制造厂、15个军用造船厂和80家火炮制造厂。

纳粹德国是世界上较早研制原子弹的国家之一,苏联虽然也进行过核武器的研制工作,却并没有取得重大的成果,初期也不够重视,是战争带来的巨大压力使苏联意识到了核武器的重要性,然而战争中也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能用来投入原子弹的研制。

德国发达且以战争为主的军事工业,在战争中发挥出了强大的优势,对于当时的苏联来说十分有借鉴意义,那些被苏联千里迢迢从德国拉回的所谓“废铁”,都是德国的工业设备,只是在炮火中受到损伤,但仍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1945年到1946年,苏联在德国的苏占区组织了对德技术复原委员会,由朱德苏军保障委员会的工作及生活。

对德技术复原委员会搜集了德国导弹的全部图纸资料和机器设备,为苏联导弹工业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6年5月,在斯大林的亲自干预下,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决议,要求尽快生产出类似德国V-2导弹的远程可控导弹。

斯大林还建立了直接隶属于部长会议的导弹技术专门委员会,由其全面负责导弹的研发、设计和试验,并要求与之相关的部门全力配合工作,为其调拨必需的资金、设备、人员等资源。

1949年苏联原子弹试爆成功后,为满足提升轰炸机载重量和配备完整放射线防护装备的需求,1952年,Tu-16轰炸机研制成功。

50年代初,有效射程达到600公里的P-1和P-2导弹研制成功并迅速装备部队。

在苏联核工业建立的整个过程中,苏联最高领导层的政治支持和高度重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技术委员会被国家授予特权,国家的任何一个部门都有义务供给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资源。

在这种支持下,苏联迅速攻克了核武器研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

1959年年底,苏联的首次核攻击能力甚至超过了美国,工业产量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1961年,苏联远程导弹的产量达到了1280枚。

参考文献

[1] 沈志华.战后赔偿:美苏对德占领政策中的合作与冲突——关于美苏冷战起源的经济因素(讨论之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3(05):60-100+238-239.DOI:10.16382/j.cnki.1000-5579.2021.05.006.

[2] 李凤艳.试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对德索赔政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5(06):72-78+150-151.DOI:10.16382/j.cnki.1000-5579.2013.06.006.

[3] 李涵.二战时苏联生产武器为何远超德国[J].领导文萃,2016(18):50-52.DOI:10.13533/j.cnki.ldwc.2016.18.010.

[4] 黎时.从劫难中重新站起——二战时期苏联航空工业[J].大飞机,2015(05):90-92.

[5] 张泽宇.二战后苏联对德国核资源的争夺与使用(1945—1949)[J].安徽史学,2014(02):82-90.

[6] 王芳.苏联对纳粹德国火箭技术的争夺(1944~1945)[J].自然科学史研究,2013,32(04):523-537.

[7] 李凤艳.试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对德索赔政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5(06):72-78+150-151.DOI:10.16382/j.cnki.1000-5579.2013.06.006.

[8] 孙文沛. 二战后德国赔偿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

[9] 毛锐.试论1935至1937年苏联对德国和平共处的尝试[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1):42-46.DOI:10.16456/j.cnki.1001-5973.2000.01.010.

[10] 张广翔,齐石.二战后苏联的军事工业转型与军事工业综合体的形成[J].军事历史研究,2022,36(01):100-114.

[11] 耿坤,李臣,江泓,蔡成恩.决战柏林 最残酷的城市攻坚战[J].知识就是力量,2014(12):70-75.

[12]李富森.论二战前后德国的工业政策[J].学术探索,2012(09):86-89.

作者:理理

编辑:如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