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从巴颜喀拉山脉噶达素齐老峰一路向东经过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最后经过山东注入渤海,所经之处就是中国当年最为富庶的中原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逐鹿中原”就是历史上继承华夏衣钵的标准,否则就是蛮夷或者匈奴,要么就是契丹或者突厥,比如来自西北塞外的忽必烈统一了中国,所以得以正统历史的元,而黄河就是历史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民。

被誉为华夏母亲河的黄河,变成了地上河?

与长江不同的是黄河的中游段流经黄土高原,与支流一起带入了大量泥沙,所以黄河成为了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1933年输沙量曾达到39.1亿吨,1977年记录到最高含沙量922千克/立方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文数字般的泥沙淤积在黄河中下游,成就了肥沃的华北平原,也成就了华夏民族,但这些泥沙不断淤积也让黄河变成了一条彻底的地上河,历史上黄河一直就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说法,就是因为河道淤积,河床连年抬高,最终“水往低处流”,黄河改道。

所以一直到现在,黄河都有“地上河”的“美誉”,每年到了汛期这条地上河就成为了大家的心头之患,真的就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一下黄河大难题吗?

“天鲲号”疏浚黄河:究竟有没有可能?

2019年1月10日,《科技日报》报道,经过3个月的挖泥、挖岩试验,国之重器“天鲲号”成功通过了实际施工的考验。“天鲲号”挖泥最高生产率达每小时7501立方米,15千米最长排距的挖掘输送能力,挖掘岩石强度最高达60兆帕!

装配了智能挖泥系统的“天鲲号”可实现无人操控自动挖泥,并能根据施工区域实际情况自动调节施工动作,确保生产效率长期保持在较高标准,真正实现了挖泥船的高产稳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用“天鲲号”来将黄河从入海口一直疏浚到中游,以“天鲲号”的能力似乎也用不了几年,与其天天担惊受怕地上河泛滥,不如下点真功夫?有朋友已经计算过了,天鲲号大约需要10多年时间完成黄河河道的疏浚,但这要是能换来黄河的一劳永逸,造福两岸无数百姓,那毫无疑问将是非常值得的。

疏浚黄河,究竟是好还是坏?

在大家印象中,河道淤积一定不是什么好事,毕竟它会抬高河道,变成像黄河一样的地上河,但黄河河道已经淤积了百年甚至更久,这些淤积的泥沙已经成了环境的一部分,当前在黄河边上的河坝与桥梁,都建筑在这个基础上。

假如河道突然大幅度变深的话会有什么后果?其实这是可以想象的,大堤下方会缺淤积的河沙保护,会被逐渐掏空,最终千里黄河大堤将被毁于一旦,这就是河道禁止挖泥沙的原因,它们除了会淤积河道以外,同时还在保持这两侧大堤的安全,是不是非常反常识?

事实就是这样,比如桥梁的桥墩周围同样禁止采掘泥沙,甚至还会用鹅卵石堆积在此处保护,和保护大堤基础是同样的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疏浚黄河用不了“天鲲号”那么牛逼的装备,除非打算重建黄河大堤,把基础挖到不被疏浚影响的深度。假如不想重建的话,那么搞个专门给黄河疏浚主河道的小挖泥船也就差不多了!

现在的黄河已经变清啦!

2017年5月份,《瞭望》新闻周刊的记者调查发现,从托克托县的河口镇到郑州的桃花峪,长达1200多千米的黄河中游已经变成了一条清水河。

据控制了91%流域面积和90%径流量的潼关水文站5月份实测的数据显示,黄河水中的含沙量已经低于0.8千克/立方米!

黄河正在变清,一个惊人的事实正在发生!不过如果您了解中国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在西北的努力,那么对黄河变清并不会感到十分惊讶,只能由衷地赞叹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与黄河变清的关键因素有两个:

1、小浪底工程拦住了部分泥沙

2、黄土高原上的绿化工程

1999年的小浪底竣工后,从2000年到2015年黄河下游输沙量年均仅为0.64亿吨,和1950~1999年年均减少了11.39亿吨,这个拦沙效果极其显著。

小浪底排沙

另一个则是黄土高原上的绿化工程,黄河流经的鄂尔多斯和黄土高原以及榆林和延安都是黄河的重要来沙源头,水土保持后黄河以及支流的来沙减少,黄河变清趋势非常明显。

而西北更大规模的绿化造林计划:三北防护林未来将持续到2050年,这个人类最庞大的绿化造林工程甚至在太空都可以看到,2019年12月,《自然》官网上刊发了一篇论文,标题是“中国和印度引领全球绿化之路”。

文中以少有的正面角度报道了中国绿化的成果,并且发布了非常关键的数据,从2000年初以来,全球绿化面积增加了5%,其中有25%是中国完成的,并且其中有42%来自真正的森林扩张,而印度的贡献则只有中国的1/5,并且80%都是农业种植。

所以从长期角度而言,黄河变清是一个趋势,它只需要小型疏浚船保持航道即可,至于造岛狂魔“天鲲号”,请让它去更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