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返岗第一天
同事们都从天南海北各地返回
节后返岗会不会有感染风险?
节后返岗后会有感染风险?
专家:概率很低
节后返岗是否有再次感染的风险?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赵卫1月27日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表示,目前全国报送的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全部为奥密克戎变异株。
“据这一情况,在外地已经感染过的人,从目前看,应该还在半年的有效保护期内,加之目前的流行株仍然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出现免疫逃逸现象的可能性很小,因此返程后被感染的风险也很小。”赵卫医生表示,如果在返乡后注意尽量居家,减少外出和聚集,或者没有和有症状感染者发生无保护接触的经历,被感染的风险就更小了。
“从全国的表现上来看,这种担忧已经多余。春节假期已过半,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疫情。”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胡洋也向记者表示,从家乡返回后再次感染的风险很低,“大家都刚感染过,身体内还有抗体,短期内再感染的概率是比较低的。”
“就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社会面的传染源已大为减少,客观上大大降低了从家乡返回工作地路上的感染风险。当然,从谨慎的态度出发,为了避免感染,在返回路上的密闭场所,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除了餐饮期间,建议全程戴口罩。回到住处后,建议立即洗手和换洗外套。同时关注自己的身体情况,一旦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及时治疗。”赵卫医生说道。
多地基层医疗机构:
春节阳性感染就医人次大幅减少
春节假期期间,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曾致电多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春节期间基层医务工作者轮班坚守在岗,做好应急准备,不过春节期间阳性感染就医人数大幅减少。
“春节期间来社区医院的,大多都是开药或者解决一些小问题。但全科的、护理部的、药学的、行政的各个岗位都要有值班人员,这是医疗单位的职责。”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社区第二卫生服务中心值班医生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表示。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东园镇卫生院春节期间“冷清”了许多。“除了一些因为肠胃不舒服、拉肚子等需要急诊的情况以外,几乎没什么人来。”该卫生院的值班医生告诉记者,尽管如此为了应对各种可能来就诊的情况,该院春节期间每个科室都有人值守,每天都有十几位医护人员轮流值班。
“来医院的人少是好事。”这位值班医生向记者表示,镇上的人大多都已经“阳过”,来卫生院就诊的比起前段时间已经少了很多。但害怕春节期间疫情有反复的情况,卫生院都提前储备好了药品、相应的医疗设备等,值班的人员和往年相比也有增加。
返岗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坚持做好“防疫四件套”
近日
广东疾控提醒返岗人员
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01
返岗前
1.提前进行体温测量和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咽痛等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时,建议暂缓出行并进行抗原自测等排查。
2.提前规划好出行路线,尽量错峰出行。
3.减少不必要的聚餐聚会。
4.提前备足口罩、手消毒液等防疫物资;注意气候变化,备齐保暖衣物,防止着凉。
02
返岗途中
1.遵守车站、机场、服务区等交通站场的防控要求。
2.坚持科学佩戴口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尽量减少因就餐而摘口罩的次数和时间。
3.避免或尽量少去人群聚集的场所,减少旅途感染风险。
4.在公共场所、排队等候时,注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社交距离。
5.保持手卫生,减少触摸车门、扶手等公共物品。
6.讲究呼吸道礼仪,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
03
返岗后
1.到达目的地后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咽痛等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时,暂缓返岗复工并进行抗原自测等排查。
2.日常要坚持做好勤洗手、戴口罩、勤通风、一米线这“防疫四件套”。
3.上下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需全程佩戴口罩。
4.工作场所保持通风,做好常用办公用品的日常消毒。多人办公尽量戴口罩,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
节后返岗身心不适应怎么办?
心理医生:尽快调整生物钟
春节假期期间,人们有很多聚会、出游等活动,很容易出现和工作日作息不一样的生活状态,节后重新投入工作中,容易出现身心不适应的情况,如身体方面会出现头痛、头晕、失眠等情况,心理方面则会感到疲惫,产生倦怠心理,不想上班。
节后返岗,我们应该如何调整身心状态?顺德区伍仲珮纪念医院心理医生林洁萍提出了3个建议。
第一,人们要顺应身体的节奏,尽快调整生物钟,尽快恢复到自律的生活状态,减少聚会、活动,以休息、安静为主,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则以清淡为主,不要暴饮暴食,同时增加适当的室内健身运动,如瑜伽、八段锦、跳绳等,保持身心放松。
第二,进入作息缓冲期,提早走出舒适圈,调整一下身心状态。此外,节后返岗不要立即进入到紧张繁忙的工作状态,应该循序渐进,从简单的工作开始,逐步过渡到正常的工作强度,在工作中学会深呼吸、放松心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投入新一年的工作。
第三,做好时间管理,制定好新一年的目标和规划,按照目标和规划逐步推进工作。
疫情三年,很多家庭春节没能好好相聚,今年是实施“乙类乙管”后的第一个春节,很多家庭都能一家团圆。假期结束后,对于家里有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等特别需要关爱的群体的“打工人”,林洁萍医生也有暖心建议。
“相聚的画面非常感人,但离开的时候也会比较难舍难离。”林洁萍建议家里有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人,要和这“一老一小”做好充分的沟通,“首先,要告知孩子,爸爸妈妈马上要回到工作地了,但是爸爸妈妈的心里还是惦记着他们的,还要告诉孩子什么时候会再回来陪他们,给孩子们一个预期的期待。其次,回到工作地后,特别是近段时间,要多跟孩子保持电话联系、视频沟通,保持良性的亲子沟通和互动,不要一下子抽离出来。对老人也是一样的,充分告别,离家后也要多关心。还要让留在家乡的其他亲人多关注这‘一老一小’的情绪。”
微光成炬,照亮春天的归途
大城之光,邀你来点赞!
(点击下方图片进入点赞页面)
1月25日(大年初四)晚,
2023城市狮山“足球之夜”新年音乐会举行,
汪明荃罗家英等献唱!
▲点击关注珠江时报视频号
给你最好看的视频
佛山+客户端【抗“阳”互助社区】上线啦!
点击上图进入社区
为广大市民搭建一个集合互联网医院、心理咨询、防疫工具箱、抗阳日志分享、药品互助等的综合服务社区。若您有身体不舒服,或因居家隔离感到压抑,欢迎在这个社区一键线上问诊医生,或直接寻求药物帮助。社区还将不定时邀请医生专家,开展有关疫情防护、抗阳妙招等知识科普。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广东疾控、佛山+等
编辑:雷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