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睿智的灵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毒哥&玉成

来源:毒鸡汤(ID:Du-JiTang)

01

过年期间,和钱有关的话题总是特别受欢迎,然而最近,某专家的一篇文章引起吐槽,让原本喜气洋洋的氛围也染上了几分糟心的气息。

关键词条:“对50万以上存款征收高额利息税”。

提出这个观点的是今日头条平台上一个名为“原味农经”的号主,发布内容多和“三农”话题有关,认证信息是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久之后,相关词条就上了抖音和今日头条的热搜,在财经垂直领域更是头版。

当然了,大部分的网友都是来看热闹和冷嘲热讽的,指责专家又双叒叕提出不接地气的建议。

也许是骂的人太多,这位专家后来默默地把最受争议的那一段给删除了,可见心里也是有点虚。

但也有一些看完全文的读者表示,这位专家出发点还是好的,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反智,甚至在某些地方说得还挺有道理。

只是最后提出收利息税的那一点,的确有点问题,还被人断章取义了,才引发后来的各种争议。

(原文内容)

专家究竟靠不靠谱,我说了也不算,还是得根据文章内容本身来具体分析。

所以今天也给大家盘盘,一篇看似平平无奇的文章,究竟是怎样掀起舆论巨浪的,这又反映了人们怎样的心理呢?

02

专家的原文内容并不长,意思也挺明确。

1. 目前我国高收入人群是带动消费的大头,所以必须用政策刺激他们多消费,以此解决当前的经济问题。

2.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表明,我国居民人均存款8万元,还有0.37%的人存款高于50万,这就意味着全国有500多万个家庭存款在50万以上。(这个结论的推导有大bug,后文会详聊)

3.根据上面两点,得出结论就是要是对富人多收税,具体建议就是对存款在50万以上的住户家庭征收高额利息税。

不难看出,专家的出发点是论证“要对富人多收税”, 出发点是没有错的,甚至可以说是合理。

但一个并不错的出发点,是怎么导致最后这个人人听起来都觉得奇怪的结论的呢?

很明显就是推导过程出问题了。

第一就是“50万”这个存款数,被专家很武断地当成了区别“普通人”和“富人”的分界线。那么问题来了:有50万存款的人,真的就可以称为“富人”了么?

如果拿人均存款数来比,有50万存款的人显然远超平均水准,但是和房价一比,50万简直微不足道,在三线城市也不一定够交首付,更不要说北上广深了。

有50万的人,可能真的是个有钱人,但也很有可能是个正在存钱买房的打工人,要是单纯以50万为标准来一刀切征税,显然会损害到很多人的正当利益。

第二个问题,也是我认为最大的硬伤,那就是偷换概念。

专家一开始提到的“50万存款”,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且他也说了,这部分人只占总体的0.37%,按照14亿的人口基数来算,就是有500万人左右。

但是一转头,专家又将500万人粗暴地等同成“500万个家庭” ,并以此为由,要求向存款超50万的家庭征高额消费税,这显然就错得离谱了。

专家的经济学水平高不高我不知道,但数学应该是挺拉垮的。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就是,一个家庭通常都不止一个人,而是包含至少两个有经济收入的成员,遇上买房这种大事,更是一家几代人6个钱包一起上。

将这部分家庭划作“有钱人”,向他们征高额税费,显然就是缺心眼了,唯一能起到的作用,就是激发老百姓之间的矛盾,也难怪网友们意见会这么大了。

所以怎么说呢,这位专家说坏应该不至于,但多少沾了点蠢。

漏洞如此明显的推导过程,自然不可能得出合理的结论,建议还是多进修点基本知识,再出来给大众提建议吧。

03

漏洞分析完,不妨也来看看问题的本质。

假设专家的推导没有错,还是要向富人多征消费税,只是将这个征税的起点提高一点,那么就真的能解决现在经济疲软的问题了么?

我觉得也悬。

首先,富人之所以能叫富人,肯定已经是不差钱的,房车这种刚需早已完备,至于享受性的消费,哪怕没有政策刺激,他们自己也早就安排上了。

有钱人不太可能因为政策的变化,就去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所以流向社会的钱数量并不会怎么变,就算多了一份消费税,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大需求而言,依然是杯水车薪。

就以王思聪为例,已经算是纨绔中的佼佼者了,但是花得再多,吃一顿饭也最多是几万,一日也只能吃三餐。

对普通人来说这些钱是天文数字,但放在整个社会来说,想靠王公子吃饭娱乐的钱来救市,就显然是个笑话了。

哪怕消费税真的出台了,一年向王思聪征一个亿,作用也同样不大。

说到底,富人毕竟是少数,真正能拯救经济的,并不在富人的消费,而在于那99%的普通人和中产阶层的消费。

而普通人和中产阶层的消费大头,显然就在结婚和生育上面,想要拯救经济,就必须想方法刺激这两方面的消费。

所以根本的问题也很明显了,那就是现阶段结婚和生育的成本,对于99%的人来说都太高了,才导致了人们不敢消费,或者没有能力去消费。

因此我觉得,现阶段所有拿刺激消费做幌子,来薅普通老百姓羊毛的建议,都是缺心眼的。

根本问题摆在那里,问题不解决,再怎么刺激,老百姓也不会去盲目消费,反之,只要问题解决了,就算没有政策刺激,老百姓也自然会消费。

想要拯救疲软的经济,只能从这两面下手,一是刺激生产而非消费,解决就业问题,在人们普遍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前提下,再提高员工的福利。

二是降低房子、教育、医疗等刚需消费的成本,让老百姓有消费的底气,基本生活问题解决了,才会考虑结婚生娃,结婚生娃的问题解决了,内循环以及人口问题自然也有希望解决了。

道理其实一直都是这么简单,根本不需要什么专业的经济学知识,不外乎是基本的人性而已。

只是这么简单的道理,还是被一些专家诠释得玄而又玄,隔三岔五就弄出一些一看就十分反智的言论,真的不由得让人感慨,在中国专家也太好当了。

不管怎么样,希望大家在“专家”的言论面前保持理智。

最后发起一个小调查,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分享:

过去一年,你自己的消费情况如何,最大的消费又是什么?

在未来的一年,你是更愿意消费,还是更希望存钱?

这两年最大的一笔花销,又是什么?

作者:毒哥&玉成

来源:毒鸡汤(ID:Du-JiTang)

别怪我毒舌,生活比我的话更刻薄。负能量也是鸡汤,只不过它更真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