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相信这句话所有人都不陌生。

但是如果这个基础是建立在“强盗”的基础上,那么这个上层建筑,也必将招来非议。

从1991年苏联解体至今,美国曾从这个庞大的国家中吸取了不少新鲜血液,而在没有了这个强大的对手之后,美国便开始肆无忌惮的在全世界适应自己的霸权主义。

而中国这个在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国,自然也成为了美国“吸血”的对象。

在还没有完全形成稳定的金融经济体系的时候,我国曾经也遭受过美国所带来的巨大的危机。

在合作过程中,美国起毫不顾忌中国想要谋求合作,共同发展的诉求,反而一味地“扒了中国两层皮”,试图让过去的悲剧一再上演。

那我国是如何扛过来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联解体之前,世界的格局原本一直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两极冷战的格局使得不少国家纷纷选择站队,想要趁着这两个国家的力量,为自己的国家谋求利益。

然而1991年的苏联解体,却彻底打破了这样的格局,形成了美国一家独大的格局。

这样的格局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经济问题。

苏联这个庞大的帝国解体之后,留给人们的不仅有无尽的唏嘘,对于那些资本家而言,更是有着数不尽的财富,等着他们去攫取和抢夺。

苏联解体后,大量的企业随之倒闭,失去了强大的帝国的支撑,他们在市场上根本无法和美国抗争。

因为没有资金流动,这些企业和工厂不得不纷纷出手转卖。

无法实现货币化成了东欧最大的问题之一,而这个时候就是以美国为主的国家出手的时候。

当时美国原本就在和欧元进行对抗,他们干脆直接将这个企业买下来,攫取了他们的生产技术,同时也让更多的美元和英镑流入了东欧国家,扩大了美元的市场。

这些资本家对于这些资源的抢夺究竟有多疯狂呢?

为了争夺一些关键的企业,他们不惜加印资金,丝毫不担心这些钱会影响经济的失衡。

事实证明,西方国家在这个时候进场,确实让他们的经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也让西方国家的生产资料和技术达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度。

为此,他们特意在这个当口创建了世界贸易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吸取更多的资金进入到美国。

而欧元和美元之间的争夺也变得愈发激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美元几乎已经流通到了全世界,成了全世界的通用货币,甚至和黄金这种硬通货金属紧紧的联系到了一起,欧元要想发展起来,必须向外扩张,这势必会力压美元的市场。

长时间从全世界抢夺资源的美国,自然不愿意别人从他们手中分一杯羹,他们开始不断的在一些欧元流通或者合作的国家挑起争端。

科索沃战争就是双方争夺下推动的结果。

因为美国不仅仅希望美元和黄金紧密连接在一起,他们也希望石油能够使用美元结算,便将目光投向了石油含量丰富的中东国家。

这件事引起了欧洲国家的不满,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示弱,科索沃战争就成为了政治经济争夺的牺牲品。

然而因为欧元成型的时间较晚,也没有美元那样占据全世界的体量,最终还是在这场争夺中落败。

美国的经济再次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大量流入到美国的资金,撑死了这个国家技术的高度发展,同时也让他们的经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程,一个在东亚国家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模式。

他们开始考虑如何更快的将这种模式实现货币化,也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中国作为一个相对传统落后的国家,就被美国“拔掉了两层皮”。

上世纪80年代后,中国曾经出现过大量外资撤出的情况,这背后自然是美国操纵的结果,他们想要通过这样的手段,让中国成为第二个苏联。

当时中国的经济体量就连基层的公用设施和养老都支撑不住,远远不如东欧的体系让不少人都认为,在美国的折腾下,中国的经济迟早会出现崩溃。

但是让所有人意外的是,中国的经济不仅没有出现崩溃,反而因为对外改革开放的措施,开始逐步恢复了稳定。

那在这样的情况,不少国家开始将目光锁定了中国这块市场,毕竟作为世界上国土面积排行第三的大国,如果能够打开这块市场,那么能够获得的收益将不可限量。

美国作为经济体系最发达的国家,自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

他们开始思考,究竟要如何才能侵占东亚这块市场。

而在这期间,美国不断地向市场注入了新的生产技术,从苏联抢夺过来,或者是自身的军用技术,都不断地投入到商品中,增加了商品的属性。

而这样的高科技,正是东亚国家所缺少的。

美国一边让东亚这个廉价的加工厂流水线,生产出来产品,一边将这些产品流入到东亚的市场,让东亚的资金更多的流入到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不少国家受到美国的影响,将国家剩余的资金用来购买美国的“高科技”,或者是购买美国的国债债券,再次让资金流入到美国。

用一种简单易懂的方式来解释,美国对于中国的消费大多数都是衣服、鞋子等,一个美国人平均每年消费7双中国的鞋子,十几件中国的衣服,但是我国想要购买他们的高科技产品,又需要多少这样的日常消耗品,才能够达到呢?

并且他们将代工厂开到中国,赚取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最大程度的让资金实现回流。

而美国用这些资金来做什么呢?

他们将这些资金更多的投入到高科技行业,将经济体系推到了一个更高的平台。

这就是美国“攫取”资金的方式,我国当时也或多或少的受到了美国的影响,购买了不少美国国债债券,导致资金流向了美国。

这就是美国对中国的第一次“扒皮”。

那大量的资金流入到同一个行业,相应的抗压能力就会减弱。

美国的IT行业因为大量的资金涌入,开始出现了泡沫化的情况,而这种情况在21世纪初的时候,表现的尤为明显。

泡沫破裂之后,美国也出现了严重的金融危机,作为能够影响全世界的美元体系出现危机,一些抗压能力较小的国家自然必不可免的受到了影响。

而经济下行也势必会带来一系列的危机,恐怖分子的盛行就是对这段崩溃的经济造成的结果,最直观的体现。

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爆发了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两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载着上百名乘客,撞向了美国贸易中心一号楼和二号楼,而计划撞向白宫的飞机被乘客们拦截下来,最终坠机,上百名乘客无人生还,甚至连一个完整的遗体都找不到。

后续救援过程中,因为大楼的坍塌,又造成了难以估计的伤亡,这次事件的爆发对于美国而言,无异于是一场令人难以接受的灾难。

随着全世界因为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的情况愈演愈烈,美国不得不开始想办法向外转移矛盾。

中国这样庞大的体量以及正在寻求发展的国家,自然成为了美国的首选。

当时我国也在不断谋求能够打入世界市场的方式,而能够和美国合作,对于我国来说自然也是一个新的机会。

中国在当时算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国土面积辽阔,大部分都是从动乱年代过来的,更是有着吃苦耐劳的精神,最适合作为世界代工厂。

因此美国再次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双方展开合作,我国为了谋求发展,只好暂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国内开设了大量的工厂,这在当时对于我国来说也是十分关键的。

大量的工厂能够解决我国过剩的劳动力,同时也能够使大量的资金流向我国,保证我国的发展。

明面上看,双方凭借这样的关系实现了“共赢”,可是实际上,在后期双方的交往中,我国依旧是处于劣势的地位。

中国拼尽全力赚取的收益,原本想要投入到高科技的发展中,可是美国连这点利益也不愿意放过,他们联合其他国家,想尽各种办法阻止我国接触到高科技领域。

这就导致我国因为始终无法接触到核心的科技领域,不得不依靠大量的人口,维持着世界工厂的地位。

而赚取的盈余要想获得收益,我国不得不将大量的资金投放到美国的国债市场中,这样一来,之前的盈余也就全部被套牢在美国手中。

西方的通货膨胀得到了解决,美国的经济危机得到了缓解和疏通,同时通过中国这个世界工厂,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中国在这次“合作”中,虽然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大量的资金还是流向了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是在上一次危机,还是第二次危机中,中国几乎都充当了一个“辅助”的角色,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被美国剥削扒皮,历经先后两次剥削之后,这让我国又如何能够忍受呢?

后来我国意识到美国作为一个利己主义者,和我国无论是理论上还是意识形态上都有着极大的区别,便逐渐认识到了美国的真实面目。

为了能够尽可能的摆脱美国的威胁和影响,我国不得不投入了更多的资金和精力用来发展自己的科技和经济。

而这触及到了美国的利益,美国便一改之前的态度,拼命的挤压我国的生存空间,将我国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但是作为曾经被美国扒皮过两次的国家,我国自然也不愿意再相信美国的一面之词。

尽管之前和美国的“合作”中,我国也获得了一部分收益,但是无法完全实现“独立自主”,这已经完全脱离了我国的发展路线,所以和美国在某种程度上分道扬镳,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温铁军站在经济和国家的角度思考问题,并非是对美国的批判,更多的是对国家发展前景的观望,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最终得出的结果,最终都是为了国家的发展,为了能够更好的推动中国的经济。

而在经济的发展上,我国也曾提出了更加宏大的愿景,那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只要全世界能够团结一心,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的发展,甚至是其他国家,能够积累的财富,必然比现在要多的多。

奈何美国始终坚持维护自己世界霸主的地位,在国际上拉帮结派,搞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阵营,甚至挑起局部战乱,让不少国家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但相信中国一定能够突破这样的困境,中国的崛起也一定是不可阻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