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中国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很多领域我国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小,有些甚至已经走到了世界的最前列。

不过不能否认的是,虽然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在高校建设上也投入了很多,可是中国高校和海外名校之间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因此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现在有很多人都会选择出国留学深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国追求更好的教育本身无可厚非,可是现在很多国内的留学生在出国学习之后,没有选择回国发展,而是留在当地工作和生活,这种情况在赴美留学的学生中尤为常见。

而且清华、北大这两所国内顶级高校走出去的留学生,大部分人都没有选择回国这种做法让很多人难以接受,因为这些留学生虽然在国外也学习了一段时间,可是国家之前培养他们也付出了许多。

尤其像清华、北大这些名校的学生,更是拥有最好的教育资源。他们在留学之后不能回国为祖国效力,这对国家来说无疑是很大的损失。

郑强教授更是曾经公开表示,清华、北大那些出国学习并留在国外工作的留学生是汉奸。他说这些留学生运用自己之前在国内所学习到的知识,为外国的企业服务,并回过头来和中国企业竞争,这种做法无异于背刺。

在我们的印象中,清华北大的学生都是天之骄子,他们留学之后想要在国外过上体面舒适的生活并不困难。但实际上现在也有很多清华北大的留学生,留学毕业之后在外国呆不下去,只能选择回国,那么这些留学生后来都去了哪里呢?

仅两成清北留学生选择回国

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出国留学已经变成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越来越多同学都可以选择出国留学。不过海外的高校在招收留学生的时候,对于申请者之前的教育背景往往是非常看重的,因此国内那些名校的同学更容易申请到自己心仪的高校。

清华、北大一直以来都是国内最强的两所高校,这两所高校的学生也是海外高校最喜欢的中国留学生。而且清华、北大的同学本身也都有更高的追求,所以他们会更希望得到最高水平的教育,参与到前沿的科研工作之中,因此这两所高校的留学生数量始终居高不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就像前面提到的那样,清华、北大的同学在出国留学之后,很多在毕业之后直接选择留在外国工作和生活,并不会返回中国。

之前美国的一个调查机构,就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根据他们的调查报告,清华以及北大两所高校走出来的留学生,只有不足两成在毕业之后会选择回国发展。

清华、北大自己也做过类似的调查,清华大学在2018年发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就指出,在去美国留学的清华毕业生中,回到中国的只有19%,剩下的同学都选择留在美国发展或者前往了其他的国家。

清华的统计数据和美国调查机构的数据基本一致,而北大的统计数据则显得更加触目惊心,据统计,北大留学之后选择留在美国发展的学生比例高达95%。

和这些数字相比,更加让人痛心的是,这些清华、北大出国留学的同学,本身都非常的优秀,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可以进入美国最顶尖的研究机构,其中一部分甚至成为了美国科技发展的核心力量。

正如郑强教授说的那样,他们靠着在国内学到的知识,帮助外国的企业对抗中国。这也导致现在很多我们引入的海外高科技产品,其实背后的研发人员主要是中国出去的留学生。郑强教授对此也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那就是中国鸡去美国生蛋,中国人买回来打开一看,发现是一颗中国蛋,这样的事情的确很难让人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这些高材生为什么留学之后不愿意回国呢,一方面是因为现在很多科研领域,国外的水平的确要超过中国。一些留学生选择在国外工作,可以拥有更好的科研环境,也更容易研究出成果。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中,很多人也都是各自科研领域中的佼佼者,海外的科研环境对他们吸引力更大并不让人意外。

与此同时这些清华北大的高材生出国之后,基本都会进入外国顶尖的高校留学深造。他们在毕业之后,在当地也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比如美国的硅谷就云集了大量的顶尖公司,留学生在那里拿到的薪资要远超过国内的水平,而且想要在当地买房定居也不需要背负太大的压力,不少人为了安逸就放弃了回国。

虽然他们有各自的理由留在国外,可是他们毕竟是和无数竞争者竞争之后才走入了清华、北大的大门。在清华和北大,他们也享受了国家发放的大量补贴以及经费,而他们的这个选择,等于让国家之前的付出打了水漂,还有很多真正想要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的人,却失去了进入清北学习的机会,这也让人感到痛心。

美国制裁中国高校,清北并不在列

清华、北大走出的留学生,很多都留在了外国,他们的学识和才能也为他人所用。也正是因为如此,美国的高校对清北的学生非常欢迎,一方面这是他们对清北学生能力的肯定,同时他们也很清楚,这些来自清北的留学生更可能留下帮助学校进行科研,不会在他们培养之后拍拍屁股回到中国。

因此虽然现在中国和美国的竞争无处不在,美国也将中国视为潜在的最大竞争对手,可是对于清华、北大这两所中国最高等学府的毕业生,美国的高校却并不会设置太多的阻拦,反而欢迎他们前来学习深造。

但是随着我国对于教育以及科研的愈发重视,虽然现在我国和美国的科研实力还有很大的差距,美国方面也感受到了压力,他们也想方设法地阻止的发展。

之前美国商务部就列出了一份出口管制的“实体清单”,在这份清单之中包含了33家来自中国的机构以及公司,这个数量仅仅次于美国的“死对头”俄罗斯。

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清单之中,美国还列入了13所中国的高校,像国防科技大学等大学都名列其中。这些高校被列入管制名单,它们就无法从美国购买技术产品了,这势必会影响到它们对于一些尖端科研产品的采购,也会影响到学校日常的科研工作。

按理说美国要制裁中国的高校,首当其冲的肯定是清华、北大等顶尖高校,可是让人诧异的是,在这份名单中不仅没有清华、北大,也不见上交、浙大、复旦等名校的身影。

美国方面这样的做法说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虽然清华、北大等高校拥有国内最强的科研实力,学校内也都是精英,可是他们并不是中国科研工作的主力军,就像前面说的那样,他们中的很多人未来可能成为美国需要的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机构就曾经做过调查,从1978年开始,直到2015年的这三十多年中,清华大学有将近两万名毕业生出国留学之后,留在了硅谷工作,其中有很多成为了业界的大人物,这也让清华在国外越来越有名气,美国自然不愿意对这样的高校动手。

其实我们可以发现,我国一些重大的科技项目,比如蛟龙载人潜水器、歼-20战斗机的研发等工作,这些项目的负责人都并非来自清华、北大。这肯定不是因为清华、北大的毕业生能力不足,只能说他们中的很多人并没有真正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回馈给国家。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年华为在研发鸿蒙系统的时候,任正非就有意将何庭波排除在外,只因为何庭波是来自于清华的。得知此事的何庭波对于任正非的做法感到非常不满,在他看来清华、北大有着非常优秀的人才,他觉得任正非不该因为这种原因拒绝清华北大人才的加入,不过任正非却很坚定,事实证明如今华为的鸿蒙系统最终取得了成功。

黯然离去的施一公

虽然大部分从清华、北大出国留学的留学生毕业之后都没有选择回国效力,不过其中也有例外,其中大家最熟悉的人或许就是之前的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了。

施一公在高中阶段成绩优异,凭借河南省高中数学联赛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得了被保送加入清华的资格。从清华毕业之后,为了更好地学习,他选择到美国留学,并顺利拿到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物理博士学位,之后他也开始了自己的博士后研究生涯。

最初施一公选择留在美国继续自己的科研工作,后来他成为了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授。当时在美国,施一公一年可以拿到200万美金的研究经费,著名的霍兰德休斯医学研究所还曾经向施一公发放了1000万美金用于资助他的科研项目。

彼时的施一公无疑是成功的,他得到的一切也让人感到羡慕,可是施一公一直都希望可以为中国的科研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于是他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和优厚的待遇,在08年毅然决然选择回到清华大学任教。

施一公之所以选择回到国内,是希望可以帮助国家培养出一批真正有能力且热爱科研,可以为国家科研事业做出贡献的人才。清华大学作为国内最顶尖的高校,拥有无数才华横溢的学子,按理说这也是施一公大展抱负的最佳舞台。

可是施一公却在2018年辞去了自己清华大学副校长的职务,筹建西湖大学。虽然施一公从来没有公开解释过自己辞职的原因,不过如果不是他对清华大学感到失望,相信他不可能轻易离开。

在离开清华之后,施一公曾经表示,清华大学中有七八成的高考状元都进入了经管学院,他们都希望毕业之后可以进入金融公司工作。同时他也指出这种情况在北大同样存在,那些高考考出高分的状元,都更喜欢学习那些未来可以从事高收入工作的专业,诸如经济学、管理学等等。

在施一公看来,研究型大学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地方,如果学生刚刚进入学校想着的就是就业的事情,那么最终优秀的学生就只会想着去赚钱,这样就会出现大问题,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清华、北大的同学留学之后更愿意留在国外。

这个现状不仅让施一公感到寒心,也让很多人难以接受,很多人也质疑为什么清华、北大两所高校对于这样的现状无动于衷。事实上作为高校来说,他们没有办法强制要求学生未来发展的道路,他们能做的只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在2020年清华大学大四学生的毕业典礼上,清华大学邱勇就高度赞扬了张光斗的做法。张光斗是我国著名的水利学家,他当年为了参加祖国的水利建设,放弃了在美国读博的机会。邱勇校长特意提起这个例子,无疑就是希望清华的同学以他为榜样,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

与此同时北大校长郝平也表示,北大的命运一直和国家与民族命运相连,他也明确指出北大反对留学不回国的现象,支持学生爱国奉献。如今两所高校的校长都已经表明了立场,相信未来清华北大留学生毕业不回国的现象会有所改观。

疫情来袭,归国留学生何去何从

之前很多留学生出国学习之后都不愿意回国发展,是因为当时中国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外国还有着明显的差距。不过现在中国已经变得足够强大,在国内的发展很多时候并不比国外差,不少留学生也是因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不过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很多国家都没能有效控制国内的疫情,中国也成为了全世界最安全的地方。很多留学生看到国外对于疫情不重视,大量民众感染的情况感到非常的恐慌,于是回国成为了他们最迫切的愿望。

可是疫情期间,回国的机票一票难求,很多留学生为了回家,不惜出高价购买回国的机票。他们之前留恋的外国却成为时刻想要逃离的地方,对于这些争先恐后返国的留学生来说不得不说是一种极大的讽刺。

这些留学生回国之后,虽然避免了疫情带来的威胁,但是如何在国内生存下去成为了他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在这些归国的留学生看来,他们都是接受了国外高等教育的精英,想要在国内找一份工作是很轻松的。

殊不知现在留学生的身份可以为他们带来的加成已经很小了,而且国内企业也并不是很喜欢招聘这些海归。因为在国内企业看来他们不够稳定,未来疫情形势变化,他们很可能再次选择返回国外,所以很多时候就算这些留学生很符合企业的需要,最终也被拒绝。

这些留学生中很多都来自国内的名牌大学,如果当初他们选择在国内发展,或者在留学毕业之后就回国,那么相信他们一定可以找到非常好的工作。现在他们在找工作遇到不顺心,也是在为他们之前的决定买单。

现在国家也已经意识到人才流失的问题,因此很多高校也都在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们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使命,让他们更好地为国家付出。

所以在科研方面加大的投入,虽然现在和外国的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相信未来留在国外的留学生会越来越少,而随着越来越多人才加入到建设国家的行列中,国家也会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