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创作挑战赛#

写作有温度,热点有态度,我和你的距离,就差一个“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1月17日,一篇《我们的天才儿子》在全网刷屏,阅读量超1亿。

故事的主人公金晓宇,左眼失明、没上过大学,还不幸患了双相情感障碍,会抑郁和躁狂交替发作。

但通过自学,他不但拿到了浙大的自考文凭,还翻译了横跨小说、电影、音乐、哲学等多个领域的22本书。

可在这期间,因为突然发病被送进医院,让他错过了见母亲的最后一面。

后来,陪伴在他身边,一直对他放心不下的父亲金性勇,深感自己到了耄耋之年。

为了让儿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为了让儿子在自己百年归老后被善待。他亲手将自己的儿子“推”了出去,最终完成了一个父亲的惊天一搏。

可就在金晓宇的精神和生活都在慢慢变好后,这位曾感动了无数网友的父亲,却在2023年伊始,身体状况急转直下,被紧急送往医院。

可惜,上天却没能眷顾这位伟大的父亲。

最终,在1月18日下午,金性勇因多器官衰竭,离开了他挚爱的儿子。

而他的去世,也登上了热搜,不少人在评论区里为他送行。

特别是一年前,他用冷静而充满温情的口吻讲的那个故事,更被人称为杭州版的《美丽心灵》。

01

这个故事发生在2021年11月11日上午。

那天,85岁的金性勇刚在殡仪馆送走了自己的老伴。也就是金晓宇的母亲。

但金性勇却没打算把这个消息告诉金晓宇。

因为就在不久前,金晓宇突然发病正在医院住院。

他也没打算把这个消息告诉金晓宇的哥哥金晓天。

因为疫情原因,很早就去了澳大利亚的金晓天,根本就回不来。

自己一个人憋在心里,只是想让孩子们觉得“妈妈还活着”。

一家四口

而对于妈妈的重要性,金性勇不知道离家多年的金晓天是怎么想的,但对于一直在他们身边的金晓宇来说,就是让自己“起死回生”的那个人。

所以,思绪万千后,金性勇也深知自己迟早会走上这条路。而他唯一放不下的,就是自己左眼残疾的小儿子金晓宇。

他打发走了几个亲友后,对着老伴的骨灰盒说:

我要打电话了,你同意吧?哪天我也走了,就没有人知道我们儿子的事了。

说完,他从挂在手腕上的小包里,摸出了一部老年手机和一张《杭州日报》。报头上有他抄的“倾听·人生”的电话号码。

电话接通后,他颤颤巍巍地问道:

你们能不能写我儿子的故事?我儿子是天才,他现在精神病院里,他妈妈今天刚走了。

也正因为这句话,才有了如今我们看到的这个悲伤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当时编辑部团队里的话来说,这是栏目20多年来,接到的第一个从殡仪馆打来的电话。

在栏目编辑的入选理由里,更是写着这样一句话:

这诚然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但也洋溢着坚韧不拔的爱,无法被摧毁的爱。爱能催生出强大无比的意志,能承受生活沉重的压力。

因为在这个故事里,几乎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命运中的一个侧面。它们也许是儿时的苦难,也许是疾病的折磨,也许是谋生的艰难或无常的告别……

但这样又显得太过于千篇一律。

这个故事之所以能火遍全网,更多是因为故事里传递出的父母之爱。关于理解与信任,付出与牺牲。

它足够真实,也足够有力。

02

金性勇说,金晓宇的眼睛是在6岁的时候,和邻居孩子一起玩,谁知邻居孩子在玩具枪里放了一根针,射出来的时候直接射到了晓宇的眼睛里,造成左眼晶体碎裂。

从那以后,晓宇的一只眼睛就瞎了,只能斜眼看东西。

但懂事的晓宇怕父母担心,就总会反过来安慰他们:没关系,都习惯了。

因为金性勇和老伴都是浙江桐乡人,为了带晓宇离开伤心地,他们就从天津辞职,举家搬到了杭州。

好在,两个孩子从小就很聪明,读书成绩也很好。

大儿子在回到杭州后,很顺利地考进了复旦大学,后来又考托福去了澳大利亚。晓宇高一的时候也是读的尖子班,老师说凭他的成绩考大学肯定没问题。

但突然有一天,晓宇却告诉他们,自己不想学了,也不要读高中了。

金性勇怕孩子就这样一蹶不振下去,就托朋友给孩子找了个事做,去新华书店当售货员。想着让孩子磨练一下,说不定很快就回去读书了。

可1个多月后,书店却把金晓宇开除了。原因是他和一位老顾客起了争执,别人在店里看书,他却说别人是小偷。

后来,金性勇又把小宇介绍到排气扇厂当工人。但没几天晓宇就不去了,说那些工友对他不好。

金性勇和老伴就只能顺着晓宇,让他自己在家里呆着。

但时间长了,金性勇就发现有点不对劲。

自己和老伴每天早上去上班,晚上回到家,晓宇都是在床上。不但不跟他们说话,还会突然发脾气。

并且发脾气的时候,还不小。

家里的电视机、冰箱、洗衣机,还有桌子、书架、柜子、门,只要看到什么就砸什么。

就说电视机,就被他砸坏了3个。

晓宇的情绪也越来越不稳定,完全就像变了一个人。

老伴更是绝望地问他:他是疯了吗?

只是金性勇那时还不知道,晓宇已经生病了。

03

而让他真正意识到晓宇不是性格问题,而是精神问题的,是他的两次轻生。

第一次是吃安眠药,好在晓宇妈妈发现及时,吃得不多,送去医院洗胃保住了小命。

另一次是晓宇把皮带挂在天花板上,结果可能没站稳摔了下来。巨大的响声,让他们连忙冲进门及时制止。

当时老俩口只能后怕得抱着晓宇哭:孩子,你不要做傻事啊。

后来,金性勇翻阅相关书籍才知道晓宇可能是病了。

带孩子去了多家医院,才知道这种病叫双相情感障碍,会抑郁和躁狂交替发作。

自从那以后,晓宇几乎每年都会发病,他们也会每年送晓宇去住院。

金性勇给晓宇买来学习用的电脑

但好在随着对这个病越来越了解,金性勇也知道这个病虽然凶险,但大多数患者在经历了一两次自杀未遂后,就会打消这个念头,并会比之前更珍惜生命。还有,这类患者会在精神领域不同凡响,甚至表现出天才性的创造力。

比如在美国一名精神病医师写的《躁狂抑郁多才俊》一书中,就提到贝多芬、梵高、牛顿、海明威等25位历史名人,他们都曾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典型表现,但这也让他们成为了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天才艺术家。

这也算因祸得福吧!

他们只要晓宇活着,就算儿子不读书、不工作、不成家、不生娃都行。

但晓宇的确是个“天才”。

在没发病的时候,他看完了金性勇给他买的200多本各个领域的书,还把浙江图书馆的所有外文小说都看完了。

还自学了日语和德语,并巩固了英语。

04

都说,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一晃又过了十年,到了2010年。

晓宇妈妈去南大开50周年同学会,同学们对晓宇的情况也是略有耳闻。

其中一个留校做教授的同学,可能是天妒英才,也可能是想帮助他们。

在知道晓宇自学了英文和其他外语后,就问晓宇妈妈,能不能让晓宇在家里做翻译?

晓宇妈妈一听,想到也许可以帮到儿子,就连忙答应了下来,并告诉那位同学说,晓宇的英语和日文都很好,请给他一个机会。

后来,南大出版社很快寄来了美国女作家安德烈娅·巴雷特的八个短篇小说,让晓宇翻一篇试试。

晓宇很快就翻译了其中一篇《船热》,得到了编辑部的大加赞赏。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晓宇开始他的翻译人生。并在往后的十年时间里,以每年两本书的速度,共翻译了22本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从来没有错字、错句、错译,每本书都好卖,读者反响也很好。所以,每次只要是晓宇翻译的书,编辑部的编辑都争抢着做责任编辑。

晓宇妈妈的南大同学甚至打电话来说,你们养了一个天才!

可只有晓宇知道,除了自己的努力外,背后却离不开父母无怨无悔的支持。

妈妈是他的领路人,把他带进了翻译的行业;而爸爸是他的掌舵人,收发书稿、打印书稿、校对书稿等,都为他做。并且,还是他每本书的第一个读者。

05

十年,22本书、近七百万字,金晓宇不容易,金性勇更不容易。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虽然不知道金晓宇是谁,但总会在网上各大平台上给他翻译的书打出高分。

每次晓宇看到这些的时候,都会和爸爸分享他的喜悦。

但就在一家人的生活慢慢有了起色后,晓宇的妈妈却生病了,得了阿尔茨海默症。

很快就生活不能自理,在床上一趟就是三年。

这三年,晓宇不离不弃,悉心照顾。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晓宇是真孝子。

可惜在2021年11月的时候,晓宇的妈妈还是在床上安详的走了。

那天,晓宇因为自己花了很多心思翻译的德国思想家本雅明的《书信集》,因为出版社的原因一直没有出版,心情低落又犯病了。

妈妈走的时候,他正在医院接受治疗,连妈妈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

为了两个儿子好,金性勇一个都没告诉。

那时晓宇还一直盼着,等自己拿到样书,一定要第一时间读给妈妈听。

终于,在2022年1月份的时候,《书信集》寄来了,可晓宇妈妈却再也听不见了。

如今就连父亲金性勇,也离晓宇而去。

在他还身体健康的时候,他曾说,自己已给晓宇找好了一个能照顾他的地方,但因为自己舍不得没让晓宇去。

本来他还想着,等自己走不动的时候,在晓宇附近找个敬老院,这样白天就能看到晓宇。

但现在这一切都无法实现了,晓宇也将独自走他接下来的人生。

故事写道这里,你是否也真正明白了这个故事之所以引起共鸣的原因?

就像改变成电影《美丽心灵》的那本书《躁狂抑郁多才俊》一样,主人公纳什的意志力从何而来,那或许是数学的力量。

而对于金晓宇来说,也同样的翻译的力量。

这个故事中,除了从小遭遇不幸,后来又与病魔斗争多年,自我救赎的晓宇外,背后更有大度、隐忍而勇敢的父母。

在他们身上,集聚了天下所有父母的爱。

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但苏联革命作者高尔基也曾说过,父爱就像一本震撼心灵的书,读懂这本书,就读懂了整个人生。

如今,金晓宇如石破天惊,为世人所知,多亏了这伟大而深沉的父爱。

原创不易,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你的点赞、转发与留言,是猫叔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