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作家说:“一个人真正的福气,不是年轻时能拥有多少财产,而是年纪大了有没有人爱你。”

到了晚年,人对物质少了欲望,对亲情多了渴望。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安享晚年,过年是传统节日,也是人情的照妖镜,儿女是不是真的爱你,一看便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不到走不动路,千万不要拿出养老钱

赵阿姨76岁,身体没有大毛病,但基础病不少,到了换季时格外明显,走楼梯都抬不上去腿。

她年轻时在棉服六厂上班,由于是家里的老大,17岁就进了厂,从学员做起,一直做到车间主任,管理着一百多人,付出的代价是,常年累月低头干活,颈椎和腰椎都出了问题。

退休时,单位分给她一套房,算是对她工作最好的认可,赵阿姨很知足,她退休金不高,只有2千多,但和老伴加起来也有4千多,两人的退休金足够生活。

退休后,赵阿姨闲不住,又返聘到一家私企上班,把自己的技术都教给年轻人,私企老板重情义,每个月给她5千多工资,她把这笔钱都存起来,准备留给儿子买房。

儿子结婚时,赵阿姨没能力买房,只能让儿子儿媳跟自己一起住,虽然儿媳不说什么,但她知道不是长远之计,一家人挤在小房子里,早晚会闹矛盾。

在私企工作6年,赵阿姨攒了一笔钱,再加上平时省吃俭用的积蓄,给了儿子45万,让他去买房,儿子儿媳很高兴,很快买了房搬出去了。

赵阿姨积蓄掏空了,心里却高兴,父母辛苦一些没什么,只要儿子一家过得好就行。

对于自己的晚年,她也不害怕,私企效益好,自己身体也不错,再工作几年攒点养老钱没问题。

她没想到的是,老伴儿病倒了,由于老伴儿曾摔倒过,一直没好利索,他说自己腿疼也没人放心上,以为是摔倒的后遗症,结果疼得难受去检查,医生告诉他,是骨癌,已经到了中晚期。

这个消息无疑是晴天霹雳,赵阿姨常年在单位忙碌,家里的事情几乎都是老伴儿打理,她习惯了到家有饭吃,地脏了有人拖,从未想过,有一天失去老伴儿,自己该如何生活。

老伴儿跟她一个单位上班,由于是机修,时间比较灵活,退休后再没出去工作过,他总是吐槽赵阿姨太要强,不懂得享受生活,赵阿姨却认为老伴儿不思进取,有小富即安的懈怠。

他们偶尔会拌嘴,但心里都深爱着对方,赵阿姨会把工资都给老伴儿,让他来管家,老伴儿会做好后勤保障,让赵阿姨不操心家务事。

得知老伴儿生病后,赵阿姨请了长假,她陪老伴儿去看病,让医生用进口的药,给医疗费时很心疼,但一想到老伴儿能减轻病痛,她觉得钱花得值。

老伴儿病重时,拉着她的手叮嘱:“我最不放心的人是你,你对钱没概念,如果我走了,你要把积蓄守在身边,不到不能动时,别轻易拿给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阿姨知道,老伴儿是不放心自己,但她有自己的想法,手里留钱有什么用,还不如在儿子需要时帮衬一下,她没告诉老伴儿心里话,害怕他担心。

送走老伴儿,儿子提出接她去跟自己住,被赵阿姨拒绝了,她把家里收拾一下,又去单位上班了,只有在忙碌的过程中,她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也能忘却生活的烦恼。

一晃到了7旬年纪,赵阿姨忙不动了,身体跟不上年轻人的节奏,她主动提出离职,算是跟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彻底的告别。

02

儿媳给婆婆买房,婆婆提出去养老院

猛地回到家里,赵阿姨有点不适应。

她的空闲时间多了,除了散步不知道如何打发时间,好在她住家属院,院里有很多老同事,她们会喊赵阿姨打麻将,有时也拉着她去领鸡蛋。

赵阿姨笑了,她原来最看不上排队领鸡蛋的人,觉的是浪费时间,结果自己也加入领鸡蛋的队伍,发现也挺有意思的,毕竟时间不值钱,而鸡蛋可以炒菜吃。

关于自己的养老,赵阿姨心里有数,她打算在身体能动的时候,就独立居住,生活不能自理,就去养老院生活。

她已经打听好了,一位老同事去的养老院还不错,三餐荤素搭配,院里还有医生,没什么后顾之忧。

过年时,儿子来接赵阿姨,说要一家团聚,赵阿姨很高兴,拿给儿媳2万过年钱,又给了孙子孙女一人2千压岁钱,她对儿媳从不小气,虽然没有帮带孩子,但请月嫂和保姆的钱都包了,而且赵阿姨还包揽了孩子们的学费。

就冲这一点,儿媳也没有跟她红过脸,对婆婆一直客客气气。

邻居们都羡慕赵阿姨婆媳关系好,只有她自己知道,钱是关键因素,如果自己不大方,可能早就有矛盾了,她也想得开,反正早晚钱都给儿子,还不如早点给,最起码相处愉快。

过年期间,儿媳做了丰盛的饭菜,赵阿姨也享受着儿孙绕膝的快乐,看她心情好,儿子跟她商量了一件事。

“妈,我想换一个大房子,四室两厅,这样住起来也舒服,你年纪大了,也可以搬来一起住,房子已经看好了,就是钱不够,能不能把你的老房子卖了?”

儿子话音刚落,儿媳接着说:“妈,房子也是给您买的,主要是你年纪大了,一个人住家属院,我们不放心。”

看着儿子儿媳的话一环套一环,赵阿姨知道他们早就计划好了,如果自己反对,可能会有矛盾,但让她住儿子家,她也不愿意。

原因很简单,赵阿姨上班大半辈子,做家务不擅长,自己住比较自在,想吃什么随便做点,住到儿媳家,她会不自在,也没有老同事可以聊天,时间长了,自己郁闷,儿媳也不舒服,肯定会有矛盾。

再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自己如果生病,儿媳偶尔照顾还行,长期让儿媳照顾不现实,她还有2个孩子要抚养呢。

思来想去,赵阿姨做了一个决定,对儿子儿媳说:“老房子可以卖,但要答应我一个条件,卖房的钱给我20万,我去养老院。”

“那怎么行?您有儿子,去养老院会有人说闲话的,我们又不是不孝顺。”

赵阿姨:“我知道你们是好孩子,但也不忍心给你们添负担,母子关系也好,婆媳关系也罢,都要掌握一个原则,那就是保持一碗水的距离,如果你们真有孝心,就经常去养老院看看我,我就知足了。”

她的想法并非一时兴起,在老伴儿住院时,就想过退路,住到儿子家是吃穿不愁,但你生病时,就是儿子的负担,年轻人上班也不容易,压力到了一定时候,就会控制不住情绪,这是人性。

与其相互折磨,还不如花钱去养老院,最起码有人聊天,也有人照顾,自己花钱过得心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亲情可以现实,也要考虑传承

看了赵阿姨的想法,有人认为她活得通透,也有人觉得她思想消极。

赞同去养老院的人,认为养老院是未来养老的趋势,独生子女很多,他们难以做到赡养双方四位老人,老人手里存点钱,学会给自己养老很重要。

反对去养老院的人,认为那里没有亲情和自由,生活是集体化,你想出来一次都很难,而且儿女做不到的照顾,护工能给你好的服务吗?遇到脾气不好的护工,想哭都没地方。

每个观点都有一定的理由,但有一点需要注意,我们晚年能过什么样的生活,不是愿望的实现,而是条件的可能。

也就是说,你能过什么样的生活,要综合考虑自己的条件。

赵阿姨有退休金,但不是很多,好在她有一些积蓄,再加上卖房的20万,足够维持自己在养老院的费用。

养老院也许不完美,但赵阿姨身体越来越弱,她需要有人照顾自己,儿媳显然不可能,因为儿媳很忙,实在没精力,她不打扰儿子儿媳的生活,也是对他们的一份关爱。

这或许是很多老人的心声,即便自己年纪大了,也不想给儿女添麻烦。

没有谁的人生是完美的,不管怎么选择,都有遗憾,我们能做的就是少一点遗憾,多记住家人的美好,这样最起码精神会愉悦一些。

对此你怎么看?你赞同晚年去养老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