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1月19日-21日,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道肿瘤研讨会(ASCO GI 2023)于旧金山召开,ASCO GI是消化系统肿瘤领域备受瞩目的专业会议,旨在交流胃肠道肿瘤预防、诊断和多学科治疗方面的最新研究和学术思想。

在结直肠癌(CRC)和肛门鳞癌(ASCC)领域,液体活检因其出色的灵敏性和便利性而越发引人注目,已有数项重磅研究评估了循环肿瘤DNA(ctDNA)在微小残留病灶(又称分子残留病灶,MRD)检测及后续治疗决策中的指导作用,其惊艳的结果为CRC和ASCC患者的精细化治疗和个性化治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次ASCO GI大会上,多项研究对MRD检测技术在CRC和ASCC领域的进一步应用进行了评估,其中亦包括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功教授团队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彭俊杰教授团队所奏响的中国之声,医脉通编辑对上述研究整理如下。

摘要1

ctDNA在接受根性放化疗的ASCC患者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研究背景

根治性放化疗(dCRT)是ASCC的重要根治性策略,但临床中对该策略的疗效评估较为滞后,通常进行于放化疗后的3-6个月。寻找新的早期疗效评估生物标志物对ASCC患者后续的治疗决策意义重大,ctDNA在这一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研究者假设,与常规临床检查相比,ctDNA技术可以更早评估ASCC患者dCRT后的临床完全缓解(cCR)状态和/或复发情况,基于此假设研究者设计了该试验。

研究方法

这是一项回顾性研究,研究纳入了两个机构自2021年以来接受dCRT的ASCC患者,并在患者提供书面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了ctDNA检测。所有患者在dCRT后的3-4个月通过临床检查、内镜检查和/或MRI进行临床重分期,并每年进行胸部、腹部和盆腔CT检查。研究者通过指检、内镜检查和/或MRI的无肿瘤结果定义患者的cCR状态,并根据cCR、肿瘤复发和生存情况进行患者的ctDNA缓解情况评估。

研究结果

自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研究共纳入31例接受dCRT治疗的ASCC患者,患者中位年龄为61岁,65%的患者为III期肿瘤。患者的中位放疗剂量为54 Gy/27f,84%的患者接受了氟嘧啶(5-FU或卡培他滨)联合丝裂霉素化疗,16%的患者接受了卡培他滨单药化疗,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2周,患者基线等信息如图1所示。

图1 患者基线和治疗信息

共有27例患者成功接受了基线ctDNA检测,其中23例可检出基线ctDNA,检测阳性率为85%。与I-II期患者相比,III期患者的基线ctDNA水平更高(34 MTM/ml vs 3.2 MTM/ml,p=0.0310),如图2所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2 患者基线ctDNA水平

在治疗中期进行的检测显示,共有57%的患者在21天内实现ctDNA转阴,对不同期别患者进行的分层分析显示,73%的I/II期患者在30天内实现ctDNA转阴,50%的III期患者在31天内实现ctDNA转阴。

在治疗结束后,因1例患者的组织不足无法进行评估,96%的患者ctDNA为阴性,除1例患者外,其他患者的ctDNA均于治疗结束后1周内确认为阴性,如图3所示。

图3 治疗结束后的患者ctDNA水平

除1例患者外,所有ctDNA为阴性的患者均于后续的临床评估中确认实现cCR,未实现cCR的患者在ctDNA呈阴性的情况下被评估为肿瘤残留,研究者正在进行后续的监测随访以进一步评估该患者的情况。

生存分析显示,所有患者的1年无病生存(DFS)率为96%,1年总生存(OS)率为100%,患者的ctDNA缓解时间明显短于cCR时间(中位30天 vs. 中位136天)。

研究结论

对于ASCC患者,ctDNA技术具有较高的基线可检测率和较低的技术失败率,且其疗效评估速度显著优于常规临床评估。结合既往研究的数据,研究者认为相较于标准临床评估,ctDNA技术在患者的疗效评估方面应用前景可观。由于该试验为回顾性分析,因此需要后续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明确这一结论。

摘要48

CRC患者中肿瘤相关特异性MRD的监测分析

研究背景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以个体化肿瘤相关ctDNA为基础的MRD检测可以精确预测可切除CRC患者的复发情况。研究者将肿瘤相关患者特异性panel与微小肿瘤特异性核心panel(TIPC)集成,并通过对血浆样品进行超深测序以监测MRD。研究者在此进行了一项回顾性分析,将TIPC与肿瘤相关现成panel法(TIO)的临床实用性进行了头对头比较。

研究方法

研究纳入47例I-IV期CRC患者,患者在多个中心接受了根治性手术,中位随访时间为503天,患者基线如表1所示。

表1 患者基线

研究者在手术中收集患者的组织样本,并对术后采集的外周血样本进行分析。复发患者应确保在进展前6个月内至少有一个样本可用,这同时被定义为监测时间点。TIPC是一种基于全外显子测序(WES)的手段,通过患者特异性捕获panel与CRC通用panel的结合,可对患者血样进行100000×以上的超深测序。TIO则使用现成的panel,包括针对组织的1021基因panel和针对血样的338基因panel,测序深度为30000×。TIPC及TIO的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4 TIPC及TIO的工作原理

研究结果

截至2022年12月20日,38例患者确认复发,其中36例经TIPC检测确认MRD阳性(94.7%),33例经TIO检测确认MRD阳性(86.8%),所有未复发患者的MRD检测均为阴性,无论检测方法为TIPC还是TIO,如图5所示。

图5 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与复发情况

针对患者无复发生存(RFS)的分析显示,在疾病进展的监测方面,MRD检测优先于影像学手段(中位5.8个月)。患者的不良预后与ctDNA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TIPC法HR=9.7(p<0.0001),TIO法HR=4.6(p=0.0002),如图6所示。

图5 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与复发情况

为检测TIPC的灵敏性,研究者对5例确认影像学进展但TIO检测ctDNA阴性的患者进行了TIPC检测,其中3例经TIPC可检测到ctDNA表达。研究者进一步对6例TIPC检测阳性而TIO检测阴性的患者进行了分析,其中4例患者的阳性突变超出了338基因panel的范围,另外2例患者的ctDNA表达水平较低(分别为0.0031%和0.0045%),这提示TIO法的测序深度可能不足。

研究结论

该回顾性分析提示,基于WES的患者特异性MRD检测在CRC患者的复发风险分层中的作用令人鼓舞,该策略可为患者的个体化管理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或可进一步推进CRC患者的精准治疗进程。

摘要213

患者特异性肿瘤相关ctDNA在I-IV期CRC手术患者MRD检测中的应用

研究背景

在根治性手术后,以患者特异性的肿瘤相关ctDNA技术为基础的MRD检测可促进可切除CRC患者的个体化管理。在此,研究者通过一种新的患者特异性预后和潜在治疗标志物跟踪(brPROPHET)方法,前瞻性地评估了肿瘤相关ctDNA分析在可切除CRC患者MRD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研究方法

研究共纳入117例I-IV期可切除CRC患者,针对其中74例患者进行了不同MRD检测方法的头对头分析,检测方法包括brPROPHET法和两种固定panel检测法(fixed panel with informed calling和fixed panel with agnostic calling,即FI法和FA法)。研究者收集了患者的手术样本,以及基线、术后第7天和术后第30天的血液样本用于分析。

研究结果

研究者使用brPROPHET法检测了每位患者的50个变异,固定panel检测法仅涵盖其中的6%(344/5835)。在所有涉及的3886个基因中,75%的基因来源于单一的特定患者,如图7所示。

图7 分析纳入的基因情况

在术前,97%的患者可检测到ctDNA表达,其中I期、II期、III期和IV期的比例分别为88%、98%、98%和100%。在术后第7天和第30天时,患者的MRD阳性率分别为18%和15%。

在头对头分析纳入的74例患者中,brPROPHET法、FI法和FA法的术前ctDNA检测率分别为97.3%、75.7%和68.9%,20.3%(15/74)的患者仅可通过brPROPHET法检测到基线ctDNA。对135份术后血液样本的检测显示,brPROPHET法、FI法和FA法的ctDN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4.8%、8.1%和6.7%。

2例患者复发,ctDNA检测比影像学手段更早提示患者复发,提前时间分别为1个月和2个月。

研究结论

该研究探索了患者特异性brPROPHET检测法在CRC患者MRD检测中的临床应用,无论在术前还是术后,brPROPHET法在ctDNA的检测方面均比固定panel法的灵敏度更高。研究的后续监测正在进行中,以进一步分析患者的生存情况等临床结果。

摘要242

MRD检测对CRC肝转移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监测和二次切除率的影响

研究背景

近50%的CRC肝转移(CRLM)患者在治愈性切除术后会面临疾病复发。目前针对疾病复发的标准监测包括CT和CEA检测等,但通过这些检测手段确诊复发通常较为滞后,患者难以及时接受第二次手术切除。既往研究表明,ctDNA状态可作为早期CRC患者的独立预后标志物,但在晚期患者中ctDNA的指导作用尚未明确。在此,研究者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旨在探索动态ctDNA检测在CRLM患者术后随访中的潜在作用,并评估该技术对复发患者二次切除术的影响。

研究方法

研究的纳入标准为接受了根治性切除术的CRLM患者,患者在术后约一个月通过CT确认无疾病状态(NED)。研究者收集了患者术前、术后4-6周和每3个月的血浆样本,直至患者复发或术后24个月,并采用个体化的肿瘤相关探针检测患者的ctDNA水平。

研究结果

研究共纳入了60例患者,共收集350份血浆样本,中位随访时间为18.0个月。41.6%的患者接受了新辅助化疗,76.7%的患者接受了辅助化疗。患者在术前、术后及治疗结束时的MRD阳性率分别为96.7%、58.3%和39.7%。MRD阳性患者的复发率(又名阳性预测值,PPV)在术后和治疗结束时分别为91.4%和91.3%。

与ctDNA/MRD阴性患者相比,术后ctDNA/MRD阳性患者RFS显著缩短,分别为14.7个月和5.3个月(HR=4.772,95%CI 1.892-12.036,P<0.001),如图8所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8 术后ctDNA阳性与阴性患者的RFS分析

40例复发患者中,ctDNA的提前监测率为97.5%,相较于CT的中位提前时间为4.7个月,最高可提前9个月。患者的二次手术切除率为52.5%,40%实现二次切除NED。对于24例仅肝转移的复发患者,二次手术切除率为66.7%,58.3%实现二次切除NED。

研究结论

该研究提示,CRLM患者的术后ctDNA状态与较短的RFS密切相关,对患者进行连续ctDNA监测有助于疾病复发的早期发现,这为二次切除手术的实施提供了更长的窗口期。研究者还指出,与早期患者不同的是,CRLM患者在随访期可能需要更为密集的ctDNA监测,以更好地判断患者的复发情况。

参考文献 1. Janet Alvarez, et al. Circulating tumor DNA (ctDNA) for response assessment in patients with anal cancer treated with definitive chemoradiation. J Clin Oncol 41, 2023 (suppl 4; abstr 1). 2023 ASCO GI. 2. Gong Chen, et al. Tumor-informed patient-specific MRD monitoring analysis in colorectal cancer. J Clin Oncol 41, 2023 (suppl 4; abstr 48). 2023 ASCO GI. 3. Di Cao, et al. Patient-specific tumor-informed circulating tumor DNA (ctDNA) analysis for molecular residual disease (MRD) detection in surgical patients with stage I-IV colorectal cancer (CRC). J Clin Oncol 41, 2023 (suppl 4; abstr 213). 2023 ASCO GI. 4. Yaqi Li, et al. Effect of dynamic circulating tumor DNA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detection on recurrence surveillance and second resection rate after curative intent resection of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i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J Clin Oncol 41, 2023 (suppl 4; abstr 242). 2023 ASCO GI.

编辑:Babel

排版:Babel

执行:Babel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