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总是不如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难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坚强起来;虽然这些东西在实际感受中给人带来的并不都是欢乐。------路遥

他的出生

路遥,1949年12月2日出生于陕西陕北山区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

养父家庭条件困难,衣服上的补丁补了又补,常常连饭也难吃饱。在如此恶劣的生活环境下,养父母一心想让他快快长大营务庄稼,他却想着依靠读书改变贫困的生活现状,最终在他的强硬态度下,养父母答应送他去读书,可是却连一支铅笔都买不起,在学校别人都有一身体面的衣服,他的衣服满是补丁,饭也吃不饱,他的童年可谓是在屈辱和饥饿中度过。后来他被推荐上了延安大学,每天吃馒头,就着一碗白开水也能美美地吃一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次恋爱

当时国家号召“知识青年要下乡,建设农村”,路遥作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也回到农村在大家的推举下当了县革委会副主任。渐渐地认识了一个叫做林红的女孩子,她是北京人,知青下乡,容貌姣好。两人一见倾心,一来二去就开始谈恋爱。林红很仰慕路遥的才华,两人一见面就腻歪半天,有次路遥去外地公干,两人隔了一个多月没见面,林红一共写了4封长长的信给路遥,诉说着情人离别相思之苦。恋爱的甜蜜,让路遥决定一生只爱这个林妹妹。

国家在插队知识青年中首次招工,林红体检不合格没有选上。县上决定送路遥去当工人,可是路遥却通过周围朋友的帮助,将名额让给了林红,林红去当了工人,而他却依旧留在县上,这下两人相隔千里,难以见面。起初林红每个月写信给路遥,诉说相思之苦,还把第一个月工资全部寄给他,让他买好烟抽。后来信越来越少,后面一年也没有通信。路遥慌了,他知道他现在只是农民,现在配不上林红,可是他不甘心这么美好的初恋以失败告终。

悲剧接连降临,县上决定撤销路遥县革委会副主任职务,进行隔离审查。刚好这天中午路遥收到了林红好友的来信,信上说林红现在当了工人可是路遥还是农民,两人差距太大,现在在犹豫两人要不要继续恋爱,本来这封信是林红寄给好友让她帮忙出谋划策,结果好友直接将信给了路遥。官场失意,情场失恋。接连的打击,让路遥一下子崩溃了,他嚎啕大哭,满腔的怨言不知道向谁诉说。

仕途受挫,他现在只能回乡下,在干爸、大队支书刘俊宽的帮助下,当了民办教师。这期间他只好用写作来充实自己,时而在曹谷溪主编的《山花》上发表诗作。

第二次恋爱

在曹谷溪的撮合下,路遥认识了林达,林达独特的见识吸引了路遥。路遥离开延安大学后担任文学期刊《延河》编辑,到西安工作。后来林达也被分配到西安电影制片厂。

我们看到所有的相关文章里,几乎是无一例外地提到这样一个事实:路遥考上延安大学后,大多经济来源是靠林达资助的,就连路遥在学校里的被子和褥子,都是林达给路遥准备的。

他俩1978年1月结婚,1979年生下了他们的女儿路远。

婚后的生活也并不如想象中的如意,路遥结婚后就安心写作,有了灵感就奋笔疾书,关在房间里几天不出门,时而去乡下采风,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务一概不理,林达也是有工作的职业青年,每天要工作还要兼顾家里照顾女儿,还要照顾路遥的生活起居,这样的生活或许太累了。

任何女人结婚了都希望能有个体贴的丈夫对自己嘘寒问暖,而不想找个十天半个月不着家,一着家就关门回写作的丈夫。

路遥每天对烟的需求量特别大,每天要抽几包好的烟,依靠他写作微薄的收入,只能够买烟的钱,家庭的一概开支都靠林达的工资支撑。

路遥两个大家庭的需求,日子本就入不敷出,还要省出一部分钱接济老家的人。

短短几年的婚姻,林达多次提出了离婚,路遥担心女儿受影响始终不肯离婚,在路遥生病住院期间林达一次也没来照顾过,在路遥逝世前三个月同意离婚,在病床上签字离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女人能做到如此绝情,足以说明她在之前受过多大的伤害,当作家背后的女人是很辛苦的,承受着别人所不理解的痛苦。

一段爱情可以带来多大的伤害,也一定曾经带来多大的快乐,爱情其实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