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月26日,《莫斯科时报》报道,俄罗斯科学院经济预测研究所 (INP) 最近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披露,俄罗斯企业家投诉在乌克兰战争制裁背景下,俄罗斯官员腐败急速增长。该调查显示,三分之一的公司 (31.5%) 呼吁当局加大打击力度。
莫斯科时报援引该研究所的调查报告称,这可能表明,国家对企业支持的扩大可能伴随着一些官员试图通过参与额外预算资金的分配来牟取个人利益。通俗地说,战争期间政府支出的名目增加,官员有了更多中饱私囊的机会,这增加了腐败现象。
调查报告指出,早在 2022 年春季,俄罗斯担心腐败的公司比例为 23.3%,现在为31.5%,持有该观点的公司数量增加了35.2%;认为严重官僚主义是一个问题的公司数量也从春季的 18% 增加到 2022 年底的 20.8%,增加了15.6%。
与此同时,抱怨“国家当局在经济领域不作为”的企业数量从 18% 下降到 15.3%。抱怨“缺乏规范经济活动的正常秩序”的企业也有所减少——从 19.3% 降至 14.4%。

INP的这项调查于 2022 年 11 月至 12 月在 132 家企业中进行。研究人员指出,与此同时,调查参与者的数量减少了,因为他们中的许多人“休息了一下,没有填写问卷”,不愿填写问卷,问及不愿参与调查的原因,都表示腐败现象的加剧是克里姆林宫纵容的结果,调查了也不会有任何作用。
调查项目负责人P. A. Stolypin Anton Sviridenko表示,该调查结果“令人不安”。他说,“国家支持的分配程序”可能影响了人们对腐败加剧的看法。Sviridenko 承认,在某个地方“使用了不诚实的战斗方法”。此外,该专家认为,立法中存在更多“不确定性”,国家机构可以以不同方式解释,平行进口已成为一个单独的腐败因素。
俄罗斯科学院反腐败政策研究负责人 Dina Krylova 表示:“在并非所有企业家都了解规则如何变化的环境中,官员们有机会不诚实地使用他们的权力,这当然会增加腐败风险”。

据她介绍,很大一部分腐败与官僚主义的繁文缛节和企业家不知道如何克服新的困难有关。调查结果是企业向当局发出的信号,表明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旧的腐败没有消失,新的腐败还在增加,因此克里姆林宫应该更加重视打击贿赂。
克里姆林宫会重视俄罗斯科学院发布的这份腐败调查报告吗?Dina Krylova表示,作为学者希望普京总是,但事实上正如那些拒绝调查的企业负责人所表达的那样,战争期间腐败加剧,可能正是克宫纵容的结果。她认为,至少有两点支持这个结论。
一是普京通过操纵国内法律,为一进步制度化腐败打开了大门。
2022年12月29日,普京签署了一项法令,豁免俄罗斯所有军政官员向议会申报个人财产的义务。该法令还取消了战时军官接受“慈善”礼物的禁令。即允许俄军在乌克兰占领区抢夺和没收乌克兰居民财产,这种行为被归类为“慈善捐赠”。

一周后,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还援引了一项反腐败法律中的豁免条款,称根据该法令,在乌克兰四个地区服务的士兵、警察、安全部门成员和其他国家雇员不再需要提供关于 "他们的收入、支出和资产 "的任何信息。
二是普京向俄国家杜马提交了退出《反腐败刑法公约》草案。
2023年1月9日,普京向俄罗斯国家杜马提交了俄罗斯退出《反腐败刑法公约》的草案。这意味着普京已经正式放弃了此前和梅德韦杰夫借鉴欧洲反腐经验和反腐立法建立起来的不成熟的反腐制度。
2008年5月7日,梅德韦杰夫就任俄罗斯总统,他和当时的总理普京决心从根本上扭转俄罗斯贪污腐败横行的局面,梅德韦杰夫亲自领导的“反腐败委员会”,尝试借鉴国际经验,像其他国家那样推行官员财产公开制度。

在普京和梅德韦杰夫的共同努力和推动下,俄罗斯杜马在2008年底通过了《反腐败法》,并于2009年正式实施。该法规定:俄罗斯局级以上官员及其家人必须按规定如实公示财产和收入,腐败风险大的部门职务相应降低。国有企业的负责人、国有基金会高管和其他组织的领导也被要求如实进行财产公示以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2009年,普京和梅德韦杰夫趁热打铁,又通过新的反腐败法案,禁止官员在海外拥有银行账户、外国发行的股票以及其他金融票据。这一措施理论上进一步封堵了官员的贪腐途径,防止金融资产外流。这项法案于2009年7月1日开始执行,逾期未放弃海外银行账户的官员将被撤职查办。
为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在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实行后,梅德韦杰夫和普京还在第一时间在俄罗斯媒体上公示了自己的财产。

为了显示对反腐败的决心,2009年普京还霸气表示:“如果政府中谁不愿意公示自己的财产,那他一定是个贪官,是禽兽不如的东西!”
一场战争,给俄罗斯带来巨变。不仅经济回退到了8年前的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之前,官员廉洁程度和反腐败力度,更是退回到13年前。
【作者:徐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