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管子》中说:“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可见在待人接物中,礼之一字的可贵。泱泱华夏一向是一个礼仪之邦,对内对外都常常展示了自我的礼仪风度。

现实中不乏有很多身在高位却缺乏礼貌风度的人,当然也存在欠缺文化知识但懂礼仪风范的人,千人千面,不尽相同。上个世纪的领导人毛主席,为我们展示了他的待人作风,尽显伟人气宇。

二十四年重归北平

新中国成立之际,身为国家最高领袖的毛主席,一直在千千万万的国事中操劳奔波。

他将整个生命精力,都投入到了国家和党的事业中,但他仍可以做到在繁忙中亲力亲为迎接贤士,共谋国事。

1949年,共产党基本已经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国民党溃不成军。在这片光明形势之下,中国共产党一鼓作气,决定开始准备新中国成立的各项事宜。

筹建新中国的成立是一项庄重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界人士齐心协力、共商大计。1月,在邀请了各界人士之际,毛主席还亲自向居于上海的宋庆龄致电,参与会谈。

宋庆龄虽然是国民党派人士,但她多年来的主张与看法,都偏向于共产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不管是作为毛主席的好友,还是国家可用之良才,宋庆龄的出席都是一个极佳的裨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对于宋先生的到来,毛主席与其他领导人们都抱有极大的期待。

但由于宋庆龄身体状况不佳,再加上她自己身份的特殊性,她不知该以什么面貌去参与此次的会议,便拒绝了本次邀请。

虽然宋庆龄没有到来,领导人们却始终记得这个坚韧智慧的儒雅女士。

毛主席也记挂着这个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付出了许多努力的功臣,5月还派邓小平与陈毅亲往她的公馆进行看望。

时间转头到了6月,新政协筹备工作基本确定,中央决定再次邀请宋先生出席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毛主席又一次写了恳切的亲笔信,周总理也同样写了一封。

同时经过一番考量之后,毛主席与周总理决定委派邓颖超先生,携信亲自前往上海一趟。毛主席还特意嘱托,能够邀请来宋庆龄最好,如果不行,也不必勉强宋先生。

邓颖超抵达上海后,将两封信带给了宋庆龄。

宋庆龄虽然心生感激,但是还是犹豫不决。北平带给了她巨大的悲痛,2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的逝去仍然是她心中无法逾越的伤疤。

邓颖超理解宋庆龄的感受,也留给了她足够的思考时间。邓颖超陪伴在她的身边,与她一同参加活动,同进同出。

这给予了宋庆龄极大的安慰与温暖,终于同意了来自北平的邀请。

8月28日下午,毛主席、周总理等领导人,在火车站迎接了远道而来的宋庆龄。毛主席表示了热情的欢迎慰问,宋庆龄也表达了对这次会议的期待与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9年9月21日,宋庆龄正式出席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于9月30日被选为副主席,次日参加了开国大典。此后,宋庆龄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半生转折披星而来

毛主席的另一次火车站礼遇接站的主人公,是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程潜。年少的相知相惜,终于最后殊途同归,走上了同一条革命建设道路。

青年时的毛主席与程潜,各自为营,一为共一为国。1924年的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会谈,都为彼此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据程潜回忆,当时的毛主席眼神坚定,一番发言激情澎湃,让人感觉到绝非池中之物。之后的几年里的程潜在一系列抗日战争中英勇抗敌,立下了赫赫战功。

1945年的重庆谈判,二人再次会面,知心畅谈。

毛主席认为按照程潜的实力,完全可以尝试副总统的竞选。程潜果然去参加竞选,但可惜败给了李宗仁,之后程潜选择偏向李的阵营。

但由于蒋介石与李宗仁之间的斗争,程潜被发配到了湖南。后期的国共内战中,国民党的失败让他认识到这并不是他选择的正确道路。

同时在共产党的争取下,程潜决心发动起义。

1949年8月4日,程潜带领一众国民党将领于长沙起义。发布全国的同时,也预示着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湖南这一片土地。

1949年9月7日,程潜受邀前往北平。对于这位昔日有着共同革命目标的异阵好友,而且又在解放战争中做出了巨大贡献,毛主席和他的一众好友前往北平火车站相迎,程潜霎时间红了眼眶。

半生辛劳为初心

在紧接而来的第一届全国政协的会议上,程潜被选举为政协委员。此后几年,都担任了重要职务,为新中国的建设付出了许多心血与汗水。

1965年1月,他被任命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在政治斗争期间,他也受到了安全的保护,免遭了各种残酷的伤害。

毛主席一直以最尊敬的态度礼待程潜,多少年来都一直不变对他的称呼。颂公颂公,公者,国之栋梁脊柱也。是需要多少夙兴夜寐的功绩,才配得上一句句的尊称敬意。

老年时期的毛主席也常与程潜在闲暇时游湖赏花,闲庭信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人在一次散步的过程中,兴致所至,想要泛舟中南海上。二人拒绝了警卫兵的帮忙,选择亲力亲为。

本来程潜准备由他划桨,但毛主席拒绝了他的好意。毛主席则认为,程潜已经年过古稀,况且还是彼此熟知的老乡,无须多礼。最后由年过花甲的毛主席开始了划桨事宜,二人尽兴而归。

毛主席与宋庆龄、程潜之间都建立了深深的革命友谊。

他们之间并没有因为彼此的身份职务而产生距离,相反在彼此的尊重欣赏下,共同走向了一条志同道合、无限光明的革命道路。

无论居于何种地位的人,都应该保留自己最大的尊重与礼貌来面对所有人。毛主席身上的一言一行,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对象,希望我们都可以做到拥有属于自己的风韵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