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彻底爆发后不久,一意孤行的美国政府将我国警告抛在脑后,带着一支由全球16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岸。

为彻底打倒美帝国主义这个野心狼,毛主席果断派出志愿军入朝作战,在志愿军战士们的浴血奋战下,“联合国军”被打的节节败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投无路的美国政府只得再一次将目光盯在了原子弹上,企图用这种毁天灭地的新型武器来逼迫我国服软。

一、美国核讹诈受挫,原子弹只是纸老虎

1950年11月30日,在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召开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记者再次向杜鲁门抛出了一个极其尖锐的问题:“美国是否会在朝鲜战争中使用原子弹?”

由于不能泄露军事机密,吃了一惊的杜鲁门只能模糊回答,美国国会此前表示,将在这场战争中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武器。

尽管杜鲁门这次并没有在原子弹问题上明确表态,但面对势如破竹的中国志愿军,即便美国在“联合国军”统帅一职上数次换将,但却依旧无法挽回颓势。

已经无牌可打的美国政府只好在1951年4月,公开将可以运载原子弹的B-29轰炸机派到了冲绳,美国接下来的这步棋究竟该怎么走,似乎已经昭然若揭。

尽管原子弹在结束二战这件事上算是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原子弹爆炸所造成的后果也让世界上不少热爱和平人士感到担忧和焦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美国这个拥核国家在每次战争中都肆无忌惮地使用核武器,那地球将被这一新型武器折腾到千疮百孔。

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在得知美国这一举动后,也瞬间被折磨到心惊肉跳,为了避免核战争进一步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弗雷德里克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当中。

两个月后的夏天,弗雷德里克将在居里实验室中工作的一位中国小伙子叫到了身边,因为弗雷德里克知道这位刚拿到博士学位的年轻人不久后就要启程回国,为自己祖国的科学事业而奋斗终生。

弗雷德里克看着杨承宗的眼睛,挥舞着手臂激动地地说道:“你回去转告毛泽东主席,你们要保卫和平,要反对原子弹,就要有自己的原子弹。原子弹也不是那么可怕的,原子弹的原理也不是美国人发明的,你们也有自己的科学家!”

弗雷德里克的妻子伊莲娜.居里,即居里夫人女儿在了解完此事的来龙去脉后,更是将自己在实验室中提取出的,10克含微量镭盐的标准源交到了杨承宗手中,作为他们夫妇对这个东方大国的援助。

既然科学家们不能阻止核武器的爆炸,那他们只能将这一足以灭世的武器交到其他负责任的大国手中,让大家共同决定地球的未来究竟该迈向哪一步。

带着早已购买好的各种书籍跟仪器,还有弗雷德里克夫妇的嘱托,杨承宗踏上了回国之路。

尽管当时我国对于原子弹的研究还处于空白,但对于原子弹这一新兴事物,毛主席对其的认识却是非常深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在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决定二战走势的原子弹时,我党在延安创办的《解放日报》中就已经对原子弹的相关信息做了充分报道。

在《解放日报》的头版头条上,相关编辑为原子弹做了以下注释:所有生物都被烧死,该城烟火弥漫,高达四万英尺。

第二年8月,毛主席在枣园接待了一位来自美国的记者朋友,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女士。安娜在与毛主席进行谈话时,也谈到了原子弹的相关问题,在这场对话中,安娜生动形象的打了个比喻,将原子弹形容为了“稻草人”。

毛主席在听到这个比方后不由得哈哈大笑,转而又给出了一个更为贴切的解释---纸老虎:“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看样子可怕,实际上并不可怕!”

从这则小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尽管原子弹在世人面前展现出了巨大威力,但毛主席对其却始终是没有半分惧色。

而在1958年12月的武昌会议上,毛主席也再一次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用哲学的方式解释说,世界上的一切物质都具有两重性,他们是真老虎的同时又是假老虎。就像毛主席一直以来都强调的那样,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但在战术上又要重视敌人。

我们虽然不畏惧美国跟美国制造出的原子弹,因为从本质跟长远上看帝国主义总有倒台的那一天;但另一方面,此时的美帝国主义还在不断膨胀,这只暂时的“真老虎”也会露出獠牙吃人。

二、“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八年的时间搞出原子弹!”

杨承宗在回国后,立刻便把弗雷德里克先生嘱托的话一字不落的转述给了钱三强老前辈,而这一充满战略性的论断,也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当时除了美国外,苏联也于1949年8月29日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原子弹。

早在1944年底,苏联就在埃里克特罗斯塔利城的12号工厂中提炼出了一块重达一公斤的纯金属铀锭,但在1945年苏联对德战争结束,苏联士兵在德占区和美占区附近巡视战场时,发现了大量疑似油漆的明黄色液体。

当这些不明液体经过苏联专家鉴定后,才发现这些“油漆”是100吨的浓缩铀。有了这笔“天降横财”,苏联的12号工厂也紧锣密鼓的行动起来,将它们加工成了能够被在核反应堆中大规模使用的铀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9年8月29日早晨,在苏联塞米巴拉金斯克大草原上,一个仿佛圣诞节树玻璃球的巨大圆球球体被吊在了一个50米高的塔吊上。

短短几秒后,这个硕大的玻璃球便随着金色的阳光急速爆炸,只在空中留下了一朵巨大的蘑菇云。至此,苏联斯大林一号原子弹爆炸成功,苏联也在世界牌桌上为自己摸到了另一张好牌。

1954年,赫鲁晓夫来中国访问时,毛主席也一针见血的指出,我们现在对原子能跟核武器也非常感兴趣,希望苏联方面可以对中国提供一些帮助。

赫鲁晓夫在听到中方这一请求后,显然也是被问的有些措手不及,赫鲁晓夫所领导下的苏联暂时也不想将原子能的秘密分享给其他国家。

为了在委婉拒绝中国的同时给自己一个台阶下,赫鲁晓夫开始大力渲染制造原子弹是多么困难:“单说电力,就是把全中国的电力都集中起来也很难保证,我们有义务(对社会主义国家)提供核保护,不需要大家都搞!”

但面对蓬勃向上的新中国,赫鲁晓夫也不好把话说的太绝,最终赫鲁晓夫提议,他们可以先帮助中国培训一部分科研人员,并援建一个仅供研究使用的小型核反应堆。

当赫鲁晓夫公开宣布将帮助中国跟四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利用原子能后,毛主席也在不久后召开的全国代表会议上宣布:“开始要钻研原子能这样的历史新时期!”

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我国在原子弹研究方面确实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常言说“求人不如求己”。

1958年4月,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政府妄想在中国共建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面对这样一个严重侵害中国主权的提议,毛主席断然拒绝。恼羞成怒的赫鲁晓夫也开始在暗地里给中国使绊子,不断拖延原子弹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的交付日期。

当中苏矛盾在1958年左右逐步加深后,苏联用他们正在进行核试验谈判为借口,在带走、销毁大量设计图纸的同时,也将此前派往中国的苏联专家全部撤走。

面对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挑战,当时我国的科研团队没有气馁,周总理也在1959年7月的庐山会议上向相关负责人传达了中央指示:“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八年的时间搞出原子弹!”

1964年10月14日,中国科研人员研发出的第一颗原子弹被安全放置在了一座高达102米的实验铁塔上,次日,中央也向原子弹研发小组下达了“投篮”命令,将铀、雷管跟原子弹其它部分连接起来。

当原子弹爆炸进入最后阶段,加电、开机、预热三道指令下达完毕后,便进入了倒计时阶段。“起爆”二字从操作员口中被振聋发聩的喊出后,主操作员韩云梯也摁下了最后的控制按钮。

一瞬间,一个巨大的火球出现在了戈壁滩上空,好像天空中出现了另一个太阳。当炙热的光辉逐渐散去后,火球也跟地面被气流带起来的尘柱连成一体,形成了一朵壮丽的蘑菇云。

当时的世界形势证明,谁拥有了原子弹,谁就能在国际上获得更大的话语权,无数国家都想拥有这样一件新式武器来护卫国土。

但根据后来风云动荡的国际局面来看,乌克兰似乎是一个例外中的例外。

三、美苏斗法,向“核大国”频频施压

伴随着苏联解体,美苏之间长达20余年的冷战也逐渐落下了帷幕,等美国从成为世界唯一大哥的美梦中惊醒后,美国也不由得被苏联继承者之一的乌克兰给吓了一跳——此时的乌克兰已经成为了在世界范围内排名第三的核大国,拥核数量上仅次于美苏。

作为原苏联境内部署有战略性武器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之一,苏联的慷慨让这个境内满是黑土地的农业大国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名浑身肌肉的壮汉”。

根据乌克兰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乌克兰从苏联那儿分割到了176枚可携带1240颗核弹头的SS-19跟SS-24洲际导弹,可携带336颗核弹头的42架战略轰炸机以及几百种装备精良的战术核武器。

苏联虽然倒下了,但苏联留给西方世界的阴影却久久没有散去,西方各国面对着这样一个被核武器武装过的乌克兰,如同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了他们头上。

在苏联时期,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直接对核武器管理问题直接负责,为防止核武器落入恐怖分子手中对世界造成破坏,苏联不仅将核弹头与导弹分离保管,而且操控核弹头的发射按钮也分别被存在多个苏联高官手中。

只有这多名高官同时按照操作条件摁下手中按钮后,核弹才会被顺利发射到预定目标。苏联解体后,新生的乌克兰政府为同美苏两国搞好关系,曾经主动表示要将乌克兰变成一个无核国家。

但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此言一出,立刻便在国内引起了一片哗然,以“鲁赫”为代表的少部分民族主义政治组织认为,核武器是苏联为乌克兰留下的为数不多的几张保命符,绝对不能轻易将其拱手让人。

但在西方宣传机器的鼓动下,乌克兰民众竟开始相信核武器是“潘多拉之盒”,此时的乌克兰政府根本没有能力操纵这些核弹头,稍有不慎便会导致核泄漏,最终给乌克兰带来灾难。

而在紧随其后的议会讨论中,共有162名议员强烈要求乌克兰保留核武器,并郑重的在有关保留核武器的倡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乌克兰没有可靠的国防,只有保留核武器才能保证乌克兰不受邻国俄罗斯的侵略,并赢得西方尊重!”

面对乌克兰国内“保留核武器”的呼声越来越大,美国跟俄罗斯两个超级大国难得在敦促乌克兰“废核”一事上达成共识,时任美国国防部长阿斯平和俄罗斯外交部长科济列夫先后飞抵基辅,不断与乌克兰展开斡旋。

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更是公开表示:“在乌克兰保证成为非核国家诺言兑现之前,它在其它领域与美国之间的联系就无法建立。”

但本着打一棒子再给个甜枣的美式外交方针,美国政府在对着乌克兰恐吓一通后又信誓旦旦的表示,只要乌克兰听他们指挥按时销毁核武器,那未来乌克兰在遇到领土纠纷、经济危机时美国一定会出手相帮。

阿斯平在基辅参加会议时,更是大方表示:“美国可以在原有补偿款金额上再追加1.75亿美元!”

另一边的俄罗斯也在对乌克兰这个新兴的核大国感到惴惴不安,尽管这批核武器的发射按钮被保存在莫斯科,但只要假以时日,乌克兰未必不能掌握打开打开核保险装置的技术,甚至重新修改核武器的发射程序。

美苏两国如坐针毡时、乌克兰内部也是如芒在背,尽管俄罗斯预计乌克兰工程师在两到三年内就能改动核保险装置并破译发射密码,但自从乌克兰独立以来,乌克兰的经济状况却是一蹶不振,根本就没有财力和精力来对境内核武器进行研究和保养。

俄罗斯彻底跟乌克兰分家后,俄罗斯也立即中断了对乌克兰的核武器维修方面的支持,如果乌克兰想要彻底在核武器上摆脱对俄罗斯的依赖,就必须投入数百亿美元才能将整条核武器制造维护线路完全疏通。

但这对于彼时的乌克兰来说,无异于是天方夜谭。更让乌克兰腹背受敌的是,白俄罗斯跟哈萨克斯坦两国在与美俄两国达成协议后,便主动将放置在国内的核武器运往俄罗斯集中销毁。

尽管乌克兰也曾在这份协议上签过字,但乌克兰却由于国内意见不统一的缘故迟迟没有对境内的核武器动手,世界舆论的风暴点也在一瞬间集中到了乌克兰身上。

就在乌克兰高层为核武器的去留问题吵个不停时,乌克兰科学家猛然发现,乌克兰现拥有的核弹头保存状态实在是不容乐观,大多数核弹头已经出现了“氢气蓄积”现象。

如果不立即对这些核弹头进行拆除改造,那这些核弹头将会从乌克兰的保命符变成催命符,而乌克兰却没有背水一战保下这些核武器的魄力。

四、自废武功,乌克兰最终无核化

在美俄两国的软硬兼施下,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也终于在“弃核”一事上松口:“我们不同意将核武器免费奉上!”

至此,乌克兰国内“保核派”日渐式微,销毁核武器一事也成为了乌克兰高层用来跟西方国家进行利益交换的筹码,如何用这一筹码换来更多美金,成为了乌克兰与美俄两国谈判的重点。

经过三国多轮磋商后,美国政府表示他们不但会慷慨的付给乌克兰1.75亿美元的销毁赔偿款,而且美国公司还会将这批核弹头上的铀原料进行提炼后作为商业铀出售,乌克兰也可以从中获利。

俄罗斯则表示,他们不但会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向乌克兰出售石油和天然气,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乌克兰对俄所负债务。

除此之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也会因乌克兰这一“护佑世界和平的举动”而分别向乌克兰提供15亿美元和7亿美元的贷款。

面对这样丰厚的条件,乌克兰也顺水推舟,于1994年1月4日,跟美俄两国在莫斯科签署了一份《关于销毁乌克兰境内全部核武器的三方协议》。

但骤然失去核武器保护的乌克兰在签字后还是有些忐忑,为了再给乌克兰吃一颗定心丸,美国、俄国、英国、乌克兰又在布达佩斯签订了一份《布达佩斯备忘录》,保证缔约国将对无核化后的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

1996年6月1日,时任乌克兰总统库奇马宣布,将所有核弹头全部运出乌克兰境内。当这些核弹头被运往俄罗斯叶卡捷琳娜堡后,这些核弹头将会被进行初次拆卸,并将拆卸出的50吨高浓度铀转化为低浓铀燃料。

部分低浓铀再进行一次转化后,就可以被运往俄罗斯的圣彼得堡跟美国的康涅狄格州等地,在这里它们将会被制作成核燃料棒,并被卖往全球各大核电厂跟核燃料基地。

乌克兰在继承苏联核弹头的同时,大批前苏联专家也留在了乌克兰境内,当他们为之付诸一生心血的核弹头被依次销毁后,那些核武器专家也呆愣在了原地。毕竟从此之后,乌克兰将会以“无核国家”的身份出现在世界舞台上,这个国家的核武器研究事业也将就此中断。

乌克兰为了得到西方国家承认,费尽心力将自己从“拥核大国”变成了“无核国家”,但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在拼命地跨过核武器研究的技术门槛,想要吸纳这些专家为他们效力。

美俄在意识到这些原苏联专家的价值后,便在俄罗斯成立了一个国际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美国外交官史蒂芬.皮佛曾公开表示:“中心建立后,数千名科学家被吸引了过来!”至此,美俄两国才算是在乌克兰核问题一事上长舒了一口气。

但随着时代发展,乌克兰人民发现,即便他们已经将核武器从家中推了出去,但美国所承诺的那些经济援助却是迟迟没有到位,乌克兰民众的日子也没有因此变得更好。

回过神来的乌克兰民众只得将怒气撒在了乌克兰前总统克拉夫丘克身上:“仅仅为了防止经济崩溃就不惜出卖国家利益!”

即便部分乌克兰民众最终意识到了核武器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但已经为时已晚,自废武功后的乌克兰,也彻底丧失了与美俄及其他西方国家谈判的筹码,成为了世界棋盘上的一颗棋子。

结语

当我们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面对美国的核讹诈时,毛主席便已经看透了原子弹背后所承载的政治意义:“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而正如毛主席所预料的那样,我们国家在接连拥有原子弹、氢弹等大国重器后,我们也在国际上彻底挺直了腰杆子!

当初乌克兰签订的种种合约现在看来与废纸无异,想要靠其他国家来保证本国安全也无异于天方夜谭。

当乌克兰选择将国内核武彻底交出的那一刻,他们便已经将自己的国家送上了下坡路,经济始终一蹶不振的乌克兰也彻底沦为了“欧洲子宫”。而这、或许正是在听信西方帝国主义诱哄后,一个国家的最终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