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小某书看到一则帖子,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饭后,女孩主动提出去刷碗,希望妈妈可以帮她去便利店买支牙膏遭到拒绝。

妈妈觉得女孩太懒,连卖牙膏这件小事都要她去帮忙,想都没想先把女孩批评一顿再说。

如果女孩懒,也不会想着去帮忙刷碗,何况便利店离家不过五十米,全程不到两分钟。

女孩主要不想去的原因是便利店有许多碎嘴的婆婆,不想被她们围观,希望妈妈可以帮她而已。

却没想到不仅惨遭拒绝,还被妈妈莫名其妙的责怪。

在这种家庭氛围下,女孩永远受到的是父母无穷无尽的贬低:


从小无论做的再好,没有受到父母的一句夸奖,反而说,你做这些不是应该的吗?
每次满心期待,得到的只有批评和鄙夷,反抗后也只能再次得到:我这是为你好,这不都是为了你吗?

发帖人终于理解那些被父母逼迫自杀的孩子,是他们没有求救过吗?只是一次次的失望后,选择了沉默寡言,默默埋在心里。

仿佛有个声音在告诉他们:多说也是无益,父母不会理解我们的。

很多家长总是会说,以前那样苦,从没有见过有人得抑郁症,偏偏你们这个年代的小孩最娇气,动不动就看不开。

但正如王小波所说:“人是一种会骗自己的动物,我们吃了很多无益的苦,虚掷了不少年华,所以有人就想说,这种经历是崇高的。”

家长总是喜欢吹鼓“打压式教育”,但其实很多打压根本毫无意义,还会给孩子留下一辈子抹不去的阴影。

在这种教育观念下长大的孩子,总是会自我否定自己,以及深刻到骨子里面的自卑和性格缺陷。

在电视剧《小欢喜》中,宋倩对英子“变态式”的爱,就是典型中的典型。

宋倩一直希望英子考上清北,即使在测试中取得650高分的成绩,宋倩依旧不满足,批评远远多于鼓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子就像是一个机器一样,没有任何生机,对妈妈的话不敢有任何反抗,最后承受不了选择跳河自杀。

我真的是搞不懂,这种扼杀天性的打压,究竟是为了孩子好吗?

每天就像个提线木偶一样,要孩子做什么就做什么,久而久之,孩子不变的麻木才怪!

连姜文曾在《十三邀》说:我是个很不自信的人。”

他自己分析原因的时候说:“做了很多努力也不行,我不知道怎么能让她(母亲)看见我做的事高兴。”

可见不管是名人还是普通人,“打压式”教育会伴随人的一生,其产生的阴影也会影响身心。

孩子常常被打压,就是会形成“习惯性自卑”,凡事都觉得自己比不过其他人。

很多家长的问题,就是错误的定位了老一辈教育“梅花香自苦寒来”“学海无涯苦作舟”。

因此用打压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期望,让孩子从小学会吃苦。

真正有价值的教育,是看得到孩子的成长,懂得去夸赞孩子的一分一毫的努力。

而毫无意义的“打压”,根本不会对孩子的成长起任何的作用,打压就是打压,不会变成鼓励。

家长盲目的实行“打压式”教育的另一个副作用,就是会让孩子复制父母的行为,变为新的“施加者”。

在央视教育的纪录片《镜子》中,14岁的泽清说: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实于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相似。

父母是孩子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强行把孩子打压再打压,不仅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的长大,反而容易在他们成家后,把这种行为传递到下一代。

以“为你好”三个字来让孩子背负沉重的罪恶感,将不能让孩子骄傲作为教育目的,可谓是错的离谱。

希望在这个时代意识到自己在使用“打压式”教育的父母,可以学会这三种教育方式。
1.用鼓励和赞扬代替打压
2.尊重孩子的人格和尊严
3.和孩子处在平等的地位

比起让孩子自卑到尘埃,不如用另辟蹊径的眼光去挖掘孩子,在孩子身上找到发光点。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当孩子有了足够的自信,不管经历多少的磨难和挫折,他都可以挺起腰板,说:我能行。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也说:"人类本性上最深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尊重。"

“打压式”教育是不值得追求的教育,人的本性就是喜欢就是喜欢听好听的话语。

希望被“打压式”教育给祸害的孩子,希望少一些,再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