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逐步放宽防疫限制后,身边的“小阳人”慢慢多起来,新冠病毒最新变异毒株在努力证明高传播率。感染后出现症状的人,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再由面到片式地逐渐铺开。
可能对很多人来说,已经不害怕自己变成小阳人了,因为身边有很多人都已经感染了跟他们接触过,变阳可能是迟早的事。

对于一些没有感染奥密克戎病毒的人群,这些长时间没有变阳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运气好呢?还是因为囤积了许多药物呢?今天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01
怎样区分自己是普通感冒,还是阳了?
1.感冒在病程早期会出现鼻塞、流鼻涕症状,新冠病毒感染发热后期才会出现鼻塞、流涕症状。
2.普通感冒咽痛不明显,新冠病毒感染后咽痛症状较明显。
3.普通感冒一般不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新冠病毒感染如果重症则会有呼吸困难的情况。

4.普通感冒患者很少有发烧迹象,即使是发烧少数人会发烧2~3天,体温恢复正常;而阳性患者通常会出现高烧,体温在39℃以上持续三天左右。
5.普通感冒容易出现鼻塞、流鼻涕、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全身症状不明显。新冠感染全身症状比较明显,比如反反复复的高烧或低烧,发困无力,肌肉酸痛,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嗅味觉的减退以及腹泻等症状。
当然,最直接准确的方法还是核酸或抗原检测。
02
为什么会有人“晚阳”或“不阳”?
在本轮疫情中,有一部分人被称为是“天选打工人”,周围人都阳性了,自己依然没事儿,有人猜测抵抗力强的人不容易感染,也有人说一些身体弱的人反倒不容易感染。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接触的环境与人群相对简单,比如待在家里不怎么出门,再加上相应的防护和消毒措施,感染的可能性就没有那么大;
二是做核酸的人少了,用抗原的人多了,由于载毒量低等各种因素,会出现抗原假阴性的情况,一些无症状的感染者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阳”了;
三是与个人体质也相关,一些人群身体上存在一些保护因素,使得他们与其他人相比更不容易“阳”或者“阳”得相对晚一些。

03
还没有“变阳”的人,不是运气好,不是多囤药,而是做好这3件事
1.出门戴口罩
现在不少人,相信所谓的奥密克戎只不过是流感,便开始低估自己的“敌人”,出门不戴口罩,整天聚在拥挤的室内环境里。
对于这类人来说,这个冬季可能要付出的代价会比较大,因为出门戴口罩是保护自己、保护家人、保护他人责任的最基本体现。
而正在正值冬季,正是病毒活跃的时候,若出门不戴口罩,可能就会增加感染的几率,若是平时遇到这样的人,记得尽量绕道走。

2.做好个人消毒
勤洗手,建议使用消毒杀菌功能的洗手液。在外方便洗手时,建议随身常备便携免洗手消毒液或消毒凝胶。
可以喷洒75%浓度的医用酒精,也可以抹布蘸取擦拭桌面、物品(包括门把手、键盘、手机、电脑显示器等人手常接触的各类物品)、衣物、手部、眼镜等。
不要混合使用不同类型的消毒剂,比如常用的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与洁厕灵、酒精等其他消毒剂混合使用可能会产生剧毒气体氯气,人在吸入后很快就会出现氯气中毒,达到一定浓度甚至会致人死亡。

3.睡眠充足
人的一生当中,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良好的睡眠不仅能促进人体发育,快速恢复人的精力体力,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可以说,良好的睡眠是最便宜的养生保健方式。
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被打乱的生活规律、对疫情相关新闻的过度关注以及屏幕使用时间的增加等,都影响着人们的睡眠。疫情之下,如何保持良好睡眠呢?
睡眠要遵循“33法则”,即午睡不超过30分钟,下午3点后不午睡,离晚上入睡前要有8小时的间隔,以免在白天提前进入深睡眠,影响晚上的睡眠。

04
阳康之后,这几件事别着急做
1.不要剧烈运动
一些年轻人有运动的习惯,所以有人“阳康”没几天,就跑去打篮球、跑步了。殊不知,康复初期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还没完全恢复,过度运动不仅不会增强抵抗力,反而可能引发心肌炎,危及生命!
2.别着急探访老人小孩
如果还有咳嗽症状,返岗后也要坚持戴好口罩,像一些比较重要的养老院、监护室等岗位工作人员和准备去探访老人,尤其高龄老人、婴幼儿的人,建议大家隔离够了10天再去,这样才能保证更安全些。
3.不要盲目进补
在阳康后的至少一周的时间,尽量少吃肉、海鲜、火锅等油腻生冷刺激的食物,可以多吃些米粥,面条,蔬菜,喜欢吃鸡蛋的朋友也可以适量摄入,尽可能清淡一些,保证有基本的营养物质摄入即可,给脾胃一个休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