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幸孕姐(高级母婴护理师,拥有本文版权,欢迎分享)

在如今这个物质社会,有一种新型团体如同雨后春笋,开始生根发芽,业界称之为“啃小族”,大概意思就是父母明明有赚钱能力,却把孩子当作赚钱工作,依赖小孩的经济生活。有专家直言:这群贩卖孩子童真的“啃小族”父母,与“啃老族”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女儿6岁,靠这个本领年入百万

前段时间,一位博主发了一个帖子,提到这样一段话:“你们见过吃小孩吗?我见过了……”

紧接着的内容曝光了某社交平台上的一位网红,在网红的直播里,她总是想尽各种办法,消费着尚未成年的跟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女儿”(网红是孩子父亲的女友,双方相处数年,但尚未结婚。)

例如她会编各种卖惨的段子,大人按“剧本”演戏——夫妻吵架,作势“离家出走”等,孩子被耍的团团转,哭着要去追妈妈,结果被妈妈粗鲁地甩在地上。这个故事在网络上爆火,网红有了点击率,钱到手,开心笑了,孩子却还蒙在鼓里,陷入“妈妈”可能离开自己的恐慌中……

又或者是在直播中,时不时吓女儿“我不要你了,我不是你妈!”、“你爸也不想要你!我要把你还给你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又或者直播卖童装时,一把抓过孩子,逼着她穿上衣服展示;卖脆枣时,抓起枣子就往孩子嘴里塞,还装作关心地问:“好吃吗?”;跟不同男人“约会”时,带着孩子,并且问她喜欢哪一个。

仅仅只有6岁的女孩,被所谓的后妈,当作摇钱树,每天拿孩子编哭穷卖惨的故事,出卖孩子童真,博人眼球,赚取流量,牟取私利,就算这样能年入百万,良心上真的能过得去吗?不禁让人想起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那句话:“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高收入的背后,是孩子被摧毁的童年

幸孕姐前段时间看过一篇文章,里面叙述了童模的心酸成长史。

印象最深的是一位仅10岁的小女孩——谷歌。据了解,她很敬业,从3岁就开始入行,至今7个年头,一年365天中有300天在拍照,而且从早晨9点到凌晨2点,一天时间能拍264件衣服,而在这行中,拍的照片越好,就意味着在网上的销量就越好,提成也就会越高。

在这7年时间中,谷歌给家里赚了一大笔钱,然而高收入的背后,其实是孩子被摧毁的童年。每天繁重的工作安排,让她远离校园、朋友以及天真无忧的童年时光,整天跟“生意”、“客户”、“报价”等词汇绑定在一起……

而上面这两位女孩的经历,其实也说明了一种社会现象:新型的“啃小”一族正在茁壮形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意,前方“啃小”族出没

培养孩子当“网红”的诱惑力究竟有多大?

用网友的话来说,就是“一年开奔驰,两年换宾利,三年住别墅。”

我们都知道,孩子有一种天然的童真感,随着现在各种短视频等社交平台以及“儿童市场”的兴起,不少父母着手准备,把孩子打造成网红,靠着吃播、穿搭、卖惨或者是走秀等个人才艺走红,吸粉之后就开始接各种推广,谋求利润。

甚至有些父母仅在孩子18个月大的时候,就送去“童漂”基地,接受拍摄赚钱,还有一些孩子直接告别了学前教育,专注拍摄赚钱,他们日入过万、年入百万,让那些爱钱贪名的父母趋之若鹜。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德勒说过这样一句话:“幸福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却要用一生来治愈童年。”

每个孩子成长都有一定的轨迹,童年期应该是每个人一生中最为幸福、最无忧无虑的时候,然而上面那些被父母“啃小”的孩子,他们的童年与利益直接挂钩,当胆怯青涩的孩子,被直接推进成人的名利场,可能会出现几种结局呢?

1、三观受损

中国青少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调查显示,当前社会儿童参加商业活动的现象较多,存在过度消费儿童的现象。

这类小孩,过早踏入成人名利场,容易失去自身年龄该有的天真无邪。由于孩子的三观是在童年时期定型的,如果他们身处的环境过于复杂,容易使其三观受损,将来变得浮躁、急功近利。

2、健康受损

“儿童市场”虽然受众广,可红利期却很短,所以商家或者父母会趁着他们还有商业利用价值的时候,每天给其安排超负荷的工作量,从上文中提到的谷歌的工作安排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年少成名”的不易,孩子每天承受高强度的工作,身体可能会吃不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希望那些“盲目把孩子当成“摇钱树”的“啃小”父母,能够及时警醒,不要剥夺孩子们的童年美好时光,这可能是一辈子用多少钱都换不回的。(l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