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有不少公司都喜欢在放假前1天,把年终奖给大家发了。

但也不少跟春晚上赵晓卉公司类似的公司,年终奖是有的,但业务太忙需要在年后发放的。

去年大环境如何,大家应该再清楚不过了,有年终奖的公司都是好公司。

现实中,有些公司着实不好过。

以某朋友的公司为例,融资难、监管政策调整的双重压力下,不得不裁员了50%以上。

甚至个别城市直接砍到0人,业务方向大幅调整。

往大的说,现在就是在生死线上徘徊了,年终奖自然就没影了。

同时上下游几个亿的流动资金压力,年后梳理不好,老板跑路的心都有了。

无独有偶,过年期间跟身边的一些朋友交流,所在的公司情况大同小异。

比如某朋友所在的国企,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欠薪,还好年前领导的一顿折腾,算是把欠的都给补上了。

再比如前段时间的热搜,上海八佰伴在节前明说了没年终奖之后,直接导致某日全体收银集体罢工,顾客在商城几层走下来都找不到结账的地方。

更严重的是,一些倒闭、消失的小公司,更是不计其数。

这些,大概就是22年经济环境下,不尽如人意的一角缩影吧。

不过,有“过”的不好的,自然也有“过”的还不错的。

大年三十的微信上,其实还有不少朋友来聊天。

核心问题是,年终奖发下来后,还有什么地方好存?

也是,都这个时间点了。

理财估计不行了,除了民间放贷出去,存款可能是最OK的了。

能当日起息的产品,也就存款了。

一、

身处上海,这两天兜了下周边几个银行网点(部分关门、部分营业)。

除了常规的存款之外,“储蓄保险”应该算是推的比较凶的。

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没有“储蓄保险”这个分类,这个只是一个变相包装后的概念。

背后的保险产品,大都是年金、养老、万能等。

产品形态上,确实跟周期付息的储蓄产品有不少类似之处。

有2个较大的特征区别,有(一般都在5年以上),且

当然,这些保险产品本身没有问题,多少都是合法合规备案过的。

不过,此类产品,对大部分用户其实并不合适。

,按现金价值来计算,会存在损失本金的风险。

,实际误导销售的情况非常多。等几年、几十年后到一定期限,去支取时,有时会发现实际收益与当初介绍的差异巨大。

简单的数据“优化”,通常为短缴费期限、长领取时间,实际收益率“惨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银行网点对于这些产品的销售这么热衷呢?

哎,利益驱动为主,销售费用高倍。

同样的100万,卖保险产品,有些甚至能有个30-100万的佣金收入(对于银行来说,也有低的大概2,3万的,看具体产品)。

但是100万的存款进来,按对银行的贡献来说,微乎其微。

甚至有些“营销费用”前置的操作,银行自然更偏爱这类产品了。

*特别说明:此类产品有其特有的优势(比如节税等),更适合一些高净值用户。

且对于此类产品,实际都是基于用户的资产情况和需求,定制化方案中的一部分罢了。

二、

当然,不止线下网点,不少“互金平台”(如某蚂*保、某微*保等)也有在推介类似的保险产品。

宣传的时候,文案的描述大都十分巧妙。

比如什么“长期增值金”、“储备”、“固定增值比例”...等。

颇有几分储蓄产品的既视感,多少能引起几分用户的好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有个特点,大家不妨可以留意下。

同样的渠道下,越是小的保险公司,出来的保险产品会越“激进”。

对应的“收益”看起来会更高,锁定的期限会越短。

收益越高对应资产风险大,锁定期限越短对应流动性管理要求越强...

小保险公司相对大保险公司,有能力做到这些?!

现实中,就演变成了特定形势的“托管”、某些特定产品的延期、再延期、继续延期!

某些保底收益较高的保险产品,为什么还能卖?

给你个说法:“自行化解风险”。

有没有很熟悉的感觉?

四、

其实这些保险公司的境遇,跟民营银行和一些国有大行相比,境遇还是类似。

表面上,夹缝中求生存,产品的差异化也是必须的。

能不能走下来,走多远。

但多少要看背后的股东(实控人)能力,某种意义上起决定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