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读者提问:我是一名母亲,年龄50,职业医药行业专业人士。

前几天有朋友转发我一篇链接,关于“蹲族”的评论,引用文章:“蹲族”不同于常说的“啃老族”、“蛰居族”,他们受过大学教育、家庭出身不错、年轻且具有相当的知识储备和实际工作技能。

我儿子是一名蹲族,从美国藤校理工专业本科毕业,颇具才华,人品厚道,因疫情关系或者他没强烈的工作意愿,投了寥寥几份简历,在美国没找到工作后赋闲在家,因身体原因需动手术回国。

目前手术后两个月,已康复,但是天天熬夜玩游戏,不肯写简历也不肯找工作,更不愿意继续读研,头发老长、甚至也不洗澡,不找工作。

借口一开始是为了尽快去美国找工作,可以与女友团聚,因签证原因短期内去不了美国,他又以身体不舒服为由不找工作。

我让他做抑郁量表自测,没达到疾病的程度,但是他天天说不开心,我们试图开导他,他大学辅修心理学,说起来比我们还引经据典,分析数据,讨论诱因。请教将军,如何让蹲族站起来?

将军 · 答

我能理解您的心情,但我也先要告诉您一个事实,以目前您提供的信息来看,我反馈不了具体的建议。

因为,第一,您所提供的信息大多是从您的视角描述,可能会跟实际情况有偏差;

第二,您儿子的内心真实想法,我们都不了解,即便他说过不开心,也不是清晰的线索,不开心的原因有很多,是因为身体不适不开心,是因为无法跟女友团聚不开心,还是因为求职不顺不开心,这里的门道是很多的。

站在大多数人的角度来说,出身名校,自身优秀,没有理由找不到工作,或者没理由不想工作,找工作才是最顺理成章的选择,那既然没有“顺理成章”,一定是因为发生过什么,经历过什么,改变了他的想法和目标。

您看到的是你认为的“事实”,他的确有非常突出的学历,又颇具才华,但他走到今天,他所得到的可能不只是一纸文凭和一身才学,这期间可能也有很多您不了解的经历。

您说的“蹲族”让我联想到日本明治时期的一个群体叫“高级游民”,具有高等学历,经济条件不错,整日以读书和游荡度日。他们也不工作,但不仅仅是因为没有生计压力,而是以这样的态度对社会的阴暗和丑恶进行消极反抗。

夏目漱石的作品里就有不少“高级游民”,他们也像您儿子一样能引经据典,发表对时事政治的独到看法,但他们也并无对社会的实际贡献,不过这是他们不“同流合污”的一种证明。

不工作的一种可能是对这个世界的失望和反抗。

再有,我想您对儿子的期待,也不仅仅是找到一份工作而已,您一定认为他能找到一份非常好的、能匹配他学历和能力的工作,这也不只是您的期待,周围人的期待和他对自己的期待可能也是如此。

假设他现在找到一份快餐店打工的工作(没有说这份工作不好的意思),我们肯定会觉得这不合理、屈才了,他绝对值得更好的去处,我们会失望。

他人的预期、他对自己的期待也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他投递的简历虽然不多,但我想应该都是非常高水准的行业和职业,可能在他看来,与其去做不够顶尖、不够符合他人期待的工作,那宁愿不工作,他不能“自降身价”。

不工作的另一种可能就是避免对自己失望、避免让他人对自己失望。

所以身体不适也好,暂时无法去美国求职也罢,都成了“合理”的理由——他不是不工作,也不是没能力工作,只是暂时的客观原因导致他不工作,这一切与他的能力无关。

以上都是我的推测,依据有限,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可能,而到底是什么原因,也许只能从他过往的经历里找答案。

您是医药行业的专业人士,那我打个比方,有些外显症状的病理是要通过CT检测才能发现的,对吧?否则只描述症状,也是无法发现真实问题所在的。

您儿子目前到底是什么原因不找工作,可能也需要一种CT检查,方式就是他愿意表达,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

而您能做的不是去追问“你为什么不工作”,也不是您提到的“开导”,在他说不开心的时候,他需要的可能不是开解,而是您能多听听他为什么不开心,他认为怎样才能开心,以及您提到的他分析的各种诱因到底是什么,答案或许就在其中。

坦白讲,代入到您儿子的处境中,如果表达不开心的时候,我父母的反应是开导或者让我去测抑郁量表,会给我一种“他们想要治疗我、改变我”的感受。

我反而更不愿意敞开心扉,更不想告诉他们我为什么不工作,因为这不够“顺理成章”的原因里必定会有很多难以启齿的部分,我需要一个能放下偏见、试图理解我的倾诉对象。

并非是您做得不够好,如果我有一个这样的儿子,我肯定也愁死了、急死了,但越是着急越要放缓,因为急迫的催促解决问题,的确容易适得其反。

最后说点现实的吧,一个自己不想站起来的人,你的搀扶也无济于事。

为人子女,我也感到抱歉,不论是工作、婚姻、生活方式,我们都多少会有不“顺理成章”的理由和选择,我不敢奢望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但我有时候也会有点“耍赖”的心态,没办法,我就只想这样,请父母尽量不要为我着急和担忧了,我只能过我想要的人生。

再次抱歉,可能我的回复没能给您宽慰,甚至有点残忍地在揭穿真相,他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都是他的选择,而为人父母,也只能接受。

一个生命的意志并不会因血缘而改变,改变他也不是您现在的教育责任了,他已成年,您已完成您的任务,已经圆满。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