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担当作为好支书
他们,对党忠诚、政治过硬;他们,善抓党建、严于律己;他们,开拓创新、争先有为;他们,众心所向、奉献实干......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担当作为好支书”。
为进一步打牢村(社区)干部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建功基层的积极性,营造“讲好故事、学习先进、干有示范、宣传典型”的浓厚氛围,树立注重实绩、崇尚实干、群众公认的鲜明导向,锻造政治意识强、担当作为强、发展本领强、治理能力强、作风纪律强的“五强型”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桐城先锋特开设首届“担当作为好支书”宣传专栏,将12名好支书的先进事迹予以展示,以供广大基层党员群众干部和基层党组织学习。
头雁领航促发展
兴村富民谱新篇
范岗镇杨安村党总支书记黄加云

走进范岗镇杨安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干净的道路,一盏盏明亮的路灯,一湾湾清澈的池水,一幢幢气派的洋楼,幸福的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庞……自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黄加云上任以来,他始终坚持抓党建、强班子、带队伍、促发展,以身作则、勇于担当,推动杨安村各项工作取得新的发展。2021年,杨安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71.4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000元,一千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致富。
一心向党,培根铸魂

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黄加云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放在推动村级发展的首要位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带头学习政策文件,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方向不偏、落实有效。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党员干部管理约束,激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开展“小板凳”红色宣讲活动,广泛宣传党的大政方针、利民惠民政策,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创新开展“亮身份、做表率”服务活动,带领村“两委”班子和广大党员,在田间地头与群众打成一片,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真正用真情换真心、以实干聚民心。
一心为民,尽责担当

农村人居环境好与差,事关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影响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黄加云不怕难、不怕苦,充分调研、顺应民意,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作为2022年度“书记项目”,精细谋划、扎实苦干,探索形成“总支领动+党员带动+网格推动+党群联动”人居环境整治“四动”机制,完成11个村民组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改厕103户,修缮、架设路灯105盏,培护加固路肩400米,清理当家塘3口,沟渠清淤800米,安装防护栏1000余米,整治河道3公里,王店组省级美丽乡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实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一心干事,强村富民

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中介桥梁。黄加云始终将强村富民作为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坚持用工业化、项目化思维发展推动村集体经济。全力支持服务桐城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园发展,产业园落户运营四年来,有效激活土地、人力、资本资源,促进龙头企业与村集体经济深度融合,真正把乡村资源优势转化发展优势,每年为村集体增收7万余元,带动一百余名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大刀阔斧、整合资源,顺利完成4816亩高标准农田第二轮整体流转,为村集体增收16万余元。创新思路、抢抓机遇,2022年,黄加云瞅准商机,借助智慧农业产业园品牌效应,与园区协商销售部分番茄,再与瓜果市场经销商签订销售合同,探索形成“园区+村集体+市场”的增收新模式,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5万元。除此之外,黄加云依托产业园这棵大树,因地制宜发展瓜蒌、香米、优质粮油等特色种植,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每年为村集体增收8万余元,带动两百多名群众就业。
如今的杨安村,在“红色头雁”的领航下,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人居环境有效整治,已成为集乡村工业、智慧农业、特色养殖为一体的宜居活力乡村典范,已成为群众舒心惬意的幸福之地,一幅富民强村的美丽画卷在杨安村这块金土地上徐徐展开。

▌来源:桐城新闻
▌责编:小鱼
▌审核:一苇过江